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退出《中導條約》後,美國首次試射一枚陸基巡航導彈

退出《中導條約》後,美國首次試射一枚陸基巡航導彈

美國國防部19日發表聲明,稱美國軍方18日試射一枚陸基巡航導彈。這是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首次公開宣布試射該條約所限制的導彈。分析人士擔心,此次試射或意味著軍備競賽的重啟,可能加劇美俄之間的緊張局勢。

試射

根據國防部的聲明,當地時間18日下午2時30分左右,美方試射一種改進的陸基海軍「戰斧」巡航導彈,試射地點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尼古拉斯島。該導彈飛行超過500公里後精準擊中目標,導彈裝有傳統的非核彈頭,「從此次測試中收集的數據和吸取的教訓,將為國防部未來發展中程導彈提供信息」 。

美國國防部官員去年3月曾表示,這一導彈射程大約在1000公里左右,可能在18個月內準備好部署。

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測試圖像顯示,這一導彈由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這也是「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發射裝置。按照《防務新聞》的說法,俄羅斯一直聲稱這一發射系統在歐洲的存在違反《中導條約》,認為部署在波蘭和羅馬尼亞的「宙斯盾」系統可以轉化為進攻性系統。

五角大樓發言人羅伯特·卡弗稱,試射使用的發射系統是Mark 41,與當前在羅馬尼亞部署和在波蘭建造的「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並不一樣。「『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是純防禦性的,它沒有能力發射『戰斧』導彈,『宙斯盾』系統的設計並不支持發射任何類型的進攻性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試射的這一導彈超出《中導條約》限制。《中導條約》全名《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由蘇聯和美國在1987年簽署。條約規定,兩國不再保有、生產或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及其發射裝置。

除了試射這枚導彈,美國國防部還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開始測試一種射程約為3000公里至4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同樣使用非核彈頭。

擔憂

8月2日,經過互相指認對方違反條約的長期「掐架」,美國與俄羅斯均宣布《中導條約》當天失效。去年,特朗普政府稱由於條約不再有利於美國利益,決定退出該條約。今年2月,美國開始啟動退約程序。同一天,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全面研發此前受《中導條約》限制的陸基常規中程導彈。

目前尚不清楚五角大樓打算如何處理新的中程導彈系統。美國官員強調他們不打算建立基於陸基巡航導彈的核能力,但是國防部長埃斯珀曾表示,其部門將「全力追求發展陸基常規導彈,作為對俄羅斯行為的審慎回應,這也是聯合部隊常規打擊方案更廣泛組合的一部分。」

在本月初首次以國防部長身份訪問亞洲期間,埃斯珀表示,有意在亞洲部署新型陸基常規中程導彈。澳大利亞和韓國迅速否認曾就此類部署進行過任何討論,埃斯珀隨後也降低調門,稱這是未來的目標。

埃斯珀本月還曾稱,希望五角大樓「儘快」研發和部署新型中程導彈,但並未提及具體時間表。

《防務新聞》報道稱,國會對研製和部署此類系統擁有發言權。目前在國會山,有關這一問題的焦點是,政府申請9600萬美元,用於研究和測試超出《中導條約》規定範圍的陸基導彈問題。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已經通過一項開支法案,拒絕撥款,而另一方面,國防授權法案可以就現役海基和空射導彈是否足夠進行解釋,參議員共和黨人預計將會以此為理由,要求通過撥款。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評論稱,此次試射,標誌著8月2日美國和俄羅斯退出《中導條約》後,美國軍方進入一個新時代。儘管五角大樓強調試射導彈是「常規配置」,即沒有配備核彈頭,但條約的瓦解、試射新武器,仍加劇人們對軍備競賽迅速發展的擔憂。

美聯社評論稱,此次試射,讓人很容易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當時,為回應蘇聯部署SS-20導彈,美國在幾個北約國家部署中程核導彈。蘇聯和美國試圖取得相對優勢,讓對方陷入核毀滅的噩夢。作為冷戰的產物,《中導條約》由此誕生。

軍備控制專家也擔心破壞這一條約的後果。外媒評論,最近幾周,隨著俄羅斯導彈試射失敗,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如果不對核武器實施嚴格控制,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對於退出中導條約可能引發軍備競賽的擔心,埃斯珀則予以駁斥。「我認為不會發生軍備競賽,」他在華盛頓和莫斯科宣布條約失效當天如此說,「一直開發相關係統、違反條約的是俄羅斯,不是美國。」

目前,美俄之間僅存的軍控條約是《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該條約限制兩國的戰略武器,將於2021年到期。該條約能否續期,美俄間是否將開啟新一輪軍備競賽,外界不斷猜測的同時也不乏擔憂。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市民疑惑:粽葉竟是干垃圾?定時定點扔垃圾,加班族怎麼辦?
「小醫院裡的大醫生」姚巧蘭:這位奉賢的「B超神探」是怎樣練成的?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