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要不要早上幼兒園?應訓練哪些能力?考慮好這幾點再送也不晚

孩子要不要早上幼兒園?應訓練哪些能力?考慮好這幾點再送也不晚

九月又到了幼兒園開學的季節,公立的幼兒園大多招生3歲以上年齡的寶寶,而有的私立幼兒園或者一些早教機構最小可以招收一歲半的寶寶,而且私立幼兒園的老師對待家長和寶寶大多很熱情周到,父母開始動了心思,要不要把寶寶早點兒送到幼兒園,讓寶寶得到較好的智力開發,逐漸適應集體生活。

年齡較小的寶寶早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大多有這幾點擔心也是很正常的:

1、擔心寶寶哭鬧

寶寶年齡小,對父母很依戀,平時和家人形影不離,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父母家人實時守護,大人孩子都很安心。可一旦脫離自己的視線,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還要這麼長時間,小孩哭鬧不已,不肯離開,鬧著要回家。

家人如果意志不堅定的話,很有可能會打道回府,立馬回家,可不能讓這麼小的寶寶受這委屈。還是大人受點兒累,在家陪寶寶吧!

建議:無論寶寶年齡大小,剛開始送孩子難免哭鬧,在準備孩子送幼兒園之前,先帶孩子每天去幼兒園熟悉一段時間,孩子對幼兒園環境非常熟悉了,對老師也有親切感,上幼兒園就會很自然,較少有排斥感。

不到3歲的孩子上幼兒園哭鬧,大人可能會捨不得送;如果到了3歲,到了送幼兒園的年齡,那麼孩子即使哭鬧,大人也不必過意介懷,孩子終歸要學會長大的,送了之後馬上若無其事地離開,孩子還沒有反應過來,已經入園了,和小朋友老師玩起來就忘了想媽媽了。

2、擔心寶寶得病

寶寶年齡小,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較低,如果別的小朋友有得病的,很有可能會傳染給孩子。孩子如果得了病,孩子受罪,大人心疼,生病這一段時間幼兒園肯定是不上的。病痊癒了之後,往往大人又捨不得送了,還是在家裡更保險,孩子健康第一。

建議:的確,寶寶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寶寶在幼兒園得了病,那麼最好還是先暫時不要上幼兒園了,這時候寶寶身體弱,需要家人一對一地精心呵護,病好了先別著急著送,最好先休養一個星期再去。

因為病剛好,身體還沒有恢復原來很強壯的時候,如果幼兒園裡再有其他得病的小朋友,很有可能再次得病,醫院裡一段時間反覆得病的小朋友並不少見。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家人還是受點累看好孩子。

3、擔心寶寶受傷

學校里即使是小托班,也得有七八個孩子,老師少照顧這麼多孩子,也有看不過來的時候。孩子不小心磕著碰著,或者被小朋友無意傷害,有的小朋友咬人或者打人,在剛開始入托的時候,小朋友多,還不太熟悉,這種現象時有發生。

建議:跟幼兒園老師溝通,看好小朋友,當個別小朋友經常出現咬人打人現象時,要特別注意把孩子及時拉開,沒有機會跟別的小朋友近距離接觸;同時也要跟小朋友和家長交流,避免這種現象發生。

如果小朋友自己不小心摔倒碰著,只要不厲害大人也不用過度擔心,孩子活潑好動,探索性強,在家裡也可能會受點兒小傷。如果出血要及時用碘伏消毒,少沾水,過幾天就好了。

如果家裡有人照看孩子,最好是到3歲上幼兒園,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免疫力都強一些了,這樣就少些擔心。如果爸爸媽媽都很忙,家裡確實沒有合適的人照看,或者感覺白天照看孩子的人教育孩子的早教知識不足,想讓孩子在幼兒園多增長些知識,促進大腦發育和各種能力的培養,也可以考慮早上幼兒園。

有的早教機構一歲半左右的寶寶就可以入園,在幼兒園裡的生活都很有規律,孩子也比在家裡聽話,老師帶著小朋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遊戲手工,再加上中午吃飯休息,上午下午加餐,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們和老師小朋友玩得很開心,時間長了就會很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如果打算讓小朋友早上幼兒園,應提前訓練寶寶這些能力,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1、自己盡食的能力

寶寶吃飯是大事,只要寶寶吃飽肚子,爸爸媽媽就放心了。在家裡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一開始孩子用筷子小匙的能力不強,可能會用手抓,弄得桌上地上一片狼藉,沒關係,只要孩子能吃飽,大人打掃乾淨就行了,自己吃飯的能力是慢慢培養的。

剛入園,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地自己吃飯,也不用太擔心,老師也會喂小寶寶吃飯的,不會餓肚子;如果孩子能自己能吃飯而且能吃飽,大人就會少一份擔心,寶寶的身體會很強壯。

2、避免寶寶挑食

大人不挑食,一般寶寶也不挑食,孩子總是模仿大人。平時魚肉蛋奶、蔬菜水果、粗糧細糧什麼都吃,寶寶到了幼兒園也不挑食。有的寶寶挑食,做的飯、給的小零食小點心不愛吃,吃的少,影響身體發育。

不挑食的小朋友吃飯不僅香,而且吃得多,老師給小朋友的小零食小點心,有的小朋友不吃,不挑食的寶寶正好撿個漏,你不吃我吃。這樣的小朋友得注意別吃多了,以免晚上積食。

3、大小便如廁的能力

在家裡要穿封襠褲了,知道大小便的時候去固定的地方衛生間如廁,知道喊人,不讓自己尿濕褲子;在寶寶年齡小的時候去幼兒園,剛開始難免會有尿濕褲子的時候,這是個過渡階段,沒關係,過上一段時間就好了。

爸爸媽媽要多準備幾套衣服,濕了就讓老師換上乾淨的,以免濕衣服貼在身上時間長了,孩子不舒服也容易感冒著涼。

4、語言表達能力

會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和老師小朋友很好地交流溝通,知道有事找老師說。平時不壓抑孩子的個性,不嚇唬孩子,讓孩子想說就說,不強勢也不弱勢,不欺負別人也不讓別人欺負,避免孩子性格懦弱。

性格懦弱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如果適應不了集體生活,和老師小朋友溝通有障礙,不能融入,可能就不願意上幼兒園了。語言表達能力,性格塑造從娃娃抓起,不吃虧也不佔便宜,保持性格開朗活潑,在哪裡也不「受氣」,爸爸媽媽就放心了。

如果寶寶的各方面能力已經具備,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早些上幼兒園,寶寶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也很樂意融入這個集體,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往往比在家裡聽話,在學校時也能接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潛移默化地增加競爭意識。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70後倆娃媽媽,大孩子小寶寶的育兒知識盡在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的精彩文章:

坐月子遇上夏天怎麼辦?如何坐月子恢復快,二胎媽媽告訴您
《孩子,我願意這樣愛你》,文藝媽媽顛覆你的教育觀

TAG: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