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記志願軍二級模範王永維

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記志願軍二級模範王永維

人物小傳

王永維(1930—1952),四川省南部縣人。1949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軍政大學。1950年1月,編入解放軍第五十軍一四八師,朝鮮戰爭爆發後,他毅然報名加入志願軍,並於10月入朝,擔任志願軍第五十軍一四八師野戰衛生所護士。1952年11月20日為搶救朝鮮老大娘而壯烈犧牲,年僅22歲。

王永維犧牲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給他追記一等功,並追授二級模範稱號。

王永維

跳入刺骨河水打撈物資

中朝兩國在歷史上一直為友好鄰邦,兩國人民的友誼更是源遠流長。60年前,當朝鮮戰場上的烽火燃燒至我東北邊境時,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繼承和發揚了我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光榮傳統,在朝鮮,嚴守軍事紀律和政治紀律,尊重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恪守朝鮮政府的政策法令,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在戰時,志願軍與朝鮮人民並肩戰鬥,同甘苦,共患難,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在共同反抗美國侵略的偉大鬥爭中,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和發展。經過兩年9個月的殊死戰鬥,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為朝鮮半島贏來了和平。為此,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沉重的代價,成千上萬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血灑朝鮮,有的壯烈犧牲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有的則是為保護朝鮮人民、搶救朝鮮人民的財產而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王永維便是其中的一位。

剛到朝鮮不久,王永維就立功一次。那是部隊搶渡大同江時,突然遭到敵軍飛機的襲擊,許多軍用物資墜落江中,那可是部隊的老底子,那個時候,物資匱乏,如果沒有了這些家當,部隊到哪裡去補給,戰鬥和生活將遇到很大的困難。朝鮮的冬天,哈口氣都能結成冰,王永維不畏嚴寒,奮不顧身地縱身跳入刺骨的江中,一件一件地打撈著這些軍用物資。當他與戰友完成任務回到岸上時,四肢已經完全凍僵,人也失去了知覺。戰友們趕緊用棉被把他包裹起來,過了許久,王永維才漸漸蘇醒過來。為了表彰他的頑強勇敢精神,組織上決定給他記功一次。這使王永維受到極大的鼓舞。他在給家中的信中寫道:「夜色漆黑進軍難,陡坡窄路馬行艱。寒風迎面透肋骨,壯士血騰氣衝天。從前哪知革命苦,而今才曉勝利甜。先烈遺志期我輩,留取丹心照人間。」王永維是這樣寫的,更是這樣做的。

為永遠紀念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朝鮮平安北道政府特在王永維墓地修建王永維閣,東平里人民小學學生經常到這裡來掃墓。當地人民群眾每逢節日,也到這裡祭奠。

為救古稀大娘命葬火海

1952年下半年,王永維所在的部隊奉命到鐵山郡整休。11月20日晚,他擔任野戰衛生所的值班員,在衛生所四周巡邏。突然,一架敵機飛來,瘋狂地向村莊猛烈轟炸。霎時間,村莊里彈片橫飛,硝煙瀰漫,衛生所以及不少老百姓的房屋都著了火,他立即投入到搶救傷員和物資的戰鬥中。想到衛生所里還有很多在此治病養傷的志願軍、人民軍傷員和一些朝鮮老百姓,王永維冒著滾滾濃煙,率先衝進了衛生所,一間房子接著一間房子地尋找傷病員。當他衝進一間著火的房子時,發現了一名朝鮮人民軍的傷員還在裡面沒有跑出來。濃煙很嗆,傷員不停地咳嗽著,他也被嗆得喘不過氣來,火越來越大,煙越來越濃,王永維迅速地將這名傷員背了出來。

放下傷員後,他來不及休息,接著又替老鄉家搶救出了4包糧食。當人們繼續搜尋目標時,發現在衛生所6號病房裡住院的73歲朝鮮老大娘宋東氏還沒有被救出,王永維毫不猶豫,二話沒說又躍入正在熊熊燃燒的衛生所,搜尋老大娘。當他找到老大娘時,自己身上的衣服不知什麼時候已著了火,他顧不得將火徹底撲滅,背起老大娘就往外沖。當跑到衛生所門口時,突然遭遇敵機新一輪俯衝掃射,王永維背著老大娘來不及躲閃,他倆同時中彈遇難。如果他不是冒死衝進去搶救朝鮮老大娘,他也許不會犧牲,戰友們和當地的老百姓目睹了此情此景,無不感動地流下了淚水。犧牲時,王永維的雙手還緊緊地將老大娘背著,宋老大娘伏在王永維背上,朝鮮母親的血和中國年輕的人民戰士的血流在了一起。

英雄事迹永載史冊

王永維犧牲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給他追記一等功,並追授二級模範稱號,號召全軍指戰員向他學習。新華社也於1952年11月28日向國內發回了報道。《四川日報》以《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衛生所又出現羅盛教式的戰士王永維》為題,報道了王永維的英雄事迹。

朝鮮鐵山郡人民委員會舉行了公祭儀式,厚禮安葬王永維。宋老大娘的孫子宋根玉在烈士墓前宣誓:「你是我們的親人,我們要子子孫孫永世相傳紀念你!」宋根玉還以「朝鮮兒子」的署名給王永維的父母寫了一封長信表示慰問。朝鮮有關方面還將王永維犧牲的地方命名為「王永維山」,同時將鐵山郡公園命名為「王永維公園」。並在王永維犧牲的鐵山郡東平里村頭修建了紀念亭,亭子的周圍豎立著青石板,亭前用藍石塊砌著整齊的平台,紀念亭上掛著王永維油畫像。

1953年朝鮮代表團到中國訪問時,還專門派員慰問王永維的親屬,並按朝鮮習俗贈送了銅碗一副、烈士的木刻像一幅。1985年,宋根玉還給烈士的親屬寄來了15雙朝鮮產的雨鞋以表慰問之情。

「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很多英勇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志願軍烈士,屍骨掩埋於朝鮮的青山綠水之間。他們的革命忠魂和光輝業績,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朝鮮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不會忘記。

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將永載史冊!

來 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轟隆一聲巨響!美國大使館附近軍火庫突發劇烈爆炸,36人倒下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官員的話語充滿了「傲慢、自我與偏見」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