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用芒果比喻四種人最可怕的一種是……

用芒果比喻四種人最可怕的一種是……

丙二(道之本體)分三:一、略說;二、廣說;三、教誡實行彼等之義。

丁二(廣說)分六:一、布施;二、持戒;三、安忍;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戊四(精進)分二:一、教誨精進之對境;二、教誡表裡如一之精進。

己二、教誡表裡如一之精進:

當知人類如芒果:外似成熟內未熟,

內成熟外似未熟,內外未熟內外熟。

在精進時,要認清人類有幾種不同的分類,就如芒果一樣。芒果可分四種:一、外表已經成熟,看似可以享用,但裡面很生;二、裡面早就熟透了,但外表還是綠綠的,好像沒有熟;三、裡面沒有熟,外面也沒有熟;四、裡面成熟了,外表也顯出成熟的樣子。

芒果,相信大家比較熟悉。以前藏地沒有這種水果,50年代,藏地著名旅遊家根登群佩大師去印度時,在《印度遊記》中說,他享用芒果時,非常羨慕,覺得藏族人福報這麼小,沒有如此好吃的東西,芒果就像是新鮮的酥油,如何如何甜美……不過我認為,藏族的福報並不小,如今的佛法除了藏地雪域,印度也沒有這麼興盛。一個地方的福報大小,並不是在芒果上安立的,而要看解脫的唯一因在哪裡。到目前為止,無論西方還是東方,有沒有像藏地這樣佛法興盛的,大家可以一目了然。所以,說福報太淺薄,我覺得也不一定。

通過芒果的比喻,人類大體可分為四種:

一、外表成熟、裡面未熟:這種人行為上十分如法,但內心的境界並沒有與行為相一致。譬如大天比丘,他造了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三個無間罪,貪嗔煩惱極其熾盛,外在卻是一位威儀具足的比丘,「度化」眾生的能力非常大,身邊的弟子多達十萬。據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再也沒有一個凡夫能像大天一樣攝受如此眾多的眷屬。

包括現在的有些修行人,外面行為也特別莊重,似乎內心非常成熟,人人對他讚不絕口,但他內在的貪心、嗔心、噁心非常可怕,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來。去年有一個領導跟我講:「你們出家人中,某某人看起來很好,其實做了很多壞事,所以,出家人中也有很多壞人。」我聽後有點不高興,說:「你們黨員中難道不是嗎?你看上海的陳良宇,他沒被逮捕前的講話中,說不準貪污說得那麼好聽,最後還不是發現他劣跡斑斑?」那人也沒有說什麼。確實,有些人表面上看來特別好,實際上只有自己最清楚。

二、裡面成熟、外表未熟:內心與佛法完全融為一體,但表面上沒有成熟,甚至瘋瘋顛顛,就像濟公和尚一樣。其實包括六祖大師,直至開悟時也不認識字,仍是個在家人,外面好像沒有成熟,但內在的證悟已臻究竟。藏漢歷史上,這樣的成就者也非常非常多,心跟諸佛菩薩的境界無二無別,可是外表的形象卻是獵人、妓女等等。

三、內外皆未熟:這是普通的世間人。有些大城市裡的人,喜歡去舞廳等不清凈的場合,內心除了一堆貪嗔痴,什麼境界都沒有,從外表也看得出來,留著長長的頭髮,穿得不倫不類,走路搖搖晃晃,邊抽煙邊喝酒,嘴裡還哼著流行歌……內外都是一模一樣。

四、內外皆熟:比如自古以來公認的大成就者、大修行人,包括我們法王如意寶。他們的境界與佛法融入一體,外在的行為也令人生信,挑不出任何毛病,內外都非常圓滿成熟,猶如金瓶般,是世間的莊嚴。

這四種人,在《水木格言》中也曾描述過,如云:「佛說內外熟生,芒果分為四種,根據內心行為,人分賢劣多種。」論中也以芒果的比喻對人類的不同差別作了分析。可見,外在不如法的人,不一定是真的不如法,故佛陀在經典中說:「除了如我般的補特伽羅以外,其他眾生均無法了知別人的相續。」一個人看似顛顛倒倒,卻不一定沒有境界;一個人威儀非常莊嚴,走路都不敢踩地,也許只是一兩天的新比丘,不一定有真實境界。

此處從四個角度分析的竅訣,臨濟宗稱之為「四料簡[2]」,我們可依之觀察自己或他人:到底是內心和行為都如法呢?還是一種不如法?或是全部不如法?雖然頌詞中沒有明說,但作為初學者,一定要做內外成熟的「芒果」,這樣別人也不會生起邪見。(講桌上每天都有芒果,今天怎麼沒有啊?可能明天又拿來了,你們真是……)否則,你內在沒有成熟,外在卻有種種成熟相,這叫做「詐現威儀」;或者你有一些超勝的境界,但行為卻瘋瘋顛顛,別人也不一定接受得了,所以,初學者應該做表裡如一的內外成熟者。

[2]「四料簡」,是臨濟義玄禪師所設四種應機教化的方法與態度,即「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人境俱奪」、「人境俱不奪」。他們認為,一個勝任的法師,必須掌握這四種接機示教的方式。

撰著/龍猛菩薩

傳講/索達吉堪布

摘自/《親友書》講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殺害其它動物又豈能說是平等?
任何情況下,心都應該以快樂來攝持!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