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葯駕堪比酒駕!服用這些藥物後別開車!這份葯駕清單建議人手一份

葯駕堪比酒駕!服用這些藥物後別開車!這份葯駕清單建議人手一份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自從交通規則變得越來越嚴格之後,很多老司機們也開始自覺起來,不敢隨意闖紅燈,酒後開車。

但我們身邊其實還有一些這樣的情況,司機明明沒喝酒,但卻被扣上「酒駕、醉駕」的帽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就在今年5月底海寧某醫院的護士小沈因為開車前吃了止痛藥,開車回家途中出現頭暈噁心的副作用,隨時會有車輛失控的危險。於是她把車停到路邊後報警。

事後,警察叔叔提醒小沈,除了酒駕,葯駕也是馬路殺手之一,服用藥物後盡量不開車,避免意外發生。

那麼到底哪些藥物會導致「葯駕」呢?NA姐今天就給大家做一個老司機用藥安全的科普。

注意,服用這些藥物會影響開車

根據國外的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數據調查表示:服藥後駕駛車輛的人群當中,服用了撲爾敏等抗組胺葯,也就是感冒常用藥,造成的事故率高發70%以上,服用了抗抑鬱藥物和鎮靜類藥物後駕車導致的事故率高達97%。由「葯駕」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普通交通事故20%左右。但是很多人卻對「葯駕」知之甚微。

那麼,到底都有哪些藥物會影響開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感冒類葯

感冒很常見,很多人都難免中招,感冒情況嚴重的時候很多人第一選擇就是吃感冒藥,一般合理服用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如果是開車的人,就不建議服用感冒藥。主要是因為感冒藥當中含馬來酸氯苯那敏的成分,服用後會出現嗜睡的反應。此外,像是抗過敏葯當中也含有該成分,同樣會引起嗜睡的副作用。開車時也不建議服用。

2.解熱鎮痛葯

常見的解熱鎮痛葯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而布洛芬有頭昏、頭痛的副作用,少數人服用布洛芬後會出現視力降低、辨色困難的情況,而吲哚美辛會使駕駛員的視力。

3.鎮靜催眠類葯

比如阿普唑侖、地西泮、艾司唑侖等,這些藥物服用後可廣泛抑制中樞神經,誘導睡眠,出現頭暈、嗜睡、睏倦等問題,而這些反應都是開車大忌,所以在開車之前要盡量避免服用該類藥物。

4.鎮咳葯

這類藥物有明顯的鎮咳、鎮痛和鎮靜效果,但是如果準備開車的人,不建議服用該類藥物,因為這類藥物右美沙芬等成分,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後就開車,可能會有嗜睡、眩暈、眼花等情況出現。

5.抗生素葯

包含慶大雄素、鏈黴素等,部分人服用該類藥物後,有眩暈、耳鳴等情況,平衡感也會變差,容易駕駛時出現幻覺。

6.降血壓葯

高血壓患者大多數時候是需要長期服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選葯不當,比如服用了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藥物後,會導致高血壓患者出現嗜睡、頭痛、眩暈和低血壓等反應,也是很影響開車的。

7.降血糖葯

比如優降糖、達美康等藥物存在低血糖的副作用,所以患者在服用後可能引起疲倦、頭暈、心悸等不舒服的癥狀,如果這時強行開車,也是很危險的。

8.婦科用藥

女司機們還要注意的是,像是安宮黃體酮和口服避孕藥等也是會影響駕駛的,長期服用這幾類婦科藥物,可能會導致視網膜血管發生異常,出現對光敏感、疲乏、精神緊張,可導致定向障礙,左右不分的副作用。

做好四件事,避免「葯駕」

服用了上述我們說的藥物後,開車是很危險的,那麼應該如何避免葯駕呢?其實,做好這四件事就行了:

首先,如果是去醫院看病,要提前跟醫生說清楚,自己平時需要駕駛,讓其盡量避免開一些可對駕駛產生不利影響的藥物。

其次,服藥前,要仔細閱讀藥物的說明書,尤其是注意事項、禁忌以及不良反應。

再者,如果服用了可影響駕駛的藥物,那麼,盡量避免立即開車,最好是等藥效消散得差不多後再開車,一般需要6-7小時。

最後,服用藥物後,如果感覺有不舒服的情況,就不要勉強開車,不然很容易發生意外,對自己對別人都是健康的保障。

寫了這麼多,其實NA姐最想說的是,千萬記得不要酒駕,葯駕,家人在等你安全回家。

參考資料:

[1]《「葯駕」危害不遜「酒駕」:影響駕駛藥物多達十幾類》,科技日報,2018年04月17日.

[2]《葯駕」兇險! 吃了這些葯別開車》,羊城晚報,2019年07月23日.

[3]《治理「葯駕」,我們可以做更多》, 工人日報,2019年06月15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NA談健康 的精彩文章:

胃病,七分靠養!4條「養胃方」,堅持做好,胃病不敢來
五個去黑頭的錯誤方法,很多女生都做過!怪不得黑頭一直長!

TAG:NANA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