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叫好不叫賣!奧圖碼投影品牌還能走多遠?

叫好不叫賣!奧圖碼投影品牌還能走多遠?

[PConline 雜談]投影儀,可能有些朋友接觸並不多,對它的印象可能僅僅是存在於會議室、放映廳或者是戶外活動現場。但實際上,隨著近幾年來消費的升級,消費人群逐漸年輕化,投影儀漸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而隨著互聯網的融合,加上多媒體類容以及各硬體的支持,投影儀正在走入大家的生活,逐漸走進家用市場,而這個被廠商細分的投影儀市場,勢必是一塊肥肉,那麼裡面又有多少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呢?

奧圖碼,作為一家台系傳統投影機行業廠商,近年來一直在深耕家用投影儀市場,將4K投影機向大眾普及,宣稱要做家用投影儀的領軍者。

奧圖碼的誕生

奧圖碼誕生於2002年,在2006年英國、法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的DLP投影機銷售排名第一名,全球DLP投影機品牌銷售排名第一名,2018年,奧圖碼取得了4k領域市佔率第一名、家用投影市場第二名以及全球投影品牌第三名的成績。而從奧圖碼近日的產品發布會不難看出,奧圖碼的發展方向也是繼續深耕家用投影儀市場,此外,奧圖碼還與貝當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自身的產品上帶來更多的服務內容的和媒體資源,看上去前景無限,但是結果真的會有那麼美好嗎?或許現實會很殘酷!

市場受衝擊?發展面臨困局

事實上,有很多相關數據顯示,奧圖碼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下降,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受到國內投影廠商的衝擊,如:極米,堅果,微鯨,神畫、天貓魔屏等等。

據了解,中國投影機市場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大概從2000年開始,中國投影機市場進入飛速發展時期,隨著市場的擴大和投影機銷量的增長,投影機市場也在逐步的成熟,無論是教育、商務、家用、娛樂等領域,都有不錯發展,特別是國內品牌,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國內的投影機廠商已經逐步掌握了投影機設計製造工藝並不斷創新。但同時,隨著多年來市場發展與轉變,多家企業進軍投影行業,加上企業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也使得這塊看似肥碩的投影「蛋糕」越分越小。

畫質參數優勢終不敵價格優勢

另外一個則是由於自身的原因,作為一名台資廠商,國內廠商有著比奧圖碼更好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在成本控制上,奧圖碼肯定要比國內廠商付出更多,但是這些額外的成本付出最終肯定是由消費者買單的。簡單來說,同檔次的投影儀,跟其它品牌相比,奧圖碼性價比不高。

其實消費者在選購顯示產品的時候,往往更加註重價格,無論是價格更為低廉的互聯網電視產品的熱銷,還是投影儀也一樣。打開京東商城,以輸入1080P投影儀為例,選擇銷量排序就可以看到,目前國內市場上熱銷的投影基本上被2000元-3000元檔位的投影儀所佔據,最高的價格是4099元。

反觀同樣是在京東上的奧圖碼品牌投影儀,即便是民用的1080P解析度型號,也在3999元起,而且在大部分型號的定價上都基本在4099元左右。雖然以入門的HD290為例,其在對比度和亮度等參數上要比兩千元左右的好,但說服力是不如更顯而易見的價格。

附加功能缺失 產品亮點不足

在顯示參數上面奧圖碼部分產品的確要比便宜一些的投影儀要好,但目前已有不少具備智能功能的投影儀殺入4000元檔,這些智能投影儀大多具備不錯的音響、智能電視晶元、語音操控等附加功能。對於消費者來說,組建一個影音系統的成本更低,一個智能投影儀就能夠實現智能電視、大屏投影儀的功能還有較好的音響效果,家庭影音的功能在一款投影儀上基本都能滿足。相比於同處4000檔位上,單純只提供畫面投射功能的奧圖碼投影儀產品來說,顯然是前者更具吸引力。

如此看來,奧圖碼在市場上其實叫好不叫買,有吆喝無買賣,看的人多,買的人少;奧圖碼的市場戰略是正確還是錯誤,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奧圖碼的步子邁得太前,市場一時半刻都接受不了,拿他家的UHD566產品來說,某寶累計銷量都不過百,而相對極米的z6x投影儀兩萬多的銷量就不難看出,市場的走量產品是哪個價位,從市場的反饋就可以消費者更願意為誰買單,畢竟消費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奧圖碼的投影儀專註於畫質表現是值得肯定,但沒有順應市場發展的潮流,帶來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顯然消費者也不會為其埋單。比較更低的價格,更多附加功能會是細節參數更具說服力。至於奧圖碼是否還能走下去,就要看它後面的發展中能否及時找准方向,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上,消費者是很容易做出對比和選擇的,奧圖碼走的路是否正確,小編在此不宜多加評論,但一切將會由市場來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90Hz打造高幀新體驗,一加QQ飛車全國賽等你來戰
索泰RTX 2080super非公顯卡開售,購卡返現,更有DOTA2小紫本相送!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