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上榜,台灣地區前十大逆變器廠商出爐

華為上榜,台灣地區前十大逆變器廠商出爐

根據集邦諮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最新《台灣地區電站項目整合報告》,2018年台灣地區光伏安裝量首次突破1GW大關,吸引眾多外資設置光伏電站,2019年安裝目標量也因此上調到1.5GW。達標規劃預估會從四大面向著手:台糖示範項目、工業區屋頂廠房、大型開發商推動項目與2018年已申請之同意備案案件。

集邦諮詢分析師陳君盈指出,因應台灣地區處於電力自由化的前期,仍需要靠躉購費率補貼來擴大全民參與來帶動光伏安裝量,因此若要達到2025年總累積安裝量20GW目標,至2025年前,平均躉購費率(Average FiT)每年降幅建議應在4%左右。

以2019年度的平均躉購費率為新台幣5.4258/kWh來估算,至2025年時,平均FIT價格約落在新台幣4.2472/kWh,對於電站投資者而言,仍然可以維持基本IRR。

躉購費率逐年降低是全球趨勢,就電站投資者而言,追求更低的度電成本(LCOE)是勢在必行,因此,如何在低度電成本的前提下使用可以提高發電量的功率增益組件與逆變器,成為電站投資者的首要考慮,也是組件與逆變器廠商站穩市場的關鍵。

聯合再生能源穩坐2019上半年組件出貨龍頭,友達出貨量成長

分析台灣地區組件市場,2019上半年仍是由聯合再生能源(URE)位居出貨龍頭,友達排名第二,而第三名的阿特斯(CSI)則首次進入前三名。相較於去年,2019上半年台灣地區佔URE整體出貨的比重約減少10%,可見已開始逐步調整全球策略布局。而緊追在後的友達,調整銷售策略後,與2018年同期相比,出貨量顯著成長。

元晶上半年出貨主要由供應系統商位於嘉義的大型項目貢獻,而今年三月份取得的台電台南七股150MW指標性地面型項目,將從下半年開始出貨,因此預估2019全年度出貨排名會再往前。值得注意的是後來居上的TSMMC(茂迪 碩禾),因上半年取得大型系統商的項目,名次上升至第六名。

VPC認證上路,台灣地區逆變器出貨排名再度洗牌

台灣地區於2019年5月20日開始強制執行逆變器的VPC認證,相較於海外廠商,台系逆變器廠商大多於2018年就開始進行VPC布局,因此從上半年台灣地區的逆變器出貨量可以看出,台系廠商表現較為突出。台達依舊穩坐出貨冠軍,不過除了台達維持不變外,其餘廠商排名再度洗牌。其中,固德威因很早進入台灣地區市場,也是屬於較早送測VPC的廠商,因此上半年出貨量上升至第四名。

德系大廠SMA上半年出貨量明顯下滑,可能歸因於去年底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後,台灣地區策略布局尚未明朗所致。另外還有2018年位居第二的Satcon,由於尚未取得VPC,再加上代理商策略調整影響,上半年銷售量較少。

備註:以上內容為TrendForce集邦諮詢原創,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取得授權。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拍信網。

歡迎關注

集邦諮詢(TrendForce)旗下研究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TrendForce 的精彩文章:

蘋果進軍健康管理市場,One Drop血糖機將發揮什麼作用?
深天馬擬投資15億,設立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平台

TAG:集邦Trend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