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年人起夜次數多,應該警惕「夜尿症」

老年人起夜次數多,應該警惕「夜尿症」

王老伯今年已經60多歲了,最近他發現晚上起夜的次數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一晚上需要起來4~5次,剛開始他並沒有在意,以為是人老了身體退化了,直到有次半夜起床摔了一跤導致骨折......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據專家介紹,老年人頻繁起夜,每次起夜尿量大,其實是一種病,叫「老年人夜間多尿症」。但的往往並不能引起老年人的重視,常常誤診或者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比如上面提到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夜尿症是常見的老年綜合征之一,根據2018年最新發布的《夜尿症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推薦,老年人夜間迫於尿意而需起床排尿≥2次,並且每次均中斷睡眠,也就是排尿前後均為睡眠狀態,即可作為夜尿症的診斷標準。

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均表明夜尿症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一項韓國社區老年人(≥65歲)夜尿症調查顯示,社區老年人群中發病率高達56.0%。我國一項對中老年人夜尿增多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70歲以上的老年人夜尿症的患病率高達48.9%。

老年人夜尿症發病率高,但是就診率並不高,因為很多老年人甚至臨床醫生都認為這是由於身體衰老導致器官、身體機能的退化,並不是病。

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由於頻繁起夜,導致老年人睡眠質量不高,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影響。

研究顯示,夜尿症會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老年人跌倒、骨折的風險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甚至還可能會導致抑鬱症、認知障礙等,此外,頻繁憋尿還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損傷。

因此,老年人夜尿症一定要重視。

老年人夜尿症的病因複雜,包括前列腺疾病、膀胱炎、膀胱容量縮小、夜間尿量增多和睡眠障礙等多種因素。

以夜間多尿為主的夜尿症主要以夜間尿液產生過量為主,臨床上一般認為大於白天的尿量(正常白天和夜間尿量為2:1),發病原因可能包含多種,比如心房鈉尿肽水平升高、外周性水腫、肝腎疾病和夜間攝入液體過量所致。

最新的研究表明,夜尿多尿可能與人體抗利尿激素水平降低有關,這種激素一般晚上分泌比較多,夜尿症患者抗利尿激素普遍減少。

國際泌尿疾病諮詢委員會、歐洲泌尿外科協會和《夜尿症中國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18)》等多國指南均推薦去氨加壓素(DDAVP)治療夜間多尿症。

作為一種抗利尿激素,DDAVP可以促進尿液的重吸收,把從腎臟分泌的原尿,再重吸收到體內,從而減少尿量的產生。

《夜尿症中國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18)》指出,DDAVP可以明顯減少夜尿總量(減少0.6~0.8ml/min),減少夜間排尿次數(減少0.8~1.3次),延長夜間首次排尿時間(延長1.6~2.1小時)。

DDAVP可用於治療夜間尿量增多、膀胱容量減小、排尿次數增多的夜尿症患者,在合併夜尿症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效果也非常明顯。

此外,DDAVP服用方便,每日一次頓服即可,且不受年齡影響,對以夜間多尿為主的夜尿症患者推薦優先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醫惠葯 的精彩文章:

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伊布替尼聯合療法效果更優
一圖讀懂:如何控制糖尿病,你需要知道這些

TAG:雲醫惠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