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號稱北地槍王,麾下猛將實力直逼典韋?他讓曹操遭遇恥辱之戰

此人號稱北地槍王,麾下猛將實力直逼典韋?他讓曹操遭遇恥辱之戰

文:嶽麓韶陽(作者原創授權)

從董卓伏誅到李郭之亂,西涼系軍團內部,似乎出現了不少分歧,再也不是鐵板一塊。反攻長安時,西涼余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再加上賈詡的號召,所以眾人蟻聚蜂屯,殊死一搏。後來行動成功了,危機也解除了,再加上李郭倒行逆施,爭權奪利,於是西涼部眾四分五裂甚至反目成仇、自相殘殺。西涼系內訌例子不勝枚舉,諸如李傕殺樊稠、馬騰攻伐李傕、李郭反目等,筆者在前文均有介紹。

在對於漢室與皇帝的態度方面,西涼系內部也存在著諸多分歧。其中賈詡屬於極其精明而又有一定政治遠見的人士,早在策動兵變之前他就提出了「奉國家以征天下」的方針。然而操持權柄、裹挾漢君的李郭壓根沒把這句話當回事,賈詡以一己之力想要實現這一句話的構想自然是獨木難支。

賈詡曾經投奔的同郡人段煨,堪稱西涼系中的一股清流,也是堅定的「保皇派」。《典略》說當初段煨屯駐華陰縣時,修農事,從事耕種以養兵,也就是後來所謂的「屯田」;而不像李郭等匪徒那般燒殺搶掠,侵擾百姓。漢獻帝與群臣逃出長安後,曾在段煨營中暫居,段煨一直悉心供養,確保皇帝與百官衣食無憂。西涼系的另一個將領楊定與段煨有過節,誣賴段煨謀反,並且連續猛攻段煨軍營十幾天,但段煨依然不改初心,一切供給如常。獻帝移駕許都後,段煨跟隨裴茂討平叛逆,還被加封鄉侯爵位。

賈詡離開段煨後,投奔了另一位同郡老鄉張綉。張繡的叔叔張濟是《三國演義》中董卓的四大家將之一,與李傕、郭汜、樊稠同列。在對於李郭以及漢獻帝的態度上,張濟、張綉叔侄倆似乎也有著微妙的差別。

李郭掌權後與樊稠三分長安,張濟則被派往弘農屯守。後來李郭火拚,張濟來到長安勸解二人,並請漢獻帝移駕弘農。但當漢獻帝離開段煨軍營繼續東行時,張濟又因不服楊奉、董承等人,再次與李郭沆瀣一氣,想要劫持天子車駕。李郭敗亡後,張濟的部眾給養不足,饑寒交迫,只好跑到比較富庶的南陽地區去打秋風。在進攻穰城的戰役中,張濟中流矢陣亡,他的部眾則被侄子張綉所收納。

在涼州遭逢邊章、韓遂之亂時,張綉已在家鄉武威祖厲做了縣吏。因金城麴勝殺死了張繡的上司——祖厲縣長劉雋,張綉便找機會刺殺了麴勝為長官報仇。由此可見,張綉不失為一個比較念舊且講義氣的人。長安大亂時,張綉採取了遠離是非之地,觀望自保的態度。張綉還曾勸賈詡離開,但賈詡聲稱自己受到國恩,在危難之際背棄朝廷有失道義,所以拒絕了張繡的好意。賈詡與張繡的叔叔張濟年齡相仿,不僅是張繡的鄉黨舊交,也算是張繡的長輩,所以張綉在得到賈詡後對其「執子孫禮」也就不足為怪了。

張綉身上有著西涼武人驍勇善戰的基因,歷史上的張綉在殺死麴勝後糾集家鄉的精裝少年,成為一方豪強。後來他盤踞南陽多時,並與荊州劉表結盟以為唇齒,再加上智囊賈詡的幫助,讓能征善戰的曹操也吃了不少苦頭。

張綉與曹操的幾次對戰中,名聲最大的莫過於宛城之戰。此役令曹操損失慘重,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名馬絕影全都殞命沙場。但這場戰役似乎並沒有真正的贏家,嬸母鄒氏(筆者按:鄒氏為《三國演義》小說家言,正史並未交代張綉嬸母姓名,為行文方便姑且以「鄒氏」稱之)與曹操的風流韻事,著實令張綉臉上無光,還讓他背上了降而復叛的黑鍋。

鄒氏可能是三國時代最著名的「紅顏禍水」,在絕大多數讀者印象中,曹操趁亂戲鄒氏是張綉降而復叛的導火索。然而在史籍的記述中,此次事件的起因與另外一位人物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他就是張綉身邊的心腹猛將胡車兒。

據裴松之注引《傅子》及《吳書》所載:胡車兒是張繡的心腹猛將,勇猛超群。曹操在接受張綉投降後,親手賞賜給胡車兒很多黃金。這一舉動讓張綉心生疑懼,認為曹操想要收買自己的親信刺殺自己,於是他採用賈詡的計策,使得曹操變生肘腋,損兵折將。

綜合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曹操的一系列騷操作使得張綉又羞又怒又氣又怕,這才降而復叛。張綉這次反叛其實無可厚非,張繡的反應也恰恰說明,他還是有羞惡廉恥之心的。

在傳統戲曲藝術中,這段歷史故事被改變成了京劇名段《戰宛城》,別名《張綉刺嬸》。水性楊花的鄒氏最終被張綉所殺,頗有些水滸中武松殺嫂的意味。

當然,這都是後人的戲說。若真將曹操宛城之敗的的責任推卸到一位俏寡婦身上,筆者著實不敢苟同。當時的女性很難左右自己的命運,不論是史書中與呂布私通的董卓侍妾、被曹操佔有的張綉嬸母;還是演義小說與民間故事中的貂蟬、鄒氏;她們真實的結局書中都未作明確交代。在給讀者留下懸念的同時,也令後人有了無限遐想與再創作的空間。筆者猜測,在當時那樣混戰的狀態下,鄒氏、貂蟬都很有可能在亂軍之中香消玉殞,不禁令人感嘆紅顏薄命。

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主創團隊,就站在現代視角,對鄒氏的遭遇表達了深切的同情與人文關懷。一首《淯水吟》,凄婉悲涼,道盡了無數的辛酸。

感慨之餘,我們的話題再回到本篇兩位主角——張綉與胡車兒身上。

胡車兒被大眾了解,仍要拜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所賜。小說中的胡車兒身份與史籍相同,是張繡的心腹猛將,更重要的,他還是盜取典韋雙戟之人。胡車兒之所以能盜取典韋重達八十斤的雙戟,則是因為他神奇的「超能力」——小說中的胡車兒可以力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這不禁讓人想到《水滸》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戴宗共有四個神行甲馬,如果全部綁在腿上,做起神行法可日行八百里。胡車兒與戴宗的區別在於,戴宗神行是一種法術,而胡車兒則屬於天賦技能,同時胡車兒還具備戴宗所沒有的負重技能。《水滸》中的戴宗還可以分出兩個甲馬給同伴,這樣便可兩個人一起日行五百里;而演義中的胡車兒如果背著一個同伴跑,也可以達到與戴宗相似的效果。如此一來,胡車兒的確當得起《三國演義》版的「神行太保」。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有趣細節:小說中的胡車兒並不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獻計盜戟的正是這位異能猛將胡車兒,而並不是人們印象中足智多謀的賈詡。

胡車兒的領導張綉在史書與小說中的存在感並不太高,但在一些民間評書作品中,這位張綉擁有一個及其響亮的名號——「北地槍王」。在另一些民間和網路設定中,這位槍王師從槍神童淵,是趙雲的師兄。如果拿《水滸》中的綽號來對應「北地槍王」,筆者認為「金槍手」比較貼切,不知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歷史上胡車兒的結局不明,而張繡的結局卻耐人尋味。在官渡之戰前夕,與曹操有著血海深仇的張綉在賈詡的建議下選擇了投靠曹操。曹操表現得十分大度,不僅不計前嫌,還與張綉結成兒女親家。此後曹操與張綉度過了一段蜜月期,張綉還參與了官渡之戰,建功立業,並一路加官晉爵,平步青雲,食邑也是諸將中最多的。然而在曹操征烏丸進軍柳城之前,張綉卻突然去世,《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張綉之死諱莫如深。而據裴松之注引《魏略》載,張綉因被曹丕借當年的讎隙尋釁威逼,在惶恐疑懼之下自殺身亡。這還遠遠不是結束——多年之後的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張繡的兒子張泉又受魏諷案牽連被曹丕處斬,這兩件事充滿了報復清算的意味。正因如此,有不少讀史者認為,賈詡坑害了對自己言聽計從、深信不疑的大侄子張綉。

然而對於賈詡是否出賣張綉作為自己的投名狀與進身之階,不同學者也有著不同的見解。比如有觀點就曾提出:賈詡建議張綉降曹並不是坑害張綉,因為此前曹操已經接納了包括段煨、馬騰等人在內的西涼余部,而袁紹身為關東聯軍的盟主,一度與西涼余部勢同水火,袁紹此前連西涼人擁立的漢獻帝都不肯接納,直至大戰前夕才向張綉伸出橄欖枝,是臨時抱佛腳的舉動。所以即使張綉投靠袁紹,也不一定逃得過兔死狗烹的結局。

如果說賈詡在自己看好曹操的前提下,又同時判斷出張綉投曹與投袁的結局不會有太大差別,那麼我們也不能一口咬定他強拉張綉上船就是坑害張綉。當然,此舉為賈詡本人爭得了很多實利也是無可辯駁的事實,可見此時的賈詡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了。

結語:在眾星雲集的三國時代,張綉和胡車兒並不算十分出眾,但他們仍給後人留下了宛城大戰的精彩故事,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疑竇叢生的迷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此人地位力壓劉備,曹操袁紹龍爭虎鬥要看他臉色?他本可三分天下
唐僧真身竟是一隻妖精?孫悟空道出真相,這個秘密就藏在白虎嶺!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