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36年的中國精銳部隊,裝備秒殺中央軍,仔細一問是紅軍

1936年的中國精銳部隊,裝備秒殺中央軍,仔細一問是紅軍

在電視劇中,紅軍通常都是以小米加步槍的形象出現的,因此人們對紅軍的武器裝備等形象都有了刻板的印象。1936年2月組建的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是當時我國的一支精銳部隊,兩名士兵裝備了德國的MP18衝鋒槍,這種衝鋒槍當時被稱為「花機關」,是德國在一戰中制式裝備的,戰爭結束後被大量賣往中國。

抗日先鋒軍人手一支湯姆遜衝鋒槍,它們是太原兵工廠仿製的M1921,俗稱「晉造衝鋒槍」,主要內戰期間從晉綏軍手上繳獲的。

馬克沁機槍是享譽世界的一款重機槍,甚至我國當時也有一款仿製型號,叫民-24重機槍。水冷式重機槍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非常常見,產地也各不相同,抗日先鋒軍裝備的重機槍,三人為一小組,分別是射手、供彈手和觀察手,人員配備上明顯不如日軍齊全。

在整個中國近代史中,中國軍隊都缺乏火炮,甚至在抗日戰爭期間,有的雜牌部隊一個軍都沒有一門山炮,火力上遠不及當時的日本陸軍。我軍真正擁有成建制的炮兵部隊是在解放戰爭時期,但在1936年成立的抗日先鋒軍中,已經出現了小規模的炮兵部隊,裝備較為統一,有著較高的訓練水平。

自行車需要藉助人力,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機械化裝備,但是對當時剛剛經歷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紅軍來說,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裝備,可以極大地提升部隊的機動性。這種交通工具在一些特殊地形上具備較強優勢,例如日軍橫掃東南亞戰場時就靠自行車追著英軍到處跑,所以能大量裝備自行車的部隊,一定是紅軍中的精銳部隊。

中間這位手持衝鋒槍的記者叫福爾曼,是美國人,他先後兩次訪問中共軍隊,第一次是在1936年,第二次是在1944年7月跟隨美軍「迪克西使團」訪問延安。兩次訪問時隔8年,福爾曼見證了這支抗日武裝的成長史,從最初的的幾萬人發展為百萬大軍,可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線零距離 的精彩文章:

美國終究還是妥協,停止對伊朗外長制裁,喊他去聯合國開會
歐洲又一國禍起蕭牆,數小時槍戰後內戰一觸即發,俄羅斯難逃干係

TAG:火線零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