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孩子缺乏安全感,大多都是這些事的鍋,家長可別搞錯了

孩子缺乏安全感,大多都是這些事的鍋,家長可別搞錯了

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家的時候非常的乖巧聽話,但是去到了幼兒園以後就開始變得行為乖張,經常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發生矛盾和衝突。之前有一個寶媽就給我講過她女兒的故事。

三歲的靚靚從小就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美女,在長輩面前也格外的懂事乖巧,在和小朋友相處得過程中也非常的懂事有禮貌,從來不會發生和別的孩子搶東西的情況。可是到了上幼兒園以後,靚靚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去到幼兒園後,靚靚總是喜歡動手欺負同學,仗著自己長得可愛,竟然還收了一幫小男孩作為自己的"小弟",在班裡也是橫行霸道,頗有大姐大的范兒,這讓靚靚的媽媽感到非常的頭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變成這樣的"小霸王"?

01、 安全感的缺失讓孩子變得更頑劣

安全感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的重要的一種心理需要。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就提出一個判斷人心理健康與否的標準,首要第一條就是看這個人是否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類心理健康的重要判斷依據,雖然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需求,但卻對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初來世界,對於這一切都不熟悉,而父母作為他最親近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無比深遠的影響。如果孩子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就會出現兩個性格的極端:膽小懦弱和暴戾乖張。除了性格上的變化外,還會有這些表現:

1、 不敢與別人接觸,當面對要和父母分離的情況,就會開始焦慮不安。

2、 情緒波動大,總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3、 有不良行為習慣,例如說喜歡打人等等。

4、 對別人總報以不良的看法,經常會帶有懷疑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別人。

那麼內心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呢?

1、 性格穩定,當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能夠報以一個穩定的心態去看待事物。

2、 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和探索心。在面對新奇的事物時,能夠去進行探索和發現。

3、 面對和父母分離能夠很好的適應,不擔心父母是不是不要自己了。

4、 願意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加友善對的表現。

……

內心充滿安全感的孩子,在生活和為人處事中能夠有更加優秀的表現,並且能夠良好得去處理和別人的人際關係,在面對生活的時候也可以更加有自信和勇氣。

02、為什麼孩子的內心會缺乏安全感呢?

安全感是人一生髮展的基石,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可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呢?

1、 經常和媽媽分離

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和母親的感情聯繫。俗話都說母子連心,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母親的呵護和愛是至關重要的。

3歲的靚靚就是如此,在成長的過程中,她和媽媽聚少離多,從小就缺乏母親和愛和呵護,導致了她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尤其是當離開了熟悉的地方後,面對未知的人和環境,她就會變得像一個小刺蝟一樣,用滿身的刺去保護自己。

著名的心理學家哈洛曾經用恆河猴做過一個實驗,實驗證明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陪伴和呵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讓孩子變得有內心安全感。

2、 環境雜亂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心理接受能力是有限度的,當面對複雜的環境,他們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也只會變得越來越缺失安全感。尤其是對於一些生活在父母爭吵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更是變得內心孤僻。

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對於孩子來說,最可怕的不是父母對他們的批評,而是看到父母之間的爭吵甚至是大打出手。這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彷彿是看到自己的依靠在身後逐漸的崩塌。

3、 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不聽話就不要你了!"

"再哭警察就來把你抓走了"

"你再不好好學習我就不要你了"

……

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覺得眼熟,要麼是曾經父母對自己這麼說話,或者是自己曾經對孩子這麼說過,這樣威脅式的教育方法雖然能夠馬上讓孩子變得乖巧安靜,但是卻會給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創傷。孩子就會變得戰戰兢兢,生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就會被父母拋棄。

03、父母如何建立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孩子的心理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順利的建立起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呢?

1、 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呵護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是非常的關鍵的,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呵護是孩子內心安全感建立的重要來源。所謂的陪伴和呵護,並不是簡單的人在孩子的身邊就夠了,而是應該給孩子一個足夠陪伴,放下手機和孩子聊聊天,了解一下孩子的內心想法,並且和孩子一起動手做手工、玩玩遊戲。這樣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孩子的內心情感需要得到滿足。

2、 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採用威脅式的教育方式,更不要用打罵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恐懼和不安,造成孩子的心理安全感缺失。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平靜情緒後再去和孩子溝通,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裡了。但是這樣也是需要把握好時間的,千萬不要像唐僧念經那樣叨叨,這樣只會讓孩子心生厭惡和倦怠感。

3、 多給孩子言語和肢體的鼓勵

哈洛所做的"恆河猴實驗"也告訴了我們,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除了原始的對於食物和水的需要以外,對於人的擁抱和親密接觸也是人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父母應該多和孩子進行一定的親密接觸,例如說親親孩子的小臉蛋,並且經常把孩子抱在懷裡,這樣能夠滿足孩子內心的安全感需要。

同時也別忘記在言語上多加鼓勵孩子,讓孩子能夠得到信心,並且不斷地去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所以說,孩子的內心安全感缺失才會成為那樣讓父母感到頭疼的孩子,學會針對孩子的成長去進行合理的教育和呵護,幫助孩子更好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找准自己的成長需求,陪伴孩子一步一步的成長,這才是每個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別忘了自己就應該往這樣的方面去努力,通過父母自身的行為去給孩子帶來影響和改變,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的順暢,也能夠變成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說事 的精彩文章:

都說養兒防老,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更想生女兒,背後原因太現實
孕期這頓飯不要吃,除了讓孕媽身材走樣外,對胎兒也沒有一點好處

TAG:母嬰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