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興唐第一功的他可與白起、韓信相比肩,卻被一個太監嚇得六神無主

興唐第一功的他可與白起、韓信相比肩,卻被一個太監嚇得六神無主

時至今日,只要說起唐朝「安史之亂」之後挽狂瀾於既倒的大將軍,國人只熟悉郭子儀,戲曲中又有《滿床笏》、《打金枝》等傳統折子戲,男女老少,都能知曉一二。仔細研讀各類史書,才知擁有興唐第一功的,當屬本來是契丹族的李光弼。《舊唐書》中,只把李光弼與王思禮、鄧景山、辛雲京共列一傳;《新唐書》雖多篇過於精簡,卻把李光弼單獨成傳,待遇與郭子儀相當。南宋以後,估計屢次失國,漢人的民族意識空前高漲,總是把郭子儀等漢族出身的將師刻畫為光復國家的棟樑,有意無意地逐漸弱化其他「九夷」出身的蕃人大將。隨著朝代遞嬗,又無民間戲曲、演義渲染,這些立有奇功的能臣武將們的事迹漸趨黯淡,幾近失傳。

究其實也,赫赫大唐的創立者李淵家庭本來就不是純種的漢族,絕非後來編造杜撰的是什麼李耳或李廣的後裔。李唐家系淵自北魏的西北民族雜居地區,或許是漢化的鮮卑人,或許是漢化的突厥種。皇室自身的民族模糊觀念和以「天下為己任」的雄才大略,李唐王朝的民族隔閡意識非常淡薄(其實漢族是文化意義上的民族),初唐時就有馮盎(百越)、阿史那社爾(突厥)、契苾何力(鐵勒)、黑齒常之(百濟)、李多祚(靺鞨)等「九夷」大將,忠心耿耿於唐室,為唐王朝東征西討,死命拼殺,青史有名,都是大唐「純臣」。因此,唐朝使用非漢族的「九夷」將領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

李光弼烈士子弟,自幼就不象一般孩子一樣嬉鬧玩耍。少年時代起,李光弼就精於騎射,性格嚴毅剛果,不苟言笑,讓人一見肅然,營中上下皆知這是個有遠大志向的好苗子。李楷洛死後,李光弼襲父封爵,在河西節度使王忠嗣手下任府兵馬使,充赤水軍使。王忠嗣一直慧眼識人,對李光弼另眼相待,他常常對人講:「日後能代我統兵的,非光弼莫屬。」由於在擊破吐蕃、吐谷渾的戰鬥中屢建戰功,唐廷進封李光弼為雲麾將軍。當時的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推薦李光弼為副使,知留後事(統管全部軍備後勤事務)。由於李光弼一表人才,為人磊落,安思順想把女兒嫁給他。「光弼引疾去」,推託自己有病,沒有答應這門婚事。由此,就可以見出李光弼出道時就有深謀大略,不把自己陷入這些權臣大將的關係網中,這樣,才能一心盡忠朝廷,免受私人的利誘恩惠。素與安思順不和的哥舒翰知道此事後,大豎拇指讚歎李光弼是個漢子。當其時也,安祿山、安思順兄弟權傾朝野,平常人想巴結他們都沒門,而李光弼意堅辭不做「乘龍快婿」,志節確定不同反響。為此,哥舒翰「異其*節」,上表朝廷,征入京城為武官。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廷又加封李光弼太尉、中書令。李光弼率軍進圍懷州。史思明率兵來救,再三為唐軍所敗。史思明揚言要渡黃河斷絕唐軍糧道。李光弼駐軍野水度一帶平地,四周豎立木柵為營壘。白天時,李光弼率兵巡營。當晚,他卒隨從馳還大本營。臨行前,他留牙將雍希顥留守,囑咐說:「賊將高暉、李日越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今夜史思明一定會派他們來此劫營。你留守此地,切勿與他們交兵。敵人如果投降,就和他們一起來見我。」聽此一席話,李光弼屬下都摸不著頭腦,以為主師*勞過度,語無倫次。

史思明聽諜報說李光弼在野水度,忙派人把李日越叫至面前,下死命令說:「李光弼駐守平地,你以五百重甲騎兵今夜進襲把他擒來。否則,別來見我!」李日越乘夜急馳,進攻唐軍營壘之前,高聲喝問:「李太尉在嗎?」唐軍守兵回答:「已經走了。」又問:「你們有多少兵在營中?」回答:「一千人左右。」又問:「誰為主將?」答:「雍希顥。」李日越頓時來個透心涼,良久,他對屬下說:「今夜下死命令派我來擒獲李光弼,現在衝進去,最多抓住個雍希顥,回營也會被處死!」於是李日越一箭未發,下馬請降。雍希顥喜出望外,忙帶領這位勇聞三軍的敵將回營,受到李光弼熱情接待,朝廷馬上授以金吾大將軍之職。史思明賬下大將高暉得知此訊,也帶人歸降唐軍。

眾將佩服之餘,也很不解,就問李光弼,「您降附這兩個敵軍大將怎這麼容易?」李光弼說:「史思明屢次攻城失敗,就想與我軍平地野戰。他聽說我當天紮營在外,覺得我正中其計,連夜派李日越來襲擒我,肯定下死命令給李日越。雍希顥無名之將,李日越抓他回去肯定不免一死。人情懼死,李日越不得不降;高暉勇斗名聲一直在李日越之上,聽說李日越獲授大將軍之號,他怎能不動心來降呢!」眾人大悟。

大功如此,李光弼仍有岌岌可危之感。大太監魚朝恩和程遠振都對李光弼嫉恨得要死,天天想方設法背後進行中傷。昔日聞命赴難的大將軍,現在整日為一個沒有男根的大太監嚇得六神無主。而且,由於他威權漸失,不聽朝命,屬下將領田神功等人也慢慢不聽調遣。愧恥成疾,李光弼一病不起。身邊將吏向彌留中的大將軍問以身後事,李光弼感嘆道:「我一直為朝廷效命軍前,家有老母不能奉養,未盡孝子之職,還有什麼可說呢!」只是下令把自己獲賜的金帛分給賬下諸將。很快,李光弼病死營中,年五十七歲。唐廷予以國葬之禮,謚武穆。

後世史家對李光弼評價甚高,認為他完全可以與孫臏、吳起、白起、韓信這樣的古代良將相比肩,且品德方面,更勝一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歷史小火鍋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為什麼不準明朝皇帝吃人蔘?後世子孫當成耳旁風惹來大禍
清軍入關後,日本計划出兵3萬幫助明朝復國,為什麼最後又沒來

TAG:新歷史小火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