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實力遠不及袁紹,為何敢主動挑釁?這兩人給了他極大信心

曹操實力遠不及袁紹,為何敢主動挑釁?這兩人給了他極大信心

說起官渡之戰,這場戰役不僅是漢末年間的三大戰役之一,奠定了曹操北方霸業的基礎;而且它還是中國戰爭史上的經典戰例,曹操以少勝多,就此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既然談到這場戰役,就難免要對曹操和袁紹兩人的實力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在交戰之前,兩人的實力是不對等的。從地盤上來看,袁紹佔據著青、冀、並、幽四個大州;而曹操此時有兗、豫、徐三州。冀州是「天下重資」,乃是河北最為富饒的一州;反觀兗州、豫州飽經戰亂,經濟和生產都受到了極大破壞。正因如此,曹操的錢糧是比不過袁紹的。沒錢,也就意味著曹操養不起太多的軍隊。儘管史書對曹操投入的兵力沒有詳細,但大概可以推測出曹操的兵力在四萬到六萬之間,這是遠比不上袁紹的十萬精銳的。

曹操集團沒錢沒人,連地盤都很貧瘠,所以當他提出了要和袁紹大戰的意圖時,不少文臣武將都表示了反對。曹操也是既具有冒險精神的,面對袁紹的強大,他反而躍躍欲試。在這個時候,其實有兩個人猜透了曹操的心思,他們便是荀彧和郭嘉。此二人里,荀彧幫助曹操堅定了他自己的本心,而郭嘉的一番慷慨陳詞,則極大鼓舞了整個曹氏集團。

據《三國志·荀彧傳》記載:「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紹內懷不服。紹既並河朔,天下畏其強。」儘管曹操控制住了漢獻帝,在名義上位於不敗之地,但袁紹強大的實力,卻讓天下人為之懾服。但反觀曹操集團,兗州和豫州都是四戰之地,東邊有個呂布,南邊還有個張綉;令曹操憂愁的是,張綉還數次打敗了他。袁紹得知消息後,還特意寫了一封書信嘲諷他:「而綉敗太祖軍於宛,紹益驕,與太祖書,其辭悖慢。」

看過書信後,一向淡定的曹操發了怒火,他的好勝之心讓他決定要與袁紹較量一番。但群臣不知道曹操的心思,以為他是敗給張綉後惱羞成怒了。面對鍾繇等人的疑惑,荀彧解釋道:「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隨後,荀彧便來給曹操解惑,順便幫他堅定自己的信心。

見到荀彧笑眯眯的來了,曹操便知道自己瞞不住這位王佐之才了,他將袁紹的書信給荀彧看,並苦澀的問道:「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聽了這話,荀彧立刻將自己心中準備好的答案說了出來,主要內容有四點。其一,袁紹「外寬內忌」,而曹操「明達不拘」, 此為「度勝」。其二,袁紹「遲重少決」,而曹操「應變無方」,此為「謀勝」。其三,袁紹「法令不立」,而曹操「賞罰必行」,此為「武勝」。其四,袁紹「從容飾智,以收名譽」,而曹操「至仁待人,行己謹儉」,此為「德勝」。

荀彧分析完曹操必勝的四點原因後,便鼓勵他道:「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聽罷,曹操果然一解愁容。這還不夠,荀彧更是一針見血

在經過一番準備後,曹操終於向群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當然,從雙方形勢上來看,不少大臣是反對與袁紹正面交鋒的。就在此時,郭嘉站了出來,據《三國志·郭嘉傳》記載: 「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雖兵強,無能為也。」在這番演講中,郭嘉提出了著名的「武勝十策」。而從核心內容上看,郭嘉的意思和荀彧差不多,都是從各個方面分析了曹操勝於袁紹的各大優點。

郭嘉這一番慷慨陳詞,不僅極大鼓舞了曹操集團的士氣,讓眾位大臣同心協力,也讓曹操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戰略部署。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曹操見時機成熟,也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經過這一番戰前動員,曹操集團終於鼓足了信念和力氣,要與看似強壯的袁紹集團進行一場較量。在處於劣勢之時,曹操甚至打算率先出手。來針對袁紹集團戰略重地——鄴城。出人意料的是,曹操這個意圖竟然被大耳賊劉備提前賣給袁紹。由此,曹操怒而進攻沖重新佔據徐州的劉備,從而拉開了與袁紹正式對決的序幕。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曹操家世疑云:正史沒有明確記載,原來是曹操本人一手造成
經過兩場惡戰,曹操終於取得兗州之戰的勝利,卻鬧出一個笑話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