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難得咱們窮就不該玩性能車?為什麼偏偏還是思域?

難得咱們窮就不該玩性能車?為什麼偏偏還是思域?

如果您說用十來萬買一台性能不錯的車,那筆者只能想到的就是思域,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市面上的車都喜歡玩油電混合或純電動,以往的那種各大品牌性能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況已經消失了。

回憶起大概八九年前,大眾高爾夫GTI國產,當時迎來了一波大眾熱潮,包括原本不怎麼愛玩德系車的廣東都瞬間興起了,「鋼炮」這個辭彙也是當時才冒出來的,高爾夫GTI讓很多原本對性能車沒有什麼認知的人首次體會到200匹是有多麼的爽,渦輪是個多麼好的東西。可是高爾夫GTI當時包牌上路的價格大概在28萬左右,而現在的思域呢,18萬已經能買到很高配置了吧。

或許您會說思域只有177匹,離GTI的馬力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對玩車有豐富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十代思域FC要達到200匹是多麼簡單的事情。而且今天筆者分享給大家的這個FC案例也並不簡單,它是一台專門用於攻克直線加速賽的街車。

圖:確實原廠的引擎艙蓋十分重,所以車主改裝了碳纖維引擎艙蓋,而且此蓋還帶有通風口,可以高效散走來自引擎的熱量。「Only For Drag」就是說只玩直線咯。

圖:為了輕量化,這台車用了大量碳纖維部件,除了引擎艙蓋以外,還有這裡的尾箱蓋和小尾翼。

圖:17寸的RAYS TE37,這個尺寸剛好,能夠避開大量卡鉗的同時,又肯定會比18寸的輕,如果算上輪胎後,整體直徑比原廠輪胎小的話,這無形中就相當於一個大尾牙了,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加速度。

圖:制動系統就是來自日本Endless的4活塞卡鉗與劃線剎車盤。

圖:此後杠是來自思域的Si版本,外形也很動感,另外看到這輪胎,不少知心朋友已經知道這是東洋的水胎之王TOYO R1R,此輪胎的缺點就是胎噪有點大,但濕地情況下,其咬地力依然優秀,此輪胎尺寸為235/40 R17。

圖:排氣系統採用了雙邊雙出式樣,筆者認為這裡有個Bug,最合理的辦法當然還是採用單邊單出,因為既然你花這麼多心思搞輕量化,排氣也應該輕量化,一根管子的排氣必然比兩根管子的排氣要輕。

圖:泰國本土H Drive絞牙避震,此品牌不僅有避震產品,而且也有三聯表和卡鉗什麼的,而且也很精美,在某些職業比賽里,都看見它,可能也是個好東西。

圖:這裡的重點不是這個可調阻尼的避震塔頂,而是這個白色的Ultra Racing頂巴,它的設計是一體焊接,這種頂巴才是真正起到抗扭的作用。

圖:外掛電腦來自Hondata,不過外形有點簡陋。

這台車零到四百米的最佳成績為13秒,當然這成績肯定不如咱們上海的狼太子,不過認真一點看,這台車只是CVT波箱而已。

圖:座椅是貴的東西,RECARO CS。

圖:這個DEFI Display F儀錶只需要接入OBD就可以顯示大量數據,就是有點貴。

圖:一台越是先進的車,就更應該採用簡單的系統,以前落後的車原來就會帶有什麼電壓表、水溫表、油壓表,因為引擎算不上穩定,就要時刻監控著,但是這台思域只是前幾天的產物啊,這表子的數量也多得過分了吧?

目前中國市場里,還是十來萬的車子比較受歡迎,而在這個價格區間內,能讓年輕人熱血的新車並沒有多少台,所以筆者在2019年最期待的車型是兩廂版本雷凌可在國內上市,如果是搭載CHR體內171匹2.0公升引擎就最好了,或許能跟思域競爭一下。

要進思域群吹水的朋友

請掃碼添加群主茶水部總監

備註「思域」,否則不通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說說國六降臨對各位的影響
其實JDM也很想要一個閥門排氣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