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戈爾巴喬夫的伯樂是誰,為何說他是蘇聯解體的「禍首」?

戈爾巴喬夫的伯樂是誰,為何說他是蘇聯解體的「禍首」?

蘇聯解體已經28年,回顧那段歷史時,很多人認為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是罪魁禍首。的確兩人在蘇聯解體「傾盡全力」。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或許蘇聯還能維持一段時間。但蘇聯無論是戈爾巴喬夫執政,還是其他人,面臨解體危機始終存在。而這種「危機」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在戈爾巴喬夫前幾任元首中就已經出現,雖然安德羅波夫一度扭轉局勢,但安德羅波夫執政時間太短。戈爾巴喬夫的「伯樂」就已經把蘇聯帶入解體的邊緣。

伯樂是誰?

戈爾巴喬夫的伯樂就是蘇聯第四任元首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發動「宮廷政變」,把赫魯曉夫趕下台,從此成為蘇聯領導人。在蘇聯民眾眼裡,勃列日涅夫沒有什麼能力,也沒有衛國戰爭的功績,勃列日涅夫就是一個過渡性人物。但誰也沒想到,勃列日涅夫卻牢牢把持蘇聯,居然一口氣幹了18年。

在外界眼裡,勃列日涅夫執政時,蘇聯實現了大發展。其實這種發展是蘇聯自建國以來一來長期積累的結果,只是集中體現在一勃列日涅夫時期。有人說勃列日涅夫是「福將」,他在治理蘇聯並未操多少心,就使這艘大船往前進。

而戈爾巴喬夫的成長進步就是得益於勃列日涅夫。據資料記載,戈爾巴喬夫1955年至1971年一直在蘇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工作,1966年,戈爾巴喬夫擔任斯塔夫羅波爾市一把手,1970出任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一把手。戈爾巴喬夫的成長進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而且戈爾巴喬夫擔任邊疆區第一書記時,正是得益於勃列日涅夫的認可。

斯塔夫羅波爾市是蘇聯的一個旅遊度假區,勃列日涅夫經常去那裡休假,這期間戈爾巴喬夫與勃列日涅夫等領導建立深厚的感情。

1971年戈爾巴喬夫到莫斯科工作,從蘇共委員一直到管農業的部長,並進入政治局工作,成為蘇聯核心領導,既有相關領導提攜,勃列日涅夫對其也認可。

執政隱患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蘇聯就已經面臨著解體的危險呢?除了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蘇聯嚴重的腐敗問題,主要還是勃列日涅夫執政時錯誤做法,導致蘇聯發生了很多不可逆轉的問題。

1.自大想法。

勃列日涅夫在任時,他帶領的蘇共認為西方的資本主義已經沒落,「資本主義世界充滿危機,已經沒有力量同社會主義正面較量,帝國主義的鏈條即將一節一節地脫落」。同時蘇聯高估自身的力量,認為全世界同一陣營的力量已經佔有優勢。1970年5月,當時蘇聯防長格列奇科發表講話稱:「在過去25年里,蘇聯的經濟實力與政治實力增強了多倍」,「現在不是帝國主義,而是社主義掌握著歷史的主動權,社會主義處在歷史的進攻階段」。正是這種自上而下的自大言行,蘇聯表面上同西方緩和關係,實現「和平共處」,但實際上,蘇聯加緊擴大勢力範圍,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並採取進攻的姿態,讓蘇聯上了西方設的「圈套」。西方就希望蘇聯與其爭霸,以此拖垮蘇聯。

2.對外擴張。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經常插手第三世界的事務,當時蘇聯有一種聲音,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的局勢都與蘇聯利益相關,不能對此漠北不關心,只要與蘇聯有利益的,蘇聯就要插手。勃列日涅夫在蘇共二十大中宣稱:「目前在制定我們的對外政策的時候,也許地球上沒有哪一個角落的情況是不以某種方式加以考慮的」。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蘇聯不斷向第三世界滲透,通過提供經援和軍援,干預和插手這些地區的事務。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派遣軍事人員介入安哥拉內戰,指揮古巴介入衣索比亞同索馬利亞的邊界衝突,並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最後又出動8萬大軍直接進入阿富汗。截至1983年,蘇聯在第三世界共建立31個可供它使用的海軍基地。這些對外擴張的戰略,給了西方聯合打壓蘇聯的借口。

3.控制他國。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對同一陣營的國家,實施「家長式」做法。特別是對華約國家的控制,蘇聯把中東歐地區看作自己的勢力範圍,嚴格控制。勃列日涅夫認為,以中東歐為依託,可以進行推行「擴張戰略」。當時勃列日涅夫還提出了所謂的「勃列日涅夫主義」,其中有所謂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說法,還提出「有限主權」、「普遍規律」、「國際專政」的論調。

當時的《真理報》甚至刊文稱:「不僅對本國人民負責,也要所有社會主義國家負責」。當時蘇聯認為一個國家主權是有限的,當時蘇維埃副主席馬祖羅夫甚至說:「要把一國專政變成國際專政」,也就是說誰要違背蘇聯認為的普遍規律,蘇聯就要對其實行國際專政。

勃列日涅夫曾在蘇共二十四大談到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時說:「社會主義大家庭的邊界是不可破壞和不可觸動的」,只要蘇聯認可的兄弟國家,都是「大家庭」一員,蘇聯有權對其使用武力。這種干涉別國內政的做法,使華約國家對勃列日涅夫很反感,與蘇聯的離心力越來越大,給了西方國家滲透華約國家的機會。

造成惡果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一味推行擴張戰略,在全世界到處插手,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蘇聯在世界插手事件甚至超過美國。勃列日涅夫還加緊與美國的軍備競賽,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軍費開支不斷增加,1971年是740億美元,1973年增至860億美元,1975年又增加到1023億美元。軍費開支過大,必然影響蘇聯經濟,這期間蘇聯經濟被美國越拖越遠。

蘇聯的軍費開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高於美國,1975年比重是9%,而美國到1977年比重為5.4%。蘇聯大力擴充軍隊,從1965年的331萬增加到1976年427萬,而此時美國總兵力卻減至208萬。蘇聯軍隊員額比美國多200多萬。如此龐大的武裝力量,花費了國家大量資源,使蘇聯本來就弱的實力更加衰弱,元氣大傷。蘇聯經濟已經不堪重負。

由於蘇聯的擴張戰略,在世界上不得人心,可以說蘇聯處於孤立的地步。正是勃列日涅夫這些錯誤做法,不僅使華約國家離心者多,而且被西方國家醜化成「邪惡」國家,最後導致華約組織解散。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導致蘇聯實力不斷衰弱,雖然此時美國也對外擴張並打了越南戰爭,但美國總體實力比蘇聯要雄厚,而且軍事上走精兵強兵之路,注重高精尖武器的研製。美國與蘇聯的軍備競賽,本身就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策略。美國並沒有傾盡國力搞軍備競賽,蘇聯卻舉全國之力。因此,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已經為蘇聯解體埋下隱患。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他16歲成重臣,17歲當皇帝,只有一座城池,因3件事城破人亡
與中國建交的大國總統,為何羨慕中國發展?並非因40年無戰事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