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首次觀測到「行星際激波」

人類首次觀測到「行星際激波」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組航天器終於觀測到了科學家搜尋多年的一個現象:行星際激波。


  這些航天器構成了NASA的「磁層多尺度任務」項目(MMS)。該項目旨在研究地球周圍的磁環境,依靠4枚相同的航天器合作繪製正在發生的情況。由於4枚航天器都部署在彼此相距僅20公里的範圍內,它們能從最佳視角觀測正在發生的事情。

  在新研究中,科學家剖析了2018年1月在磁場中發生的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行星際激波,即不斷從太陽流出的帶電粒子流(科學家稱之為太陽風)的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繪製了一副動畫,展示了激波以及這些激波沖刷NASA的MMS航天器後其所反射的離子。不同顏色代表觀測到的離子數量,暖色表示離子數量更多,黃色像素代表反射的離子。


  當一個速度快的太陽風區域移動超過一個速度慢的區域時,科學家們認為,速度快的區域將能量傳遞給速度慢的區域,並在此過程中產生激波。在2018年1月的觀測中,MMS航天器首次捕捉到這種能量傳遞。


  研究小組希望未來還能看到類似現象,因為該任務應該每周都能觀測到一次行星際激波。他們希望,未來獲得的觀測結果有助於更好、更詳細地了解單次行星際激波的結構。

  NASA於2015年啟動了MMS任務,該任務耗資11億美元,原計劃為期兩年,主要目的是研究地球磁氣圈中名為「磁重聯」的爆炸現象。迄今,該任務的持續時間已經是原計劃的兩倍。研究結果發表於最近的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誌·空間物理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700萬年前的「岔路口」:他走向人類這邊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