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他本是唐朝無名詩人,卻被粉絲的一首詩捧紅,還留下了一個成語

他本是唐朝無名詩人,卻被粉絲的一首詩捧紅,還留下了一個成語

唐朝有很多人本是籍籍無名之輩,卻憑藉一首詩,得到大人物的賞識,從此平步青雲。

就像李頻,本是窮酸書生,卻因一首《湘口送友人》,讓當時的大詩人姚合青眼相待,不僅將女兒許配給他,還在仕途上助他一臂之力,算是唐朝最幸運的詩人了。

李白也是如此,因為一篇《蜀道難》,被大佬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因此被引薦給皇帝,混了個「翰林待詔」。

由此可見粉絲之重要性。

當時還有一個詩人,本是無名之徒,雖然留下了88首詩歌,但都不太出彩。

世人之所以會注意到他,是因為他的粉絲為他寫了一首詩,這首詩成了經典的贈答詩,還留下了一個成語。

此詩名為《贈項斯》,全詩如下: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這首詩的作者名為楊敬之,算是中晚唐詩人。

雖然如今我們看來,他並不是出名的詩人,但他當時在詩壇的地位也是挺高的。

他曾經是國子監祭酒,就是朝廷最高學府的最高長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也曾當過這個職位。

韓愈,我們都知道是晚唐文壇的泰山北斗,楊敬之的才華肯定是比不上韓愈的,但估計也是有真才實學,不然何以服眾?

而且根據史書記載,他好與名士交遊,像韓愈、柳宗元、李賀這些大詩人,都曾和他來往,可見他的才學威望在當時也算是赫赫有名了。

而他最出名的就是這首《贈項斯》了,雖然只有短短4句,卻將他對後輩的推崇描寫得淋漓盡致,「逢人說項」也成了後世頌揚他人的成語。

詩中所提到的「項斯」也是中晚唐詩人,年輕時曾隱居於朝陽峰(華山),讀書吟詩,鑽研格律。

後來他聽說楊敬之好提攜後輩,於是便拿著自己的詩作,前去拜謁這位詩壇前輩。

而楊敬之讀了項斯所作之詩後,大為讚賞,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贈項斯》。

詩歌開頭兩句便道出了他對項斯的欣賞。

曾經多次讀過你的詩,總覺得很好,如今又見到你本人,覺得你的氣度品格比你的詩還好。

從古至今,都講究德才兼備,而「德」又居於「才」之前,可見其重要性。

這裡由「才」到「德」,層層遞進,突出了他對項斯的讚賞之情。

楊敬之本就是文壇前輩,又身居高位,對項斯如此讚不絕口,項斯想不出名估計都難。

接著的兩句寫的是他的實際行動,他對項斯的欣賞並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而是付諸行動,他的知行合一,表現了一種虛懷若谷的高尚品德。

這兩句也是他生平的最佳寫照,他這一生都不願意藏匿別人的壞處,何況是項斯這樣的人才呢?一定會到哪裡都會讚揚項斯的人品才學。

而項斯在他逢人就誇,到處推薦之下,揚名詩壇。

「逢人說項」也成了詩壇的一樁美談。

其實從項斯現存的詩作來看,並沒有特別出彩之處,反而是楊敬之的這首詩成了千古名作。

可以說項斯完全就是被楊敬之這個粉絲捧紅了,可見粉絲力量之強大。

不知你還知道哪些詩人和粉絲的故事呢?歡迎一起來探討哦。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紫的詩詞之美 的精彩文章:

他是民國最好玩的大文豪,卻因太過嚴肅,一直被人誤解

TAG:凱紫的詩詞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