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新華社西寧8月20日電(記者張大川)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突破口,以探索跨部門、跨區域管理體制和規範高效的運行機製為主線,近年來我國在突出生態保護、統一規範管理、清晰資源歸屬、創新經營管理和促進社區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這是記者從正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的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上了解到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張建龍表示,各試點國家公園組建了統一的管理機構,配備了專門的人員隊伍,組織開展了資源本底調查、規劃編製、標準制度研究、工礦企業有序退出等工作,加強了巡護執法、生態保護修復、基礎設施建設,當地生態狀況和民生問題逐步改善,生態美與百姓富的目標正在變為現實。

據介紹,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以來,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已基本理順自然資源所有權和行政管理權的關係,對3個園區所涉4縣進行大部門制改革,破解了體制機制「九龍治水」局面和監管執法「碎片化」問題。同時,試點引導三江源牧民參與國家公園的保護與管理,「一戶一崗」設置生態公益崗位1.72萬個,戶均年收入增加2.16萬元,使當地原住居民在參與生態保護的同時獲得收益。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介紹,2017年、2018年「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共核查處理採石采砂、工礦用地、核心區及緩衝區旅遊設施和水電設施等四類聚焦問題8000多個。截至2019年5月,四類聚焦問題整改完成率已超過70%;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增人類活動問題總數和面積實現「雙下降」。

「過去60多年來,中國根據本國國情不斷探索自然生態保護實踐,已建立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類、各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說,期待中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為全球的自然生態保護提供中國實踐和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檢視問題貴在認真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