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斬首處決為何挑在「午時三刻」?原來砍頭還有這麼多講究!

古代斬首處決為何挑在「午時三刻」?原來砍頭還有這麼多講究!

中國古代大多數的統治者都會認為賞罰分明是治國安邦最為重要的手段。唐太宗就曾言:「國家大事,惟賞與罰」。我們經常會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如果犯人嚴重觸犯當朝法律被砍頭,審訊官會選在「午時三刻」或者「秋後問斬」這兩個時辰。那你知道砍頭為什麼要選在「午時三刻」和「秋後」嗎?

秋天殺人有兩個好處:其一,秋後庄稼都收穫了,人們閑下來了,喜歡湊個熱鬧,這時候會有很多人去看殺人的,監斬官會當場宣布犯人身犯什麼王法律條,不但殺一儆百,還起到一個宣傳法律的作用。其二,在五行上,秋天的五行屬金,金是「肅殺」的意思,主刀兵和殺伐,這時候殺人正好和五行相符。

並不是所有犯人都能享受「午時三刻」處斬這個「殊榮」,必須是罪大惡極之人。所謂午時三刻約等於今天的11點45分或12點45分,正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對於劊子手來說,這一時間行刑可以彙集陽氣,厲鬼不纏身。罪大惡極者來說,陽氣最盛時行刑是讓罪犯的魂魄被陽氣衝散,連鬼也做不了。

還有另一層用意,就是午時三刻的時候,人往往呈現昏昏欲睡的狀態,這個時候砍頭,犯人也許痛苦會減少很多。如此看來,似乎體現了古代嚴酷法治下,尚存一絲人道主義。既然午時三刻不是法律規定的斬首時間,那什麼時候才是?大家可能聽過「秋後問斬」的說法,《左傳》中就有「賞以冬夏,刑以秋冬」的記載。斬首是關乎人命的事情,當然要嚴肅處理,所以時間的規定,是要嚴格遵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喬談史 的精彩文章:

在國外發現一塊石頭,上面刻有漢字,專家:這裡曾為中國古城

TAG:斯喬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