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致命的反人類設計!細數城市魔鬼細節,簡直讓人寸步難行,忍無可忍

致命的反人類設計!細數城市魔鬼細節,簡直讓人寸步難行,忍無可忍

- Better Life -

來源: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ID:imadesign

在廣場上滑倒摔了個屁股墩兒、去公園玩健身器材夾到了手,小心翼翼的踩過泥濘的人行道還是濺了一腳泥......

遇到這些情況,我們總是自然而然的認為是自己不小心導致的結果,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是設計的問題?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

最近莫小姐看了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的一個演講,才發現很多看似「順眼」或者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都是糟糕甚至危險的設計。

人行道上的樹種選擇

日常出門總會發現我們的人行道一條路到頭都是坑坑窪窪的,平常走著還得注意絆倒、崴腳,每逢下雨這樣的路更是噩夢,稍不注意踩到「機關」就被嗞一腿泥。

我們以設計的眼光來看,這個問題出在哪呢?

就是我們設計之初沒有考慮行道樹樹種的選擇問題,淺根系的樹種樹根扎得不夠深,逐漸長大變粗的樹根就會把透水磚和下面硬質鋪裝的水泥頂起來,然後道路就會變得坑坑窪窪。

廣場台階是否危險

很多廣場都會喜歡做多層台階,地勢影響是一方面,更多還是想讓設計更富有層次和韻律變化。

圖片來源:李迪華教授

我們上台階從底下往上看的時候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還覺得設計不錯。可是上了台階往下看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台階消失了,看不到了。

圖片來源:李迪華教授

試想一下,如果是晚上你從這裡走會不會有危險?莫小姐以親身經驗告訴大家,這種情況如果你稍不注意,就會摔個狗吃屎。

公共廣場應該鋪什麼磚

中國的城市廣場還很青睞一種光面的大理石磚,特別是用來做花拼。

圖片來源:李迪華教授

這是一個讓人很難理解的選擇。這種大理石磚表面非常光滑,吸水性也很差。下雨的時候這種磚就會「持久濕滑」,更別說下雪了。而且晴天這種光滑面還會反光造成炫光,會給人帶來不便或是危險。

石板汀步、鵝卵石路

大家肯定都走過這樣的石板路,間距說不上大,也不能說小,一步娘炮,兩步扯蛋,就像下面這樣,讓人無所適從。

圖片來源:李迪華教授

這種要麼墊著走要麼跳著走,總之就是不怎麼好走的石板路已經被無數人吐槽過了,但它現在仍然是國內大小公園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與扯蛋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種近些年比較火的「養生步道」,這種用鵝卵石鋪的路,能擺出各種花型圖案,傳說還可以按摩足底穴位。

鞋底厚可能沒什麼感覺,鞋底比較薄的話就像走在指壓板上,讓你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人生之多艱。

圖片來源:李迪華教授

另外科普一下:養生步道並不養生。不但不養生,尤其是中老年人經常走這種養生步道會得一種疾病,叫作神經痛。

危險的健身器材

如果你走過中國的中小城鎮,你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全國各地無論大小每一個公園、小區、廣場,都會有一堆這樣的健身器材。它們的制式驚人的統一,顏色也相差無幾。

這些健身器材功能五花八門,但無人監管、更沒有什麼安全防護措施,你覺得它存在安全隱患嗎?

小時候被磕傷過很多次的莫小姐,對這種健身器材怨念頗深。

當然,也不能說磕傷過我就是不安全的,但是大家可以做一個特別簡單的實驗。打開瀏覽器,搜索「健身器材」,再加一個「危險」,然後你們就會收集到網上無數的關於體育健身器材是何等危險的信息,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城市仍然熱衷於建這樣的體育健身器材。

只能看不能坐的座椅

在做景觀規劃的時候,一定會規劃一定比例的座椅,可以讓遊客可以坐下來親近自然,享受園林景觀。但是為什麼說大部分的座椅都不能坐呢?

因為這些座椅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長椅的材質有問題,二就是座椅所處的位置沒有考慮。

金屬比熱容低,夏天的時候在陽光直射下,金屬座椅能燙到腚皮發麻。而在冬天,這樣的座椅又會特別的冷。所以很多時候這些公共設備都會淪為雞肋,不設置不行設置了又沒什麼用。

近兩年可能這個問題被廣泛提及,公園廣場的設計者也都有所注意,很少再有金屬材質的長椅了。

這只是居住環境方面的,其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都會發現很多不好的、不合適的設計。

比如:家裡新買了碗碟、杯子的時候,總會看到有一些被貼上了標籤。這些標籤不僅影響美觀,想要撕掉卻很難,要是撕破了反而更加難看了。

還有買了貼身衣服,衣服面料很好,可是它的領標總是把人脖子磨得難受。所以每次買了新衣服第一件事都得拆領標,超級煩人。

這些還算好,還有一些甚至存在安全隱患。這種廚房衛生間常用的防水插座,不插插頭看起來挺好插上電就合不上口,真的存在安全隱患。

看了這麼多,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了,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出現這一些不方便甚至危險的設計呢?

是設計的問題?是生產施工的問題?是管理、維護的問題?莫小姐想這些都沒辦法排除,都是原因的一部分。

當然,我們今天只聊設計,所以我們還是從設計的方面來看一下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從反人類設計到設計以人為本

什麼是設計?設計的本質就是為人解決問題。那什麼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核心內容就是「人」這個主體,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質,把人作為設計手段與目的的統一。

出現反人類設計,歸根結底也就是設計脫離了人這個主體,沒做到「以人為本」這個最基本的準則。

早在100多年前,現代設計發源的時候,包豪斯就提出「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這一觀點。

還包括我們仰慕的設計大師,他們做設計就是對「人本」的踐行。他們對設計細節的把握,對人體工學的執著,對人心理的把握都是登峰造極.

比如提出了「設計十誡」的德國工業大師 Dieter Rams。

過去幾十年間, Dieter Rams設計了無數經典產品,從爸爸的剃鬚刀到家裡的榨汁機、鬧鐘,他的設計從未脫離「人本」這一設計準則。他設計的產品用戶不看說明書,都能進行基本操作。

還有日本工業設計之父——柳宗理。他的設計也一樣都是以人為本,從人的根本需求出發解決問題。

譬如柳宗理廚房用品系列中開山之作的這款不鏽鋼水壺,在平凡的造型外表下,處處都對「人」的思考:水壺底部寬闊的面積能讓水迅速受熱,從而更快沸騰;蓋口的加寬設計也使其便於清洗;把手處的傾斜設計,則是為了讓人們在拎起盛滿水的水壺時不必過於吃力。

設計界當紅炸子雞深澤直人的「無意識設計」,也是對設計以人為本很好的解讀。

「無意識設計」從人的生活細節出發,在產品中捕捉這些細節做出更優化的改進,去方便人的生活習慣,讓生活更美好。

10塊錢一瓶家多久洗一次頭髮?這3個洗頭誤區,不允許你再!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莫小姐的家 的精彩文章:

丁克16年,中年喪偶,迷倒張國榮的她,60歲美麗依舊……
一盤茄子=十味葯,抗衰老、護血管,90%的人都不知道!

TAG:莫小姐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