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酷暑難熬吹風扇就好?有些天氣,越吹越難受

酷暑難熬吹風扇就好?有些天氣,越吹越難受

有的酷暑混合了高溫度和高濕度,就像7月底破了歐洲高溫記錄、席捲美國的夏日一樣。美國西南部、中東地區、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則籠罩在乾燥的高溫中。

兩種高溫都很危險,人們對此的反應都是打開風扇。但是近期在《內科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的新研究表明,在乾燥的高溫環境中,吹電風扇可能沒法帶來涼爽,甚至可能讓你的體溫升高。

圖丨giphy

乾熱濕熱,風扇效果不一樣

「有很多關於身體運作的常識,比如怎樣會感到熱,什麼又會讓身體感到冷,」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健康科學副教授、研究聯合作者奧利·傑伊(Ollie Jay)說,「但有時候我們所感受到的,可能並不能如實反應身體正在發生的事情。」

在這個研究說,傑伊和他的同事用到了「氣候屋」,這是一個可以調節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的小屋,「只要願意,甚至還可以模仿太陽輻射」。小屋用來重現幾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極端條件:1995年的芝加哥高溫,2017年7月的上海高溫,2018年7月的加利福尼亞高溫,以及2018年5月艾哈邁達巴德(譯者註:印度西北部城市)的高溫天氣。

在幾天的實驗中,12名男性受試者體驗了兩種類型的高溫,每次兩小時:一種是熱而乾燥另一種稍微涼爽一點,但非常潮濕。之後他們回到「氣候屋」,再體驗兩種高溫——這次在離他們約1.22米的地方放置了一台標準風扇。每次研究人員都會檢測受試者的體溫、心血管應變(通過測量心率和血壓變化獲得),以及整體出汗量(通過測量實驗期間體重變化獲得)。受試者同時還提供自己舒適度的主觀感受。

圖丨giphy

當研究者比較這些基礎生理反應的時候,他們發現吹風扇成功降低了身體核心溫度,減少了心血管應變,還提升了舒適度——但並不是在每一個案例中都一樣。

傑伊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在既熱又濕、熱指數(結合了溫度與濕度,可以更好地體現出題干溫度)為55.6攝氏度的環境中,風扇很有效地降低了受試者的體溫。然而,在非常乾燥又炎熱的環境里(熱指數稍低,約45.6攝氏度),研究者發現受試者的各種指標都要更糟糕一些。傑伊解釋道,儘管後者的熱指數更低,但受試者在更短的時間裡感覺到炎熱,並且更快開始脫水,心臟負荷也更大。

「(風扇)讓情況明顯變糟糕了,」傑伊說,「這很有說服力地說明了情況。」

圖丨npr

像傑伊解釋的那樣,風扇在潮濕的環境中更能起到作用,是因為它能幫助皮膚上的水分更快蒸發。但當空氣乾燥的時候,風扇更像是一個烤箱,把更多的熱空氣吹到人的身上。

用風扇降溫,還要考慮更多

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在內的很多權威公共健康組織,都提示公眾,當氣溫在35攝氏度以上的時候,使用電風扇會加劇身體脫水,並加速熱衰竭的發作。傑伊補充道,在這項研究之前,幾乎沒有科學證據支撐這些健康建議。

2012年,倫敦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之前同行評議的研究,以確定風扇是否能在高溫天氣中幫助人們降溫。但在尋找相關性研究的時候,他們一無所獲。

傑伊的研究結果,是第一個提出應該是氣候、而非僅僅是溫度,應該作為是否可以在高溫中安全使用風扇的依據。

最近歐洲真的很熱丨earthobservatory

不過,研究結果還是有局限性的。參與測試的都是健康的年輕男性,並且他們僅僅在酷熱說暴露了120分鐘而已(畢竟真實世界中的酷熱會持續一天甚至更久)。所有的因素,包括年齡、心臟健康程度、用藥情況等,都會影響人體對高溫的反應及適應能力。

舉例來說,人到了60歲以後,出汗的能力就會減弱。為此,傑伊表示他的團隊已經開始對年紀不高於85歲的老年人進行重複實驗。他補充說,團隊還計劃對服用精神類藥物的人群進行實驗,以研究他們的身體對高溫環境的反應。越來越多的證據建議有精神疾病的人群如果服用了干擾身體降溫的藥物,就會面臨更高的風險

降溫乘涼,越來越重要

隨著全球變暖(過去兩個月是有記錄以來,地球上最熱的六月和七月),對醫生和公共健康工作人員來說,理解高溫和人體生理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傑伊建議,尤其是對於買不起空調或行動不便的弱勢群體,更需要科技的支持和特殊的處理方式。

「降溫乘涼——怎麼做才行?保持身體水分——這又是什麼意思?」傑伊說。這些概念十分模糊。它們應該基於切實的證據而不是日常的經驗。沒有時間浪費了:高溫天氣已經成為主要的健康威脅。

當體內溫度上升到40攝氏度,熱射病(譯者註:即重症中暑)就會發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開始出現功能障礙甚至失去功能。熱射病的死亡率大概在50%左右。

圖丨Wikipedia

2018年,總共有108人死於和高溫相關的併發症,比死於閃電擊中、龍捲風、颶風、寒冷的人加起來還要多。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統計數據,在過去30年,酷暑一直是美國氣候致死事件中最致命的一個類別。高溫天氣來襲一次,可能造成難以置信的破壞,就像2003年歐洲高溫導致至少3萬人死亡,或者2010年莫斯科高溫帶走11000人的生命一樣。

「這個問題不會自己消失,」傑伊說,「我們需要適應越來越熱的將來。」

編譯來源:

https://www.popsci.com/fans-heat-waves-humidity-science/

作者:Marion Renault

編譯:李小葵

編輯:窗敲雨

譯文版權屬於果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讓你頭疼的元素周期表,可能稱不上圓滿
一顆來自2.75億年前的蛀牙——大鼻龍牙疼醫治筆記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