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祖宗常說的「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精華,教你為人處世之道

老祖宗常說的「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精華,教你為人處世之道

相信大家平時一定聽過「水至清則無魚」這句俗語,只不過近年來網路文化興起後,很多年輕人都會誤以為,它的下半句是「人至賤則無敵」。這顯然是經過搞笑創作的結果,與歷史完全不符合。老祖宗常說「水至清則無魚」,其實是在教我們為人處世之道。

在中國人的思維傳統中,有一種處世智慧,叫做「難得糊塗」。這和「水至清則無魚」是一個道理,我們知道,魚在水中生活,要靠吃水中的腐爛雜質生存,如果水太清澈了,魚兒根本就生存不下去。當然,這只是古人打了個比方,真正的精華在下半句。

這下半句就是「人至察則無徒」,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凡事太過較真,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對別人要求特別嚴格,那他身邊是不會有朋友幫助他的。我們可以通過兩個故事,來了解古人在這方面的智慧。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霸主楚莊王,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他在位時治國有道,楚國國力十分強大,震懾了周邊所有國家。有一次,楚莊王打了勝仗,大宴群臣,把自己的姬妾也叫出來助興。大家都喝得很開心,酒過三巡後,人人都帶了醉意。

不料到了晚上,一陣大風刮過,把燭火都吹滅了,殿內一片漆黑。這時,楚莊王的一名姬妾感覺有人在摸自己,她奮力掙扎,扯斷了那人帽子上的纓帶。她回到楚莊王身邊,告訴他這件事,並說只要看誰的帽子上少了纓帶,誰就是輕薄她的人。

沒想到楚莊王在燈亮後,卻下令讓所有的臣子都扯掉自己帽子上的纓帶。大臣們照做了,楚莊王等於放了那人一馬。後來在一次戰鬥中,楚莊王陷入危難,一位將軍拚死救出了他,原來,這位將軍就是當初被姬妾扯斷纓帶的人,因為感念楚莊王的恩德,誓死相護。

說完了春秋,我們再來說說唐朝的一個典故。《資治通鑒》記載,唐代宗手下有個大臣郭子儀,多次打敗敵軍,立下大功,唐代宗就把女兒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有一回,昇平公主和郭曖吵架了,郭曖「醉打金枝」,說了幾句重話。

昇平公主回宮向父皇告狀,她的公公郭子儀十分惶恐,就帶著兒子郭曖去跟唐代宗請罪。唐代宗笑著說:「不痴不聾,不做家翁,小兩口吵吵架而已,沒必要太計較!」於是郭曖與昇平公主重歸於好,郭子儀也安下了心,一場家庭矛盾輕鬆化解。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應該能夠明白了,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在告誡我們做人的智慧在於懂得變通,假如任何事都死守著規矩、對別人太嚴苛,會讓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吃虧。因為人無完人,只要是人就會有缺點,就會犯錯。

如果不涉及原則問題,有些事情不妨退一步。當然了,如果涉及原則問題,是絕對不能輕易退步的,這其中的度,需要我們自己把握。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後,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妥善運用這種古老的智慧,事業有成、家庭順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緣故,老祖宗的觀人術
18歲跟男人私奔,丈夫卻出軌19歲學生,為報復甘當21年情人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