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篇

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篇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世上只有媽媽好

《修心七要廣釋(上)》連載·35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從今天起,將和大家分享「世俗菩提心的修持」。另外別忘了,在修持世俗菩提心之前,也要先修持簡易上師相應法,以虔敬之心祈請上師的加持。

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我們:世俗菩提心的修持要從「知母」開始,也就是要深刻感受母親的恩德。

作為初學者,要想依靠對我們沒有恩德、和我們沒有緣分的生命而生起菩提心,這是相當困難的,但從自己的恩人開始觀修,菩提心就會比較容易生起。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恩德最大的人,莫過於自己的母親。就像一首動人的歌曲所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其中「只有」兩個字非常貼切,點出了母親對我們的恩德超過世上的一切人。大家在修持菩提心之前不妨先唱一遍這首歌,心裡一定會有所觸動。

具體來說,母親對我們有哪些恩德呢?蔣貢康楚仁波切這樣指導我們:

要從自己住胎時開始觀想——自己所擁有的人身,不是從地里長出來的,也不是從天上飄下來的,每個人的生命都誕生自母胎。當我們還是一個不成形的胎兒時,母親對我們就有巨大的恩德——我們生長的一切營養,無一不是來自母親,母親因為懷著我們,會有很多不舒適的妊娠反應,會經常嘔吐、行動不便、長時間腰酸腿痛。為了避免傷害我們,母親會捨棄平常愛吃的種種美食,生活受到各種限制。

當我們出生時,母親更要忍受難以想像的劇烈疼痛。醫學上說,生育的疼痛是人類能夠忍受的疼痛極限。

當我們出生以後,生活、成長全要依賴母親,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千辛萬苦:她為我們做飯,然後一口一口喂我們吃,她給我們穿衣、洗澡,把我們的大便、小便都清理得乾乾淨淨,她晚上哄我們睡覺,夜裡自己也睡不安穩,要幫我們蓋被子,如果我們生病了,母親更是操心,要抱我們去醫院,要準備特殊的飲食,隨時觀察病情。除了生活上的照顧,母親還要教我們走路、教我們說話、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糾正我們的不良行為。母親隨時隨地都在保護著我們不受傷害——不讓我們吃髒東西,不讓我們去危險的地方。在這個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做一位母親。如果沒有母親的呵護,幼小的我們恐怕一天也無法生存。世間最大的恩情莫過於救命之恩,而母親正是我們千次萬次的救命恩人,誰的恩德能超過她呢?

修持菩提心必須要結合日常生活。現在很多修行人非常想發起菩提心,但總是難見成效,就是因為他們的修行脫離了現實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菩提心的機會數不勝數,成效也事半功倍。自己的母親就是一個最好的對境。如果把母親的付出全然忘卻,對母親的恩德毫無感受,所謂的慈悲心就都是虛偽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道德的根本也是孝敬父母,更何況是殊勝超絕的大乘佛法呢?

假如說大乘佛法如盛開的百花,菩提心就像蜜蜂所採集的花蜜。花蜜是百花的精髓,菩提心是佛法的精髓。要想實實在在得到這個精髓,必須以「知母、念恩、報恩」三者為基礎。如何才是「知母」?我們知道母親的名字、母親的生日、母親的身高和體重,是不是就是「知母」了呢?這並不足夠。「知母」的真正含義就是要感念母親深重的恩德。只靠膚淺潦草的回憶是達不到的,要通過反反覆復地觀修,觀修得越細緻、越持久,情感則越深切、越真摯,對菩提心的體證才能越真實。

母親不僅在生活上給予我們幫助,我們現在能有機會修學佛法,也是源於母親的恩德。譬如說,現在社會上墮胎的現象非常普遍,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胎兒被殘忍地剝奪了生存的權利。如果當初母親把我們墮掉了,我們就連做人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聽聞佛法了。單從這個角度來想,母親的恩德就無與倫比,我們的暇滿人身是母親給予的。之後,又依賴母親的養育和教導,我們才得以長大成人,聽聞佛法,修持《修心七要》等法教。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母親給予的。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這樣思維才符合真實情況朗讀篇
扭轉生命的方向朗讀篇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