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叱吒」手術台卻常錯過吃飯時間,他是多項「湘南記錄」保持者!

「叱吒」手術台卻常錯過吃飯時間,他是多項「湘南記錄」保持者!

醫生,古人稱「大夫」,以救死扶傷為己任。

胃癌、直腸癌、腸穿孔……這些對普通人而言並不熟悉的疾病,卻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張建文博士與他的團隊的日常工作。

一名胃腸外科醫生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

8月19日9時,張建文準時出現在醫院手術室,換上手術服,洗完手,然後穿上了隔離衣,身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他的團隊當天有7台手術。然而這並不是他一天工作的開始。

每個周一7時30分開始,按照慣例是科室醫生業務學習的時間,他7點20分已經早早到達醫生辦公室,把電腦和學習資料準備完畢,等候大家一起學習,掌握最新的醫學知識和技能。

學完已經8點,開始主持科室早交班,把新入院患者、危重病患者和手術患者全部過一遍,制定治療計劃,交完班就帶領醫生到床旁看患者,還得到重症病房查看危重患者, 解決早已等待好久的患者家屬的疑問。

他們來自湘南各地,拿著各種檢查結果, 等待著讓這位權威胃腸專家指明治療方向。當這撥人得到答案散去,剛剛查看完住院患者,又有一撥人已經聚攏等帶著他的回答。這種節奏,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很多專家都已習慣。

張建文精湛的醫療技術為眾多重症患者帶來了健康。他曾成功救治鋼筋插穿腹部男子,也曾成功運用手術在一患者肚子內取出87根鐵釘挽救了其生命。

2018年,張建文榮獲湖南省衛健委在首屆醫師節評選的最高榮譽「湖南好醫生」。

9時00分,手術正式開始,麻醉師給患者調試針劑,旁邊3名護士在輔助。然後,張建文帶領其團隊正式開始和病魔搏鬥。

這是一個患了直腸癌47歲男性,此前已經便血1年,一直以為是痔瘡所致,直到前幾天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直腸癌。今天張建文將用腹腔鏡對患者進行微創手術。

在湖南胃腸腫瘤外科學界,張建文保持著許多「湘南紀錄」

目前國內直腸癌根治術的平均手術時間為3小時,他能在2小時左右完成

湘南首台腹腔鏡全胃切除手術由他親手主刀、湘南首台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由他親手主刀……「多做一台手術,就是多救一條命。」張建文說。

120分鐘後,患者的直腸癌病灶被切除。

脫下隔離衣,張建文再次去洗手,走進另一個手術室,必須再換一套隔離衣和手套。

一台手術做完接著又做下一台,只有中途換患者的幾分鐘內張建文可以稍微休息一會,這會兒連續做完二台手術的他即便再累,也沒有絲毫的懈怠。

11時46分,洗手換衣,又轉回另一台手術間,主刀第三台手術。

時針滴滴答答地走著,手術室里,除了監護儀的滴答聲,手術鉗互相碰撞的聲音,安靜得很。汗珠順著張建文的額頭流到脖頸,手術服的背面已經洇濕了一片,他仍然在聚精會神地做手術。

13時5分,張建文終於結束了第三台手術。

此時的手術室餐廳,已經只有寥寥幾人。張建文表示,錯過午餐時間是外科醫生經常遇到的事情。簡單吃了幾口已經變冷的飯菜,沒有時間午休,張建文趕回手術室,此時第四台手術已經在準備中。

回到手術室,張建文查看第四台手術患者的片子。14時15分,手術還沒有準備完畢,由於14時30還安排了泌尿外科一個患者全院大會診,張建文不得不把手術交接到同事手中。

14時30分,張建文準時趕到醫院泌尿外科。看片子、問病情、討論病情、面對患者及家屬火急火燎的詢問甚至是質疑,張建文總是耐心細緻地解答每一個問題,並為患者制定詳細的診療方案。

他笑言:「當醫生就是這樣,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情況,都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

17時整,全院大會診結束,張建文開始在科室同大家一起總結上周以來的疑難診治病例,共同商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每個病例都細緻地閱片,查看檢查單,不放過病情變化的蛛絲馬跡,想到的是患者能得到最好的治療。

時間接近18時,張建文回到辦公室,與早早等候在那裡的研究生修改論文和安排其明年畢業的有關事項。張建文所帶的學生中,目前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共有2人。

18時30分,張建文與其研究生交流完,但他這一天的工作並沒有結束。當晚,還有進修醫生的歡送會、學術論文的修改工作在等著他。

一天下來,張建文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對他而言,「作為一名醫生,能夠救死扶傷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累,並快樂著」。

(編輯zebra 圖片來源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劉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闢謠:只有咖啡裡邊才有咖啡因?這些日常飲料里也不少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