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武林絕學武當玄鷹門大力鷹爪功

武林絕學武當玄鷹門大力鷹爪功

武林絕學武當玄鷹門大力鷹爪功,大力混元鷹爪功 百年一遇的機遇你要錯過?

武當內家玄鷹們鷹爪功,乃武當正宗,內外兼修,以柔致剛,以氣御力,「生擒活拿,犯者立仆」,威震武林。

一、意力

1.靜式

兩腿微屈,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雙手自然垂於身體兩側,兩目平視,意守丹田,全身放鬆。(圖10-1)

將雙手緩緩自身體兩側抬起,臂與肩平,手心向下。(圖10-2)

吸氣,意想將氣緩緩納入丹田。閉氣兩至三秒,意念仍存丹田。呼氣,將丹田之氣用意念運至雙手。

2.開式

接靜式。雙手下垂至身體兩側,而後,雙手平行前抬,至與膻中穴持平,緩緩屈臂,雙手成鷹爪,如抱球狀。(圖10-3)

吸氣,運氣貫注於雙爪,力貫十指,雙爪如拽一個拉力器(意想其他物也行,如彈簧等,但意念要切實),向兩側緩緩拉開。(圖10-4)

呼氣,全身、十指充分放鬆,恢復原位。

3.合式

兩爪向前平伸至於肩平,手心勞宮穴相對,意守兩爪,至有熱脹感時,呼氣,兩手內合,如按壓一氣球,使其里癟。

再吸氣,兩爪徐徐分別向左右拉開。

不斷內合,如此反覆行之。(圖10-5、圖10-6)

4.夾式

動作與靜式開始相同。

吸氣,右腳向右橫跨一步,兩腿屈膝下蹲,兩掌置襠前,指尖向前,用口將氣緩緩吐出,再吸氣,意想身前立有一塊適度高、適度厚、適度寬之方石,雙掌夾石,閉氣,全身之力運於雙掌。(圖10-7)

繼續閉氣,全身肌肉緊張,意想「方石」在雙掌夾力之下被緩慢抬起至胸前,注意腹肌緊收,牙齒緊咬。(圖10-8)

再緩緩將方石放下,同時用鼻呼氣。(圖10-9)

5.扣式

練習夾式一段時間後再練此式。易掌為爪,力凝十指。動作要求基本上與夾式相同,唯意想雙爪扣提圓石柱。(圖10-10~圖10-12)

注意:練習夾、扣兩式時雙手不可相觸。

6.推式

對牆適度距離,盤坐(雙盤、單盤、散盤皆可),雙手互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置於丹田,摒棄雜念,意注丹田,放鬆靜養。(圖10-13)

雙手十指成鷹爪,置於腰際,爪心向上,虎口向外,雙手蓄力,將氣吸滿。(圖10-14)

然後呼氣,同時,雙爪緩緩沿身體抬至胸前,並向前推出,意想面前之牆,被雙爪緩緩推倒。(圖10-15、圖10-16)

此式為玄鷹門鷹爪功最關鍵的入門功夫,必須認真練習。一般每日不輟,則1~2月即感雙臂、雙掌及指尖力道倍增。

二、通臂

1.雙爪

兩掌撐地與肩同寬,兩腿伸直併攏,兩腳尖撐地,百會穴與會陰穴呈一線,腰挺直,不可陷下去,舌舐上齶。(圖10-17)

吸氣時,雙臂彎曲,使身體貼近地面。(圖10-18)

呼氣時,雙臂慢慢推動身體離開地面。雙臂伸直,還原預備勢,再做第二次。

本式練功7天後,將小指減去,再練14天,將無名指減去,這樣每14天減去一指。最後以雙掌食指支撐全身(圖10-19)

練到雙手食指能支撐身體練功15分鐘,則此功初有火候,再換單爪練習。

2.單爪

右手成爪,以爪指支撐於地。臂伸直,兩腳也伸直,以右腳外側著地,身體卧側,左腳搭於右腳上,左爪變拳向左側伸直,百會穴與會陰穴呈直線。(圖10-20)

右臂屈肘時,身體下降使右胸貼近地面,左拳不動,氣從鼻中吸入。(圖10-21)

略停片刻,右臂推撐,伸直還原,在右臂伸直時,以鼻把氣呼出。(圖10-22)

堅持數次之後,換左手進行,方法要領與右手相同,這樣雙爪交替練習,每20天減去一指,練至能以食、中二指支地練功30分鐘方算有功。

在每次練功中減去一指的同時,可用磚將腳的位置抬高,至能將身體完全倒立,則此式大成。(圖10-23~圖10-25)

三、拋袋

1.交叉

兩腳開立,兩腿屈膝成馬步;右手抓沙袋置於右大腿里下側,然後由下向上、向左前方拋起;同時,左手屈肘向上將沙袋接住;然後再由下向右上拋起。左右交替,反覆進行。(圖10-26~圖10-29)

2.背拋

兩腳開立,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右手接沙袋,從右往身後屈肘向左前方拋起;同時左起手向上接住沙袋,然後從左經身後屈肘向右前上拋起,同時右手向上接住沙袋。左右交替,反覆進行。(圖10-30)

3.跨拋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右腿跨起,右手持沙袋經右腿下側向左前上方拋起,右腿遂下落置於原處,同時左手屈肘上舉將沙袋接住;然後,左腿跨起,左手持沙袋經左大腿下側向右前上方拋棄;左腿遂下落置於原處,同時右手屈肘向上接住沙袋。左右交替,反覆進行。(圖10-31)

4.鑽拋

兩腿開立,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上體前傾,左手持沙袋,經襠下向右後上方拋起,上體遂復原狀,同時右手向上迎接沙袋;然後,上體再前傾,右手持沙袋經襠下向左後向上方拋起,左手屈肘迎接。左右交替,反覆進行。(圖10-32、圖10-33)

作用:主要增強臂、腕、手指的抓力。

要點:沙袋拋扔要與呼吸相配合,以氣助力。沙袋拋起的高度,出手的速度,練習的次數,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強。沙袋的重量,也是由輕到重,隨著力量增加、技術水平的提高不斷地增加其重量。

四、提壇

用一小口酒罈,重約10公斤,雙腳分開站成四平大馬樁,立於壇前,右手用鷹爪扣住壇口;另一手握拳狀置於腰際,眼視前下,百會穴與會陰穴呈直線。(圖10-34)

吸氣時,鷹爪扣住壇口向上提至與肩同高;呼氣時,酒罈隨之下降於地。(圖10-35)

數次以後,再換另一手。這樣雙爪交替練習。每10天加細沙5斤,直至壇口加滿,能升降自如,且力不乏、氣不涌時,則大力鷹爪功陽勁已練成。此時切忌隨便動手與常人開玩笑,以免傷人。

五、撈月

在練完提壇後,此時指勁已驚人,可再加練抓球之功,效果更佳。

取大號鉛球一個(或圓石塊),將鉛球放於兩腳前,雙腿站立成四平馬步;先以右手五指抓住鉛球,並慢慢上升,上升過程中吸氣,眼看鉛球,右手屈臂將鉛球向上拉至與肩同高,此時氣吸滿;放開右手五指使球下落,然後立即將下落的鉛球抓住,並以鼻呼氣。

然後再上提,再放鬆......如此堅持到臂酸不能再舉為止。(圖10-36~圖10-38)

左手練習方法與右手相同。(圖10-39~圖10-41)

初練時不好掌握,但是要循序漸進,方可得心應手。學成後,抓住任何東西都不會脫手。

六、插硬

練功時,以桶盛滿河沙,馬步立於桶前,以鼻吸氣。接著,以右手五指對著沙子用力插入,同時以鼻噴氣(圖10-42)。然後,以鼻吸氣,同時將手掌抽回。右手抽回,接插左手。如此插沙,配合呼吸,以手指感覺麻木、微痛為度。

待手指頭起了老繭,用力插百餘次而不覺手痛,則可練習插鐵砂。

練插鐵砂的難度最大,也容易使指尖破裂出血。但是,只要把插河沙練好了,練插鐵砂就比較容易。插鐵砂要每日堅持不懈地練習,直至滿半年後,雙手十指利如鋼爪。

七、活勁

此功一則可以練成活勁,為分筋挫骨用打下基礎,再則也可防治手指麻木的毛病。

兩腳分開站成馬步,雙爪收於胸側,爪心向上,聚精會神。(圖10-43)

先將右爪向正前方伸出,爪心向前,速度宜緩,左爪不動。(圖10-44)

手臂伸開後(肘關節不可伸直,應保持微屈,完全伸直則勁僵,微屈可發出陰柔之內勁),再內旋,當旋至爪心向上時,向後收回,回歸胸側。(圖10-45)

要求沉肩墜肘,否則勁力漂浮。推時呼氣,回拉吸氣,閉口合齒,舌舐上齶,以鼻呼吸,大力內斂。

左爪練法與右爪同。(圖10-46)

一右一左,依次練習。此功練習時間長短由個人掌握,不可一次練至精疲力竭,過度疲勞則有害無益。

八、化虛

兩腳分開站成馬步,兩手成爪收於胸側,手心向上,全身自然,不可放鬆,也不可多加助力(用僵勁),右爪伸出意想爪到物損,無人可逃。左爪動作同右爪。(圖10-47~圖10-51)

本法務虛練意,不宜過多。但也不可忽視,久練爪上似有外氣放出,有陰柔之勁,妙用無窮。此功一般人難以理解,可向修鍊內功的前輩老師請教,當可明白其中奧義。

九、防偏

練習各種指力功夫經常會發生因練法不當或貪功冒進等原因,造成手指輕度麻木或拘攣之症。現將預防方法介紹如下:

在練功後,正身站立,全身放鬆,眼睛平視,兩腳微開,兩手掌心向下呈左右側平舉,十指微上翹,自然分開。

然後,肘、腕關節均伸直不動,而肩關節可上下沉浮,即可感覺到雙手筋絡之張弛。

繼而當肩關節下沉時,同側腕關節亦同時微向下一沉,這樣可使五指更加上翹,而筋絡的張弛之感亦更加明顯。

再繼之,兩臂可做鳥翼上下扇動之狀,以求更明顯的筋絡張弛效果。(圖10-52)

也可於練功後全身放鬆,輕鬆地活動全身,尤應注意多活動腕、指、肘、肩等部位,接著將五指微收,再用力外彈,並配合上肢的自然抖、顫。(圖10-53)

本功乃武當秘傳之寶,專練手指抓捏、戳打之勁,功成後雙爪如鋼鉤鐵鉗,可捏碎磚石等堅物,令敵生畏。

本功結合內功,內外兼修,功效高,不退功,功力強,與普通鷹爪單純外壯功夫不同,是非常難得的內家上乘爪功。

一、採氣築基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盤坐或站立均可。(圖11-1、圖11-2)

頭上頂、肩下沉,全身放鬆,拋開一切雜念,意守丹田3~5分鐘感到心平氣和、內心安靜時,意想周圍真氣瀰漫,自己身處其中,默念數遍「我在真氣中,真氣在我中」,並細細體驗意境。

接著採用自然呼吸,即吸氣時小腹自然鼓起,呼氣時微收小腹。吸氣時意想把一股真氣從頭頂百會穴吸入膻中穴,呼氣時真氣沉入丹田。呼吸要注意順應自然的深、長、勻、緩,若有若存,吸入的真氣要柔和地沉入丹田。按上法練功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小腹脹實,有充滿真氣感時則意守一會兒丹田即可收功。

收功時搓熱雙手乾洗臉幾遍,再散一會兒步即可。(圖11-3)

此功鍛煉日久會在小腹丹田處形成一團熱氣,即內家混元真氣。隨著功力加深,真氣匯聚成團,此時可以使用內氣,以意貫勁大增爪力。

二、練爪內功

練習採氣築基功法90餘天左右,再練習此內壯法。

在床上或地上盤膝坐好。(圖11-4)

放下一切雜念,平心靜氣,絕慮調息,意守下丹田3~5分鐘感到腹部有溫熱感時,雙手手指微屈成爪,爪心向上置於小腹前。(圖11-5)

吸氣時雙爪提至胸前,同時,意領真氣從丹田升到膻中穴;呼氣時雙爪內旋成爪心向外,緩緩推出,像用千斤之力推一座大山,意想真氣從膻中穴分兩股、沿手臂內側、到達勞宮穴,從勞宮穴與十指指尖猛烈急吐,意想內氣發出無限遠。(圖11-6)

吸氣把推出之雙爪緩緩收回,意想如拉千斤之物,同時意想真氣從無限遠收回勞宮穴,再沿手臂內側到膻中穴。(圖11-7)

呼氣,雙手外旋,掌心向上,雙掌向上經頭頂翻掌下按,當雙掌下按到小腹前時,真氣沉入丹田。(圖11-8、圖11-9)

上述動作反覆為之,力乏而止。

收功時,再盤坐採氣一會兒(如腿腳麻木,亦可起身活動一下),吸氣時意想頭頂百會穴有一股混元真氣從那裡吸入膻中穴;呼氣,真氣沉入丹田,以補內氣之耗。

然後,把雙手搓熱,乾洗臉十餘次,走十幾步,即可收功。

三、獵鷹撲食

先活動一下指關節,然後成俯卧撐姿勢,趴在地上或床上,用十指撐地。(圖11-10)

採用順呼吸法,鼻吸鼻呼,精神內斂,用意念把意、氣、勁逐漸凝聚,即練功時不想別事,聚精會神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臂力、內氣同時凝聚於手掌和十指,練時須細細體驗感受,練功中要不斷運氣催勁於十指。

時間長短視自己功力而定,應循序漸進,以防損傷手指,功後應按摩手掌及十指,充分放鬆全身。

十指能支撐5分鐘之後,則可用十指做俯卧撐,按上法所述要求,吸氣時以意導氣慢慢沉入丹田,然後雙臂屈肘,緩慢下沉,同時以鼻呼氣,胸貼近地面時呼氣止。(圖11-11)

隨之,雙掌手指用力,使身體回復原狀,同時吸氣。在身體下沉用鼻呼氣的同時,收提肛門和睾丸,意引真氣從丹田上升至膻中穴經雙手臂內側貫注雙手勞宮穴及十指。恢復原狀時,松肛門和睾丸,並意引內氣從手臂內側返回丹田。

如此反覆循環,力盡為止。初習此式十餘次時,即覺力疲氣涌,十指酸痛,腰軟頭脹。習之日久,可逐日增加次數,至行宮百餘次而不乏氣涌者,可在背上負重練習。注意練此功後應按摩手指併入靜採氣一會兒後收功,以加強功效。

四、潛鷹捕魚

十指著地,身體倒立,腳靠在樹或牆上。(圖11-12)

其行功要求、運氣路線均同獵鷹撲食功,唯手臂不必屈伸。鼻吸鼻呼,吸氣時意想內氣到達膻中穴,呼氣時內氣沿手臂內側向勞宮穴及十指猛烈瀉去;在吸氣時仍是意引內氣到膻中穴,不必收回內氣,以免倒立發生氣機紊亂而出現過強反應。如此反覆練習至能支撐5分鐘後換成單手如法練習。(圖11-13)

練後應採氣並意守丹田以補內氣。

五、插力透骨

以缸或桶盛滿綠豆,兩腳站立如肩寬,稍寬也可。直身立於綠豆桶前,意念將意氣勁凝聚於右手,吸氣時將真氣提至膻中穴,然後右手朝綠豆猛插,意想真氣迅速到達手掌勞宮穴,充滿手掌及十指,不要將氣瀉出,手下插同時身微向左轉,成左弓步,手收回時意想將真氣沿手臂外側收回到頸後大椎穴,匯於此再沿頭部返回丹田。(圖11-14、圖11-15)

反覆習之,練到手發熱發麻並有微痛感時換左手如法習之(圖11-16、圖11-17)

練完功採氣靜養後應直身站立,呼氣時真氣從丹田提到膻中穴沿手臂內側注向雙手掌,吸氣時內氣從手指沿手臂外側過頭部返回丹田。如此練10分鐘,再充分按摩手指及手掌,並用外洗葯汁洗手,以防手指的肌肉僵硬受損。

六、日月神功

姿勢不限,站立、盤坐、馬步樁均可,調勻呼吸,氣沉丹田。(圖11-18~圖11-20)

然後雙爪隨著吸氣提至胸前,意想內氣提至膻中。

先練右爪:呼氣,右爪內旋,爪心向外,向胸前緩緩推出,意想內氣注向勞宮穴並向外發出無限遠。吸氣,右爪緩緩收回,意想發出之內氣混合太陽的金光成混圓真氣,從無限遠收回進勞宮穴,沿手臂內側到膻中穴,呼氣時沉于丹田。再練左爪,方法與右爪相同。(圖11-21~圖11-23)

早上面對初升的太陽,凝神定氣,先調息一下。夜晚對月亮也可如法練功,但對太陽練功只能對早上的太陽,初一和十五對月練練功更佳。不具備內氣基礎者禁練此功。

如此左右反覆修習,感覺丹田中真氣充滿了即可收功。搓熱雙手,乾洗臉十餘遍,再隨便散步一會即可。

本功久練之後可以體察到陰陽之氣於體內穿行,此時意領氣走,將陰柔之勁聚於指爪,可發於指爪,用於技擊,威力無窮。其成功之關鍵在於運自身之氣於指爪,然後將自身之氣和日月之氣納回己身。此種功夫一般人難以理解,可向精通內功者請教,當可明白其中奧義。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術園地 的精彩文章:

自由搏擊術:擊襠砸頸和過頂踩頭實戰教學
9式傳統搏擊術動態教學!

TAG:武術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