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派文化地圖」新推5卷,可「按圖索驥」領略海派風華

「海派文化地圖」新推5卷,可「按圖索驥」領略海派風華

什麼是海派文化?在哪裡可以領略海派文化?

繼「海派文化地圖」9卷陸續出版後,出版方又新推出5卷「海派文化地圖」。首發活動今天在上海書展建投書局分會場舉行。

此次新面世的「海派文化地圖」有長寧卷《西區漫步》、普陀卷《蘇荷競秀》、虹口卷《海派源流》、松江卷《錦繡雲間》、奉賢卷《古華賢情》。據介紹,「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是以上海16個區的海派文化特色資源和代表人物為核心內容,闡明海派文化在該區的發源、積澱、流布、傳承、發展、復興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展現其品味特質、體現其國際格局、反映其非遺傳承,重繪上海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讀者可「按圖索驥」,根據書中描繪的名人故居、城廂樓閣、民國倩影、紳士品格……遍尋上海之根,看盡前世今生。

翻開新書《蘇荷競秀》,一幅以蘇州河為聚合點的歷史長卷鋪展開來。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閘,直接證明了600 年前的上海已經不是小漁村;榮氏家族在普陀從創業走向輝煌,被稱為上海民族工業起源和發展的標本;「變商業空間為文化共享資源」的環球港,開創滬上商業新業態。《西區漫步》則細緻描述了鄔達克傾力打造的哥倫比亞住宅圈、名人故居比比皆是的愚園路、興國路上的太古圈,以及在上海新一輪高速發展中領風氣之先的虹橋經濟開發區、古北新區等,新與舊、現代與傳統的出彩碰撞,體現海派文化「兼容並蓄」的精神內核。

「海派文化內涵豐富、作用領域廣泛,對於推動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意義重大。」「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總主編柴俊勇說,上海境內的每個區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歷史遺存,並在積累、沉澱和興起新思潮、新創造、新成就。繪製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可以為海派文化研究傳播提供「源頭活水」,也可讓市民、遊客更好地領略海派風華。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於2016年9月啟動編寫,並於2017年上海書展首展黃浦卷《申江往事》、楊浦卷《滬東風雲》、浦東卷《都市傳奇》、崇明卷《東海瀛洲》等4卷本,2018年上海書展展出靜安卷《上海藍調》、青浦卷《崧澤之光》、金山卷《山海雅韻》、徐匯卷《海上文脈》、寶山卷《淞濱漫話》等5卷本。該叢書由市政協領導和相關專委會共同牽頭,得到各區政協大力支持。

活動主辦方表示,這套書的出版,旨在讓每一個新老上海人讀懂上海,在閱讀中,感受上海的城市精神。希望這套書的出版,能夠衍生出相關文創產品,除了融入濃厚的生活性外,還可以濃縮進海派文化的精髓,弘揚海派文化,打響上海品牌!

首發活動由上海市政協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海派文化中心等單位主辦,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李逸平出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器物畢現,便有「大唐氣象」了嗎?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如何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