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二季度凈利潤大超市場預期 小米股價為何仍跌跌不休?

二季度凈利潤大超市場預期 小米股價為何仍跌跌不休?

8月20日,小米集團公布了2019年Q2財報。數據表明,小米集團二季度營收為520億元,去年同期452.36億元,同比增長14.8%,但低於市場預期的535.21億元。上半年經總營收957.1億元,同比增長20.2%;調整後的凈利潤為57.2億元,同比增長49.8%,大超市場預期。其中,2019年第二季度調整後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6.4億元,同比大漲71.7%,同樣超市場預期,此前彭博一致預測二季度其調整後的凈利潤為28億元。

但凈利潤大增並沒有刺激小米股價的增長,今日開盤一路下挫,截止發稿報8.93港元,跌幅達5.3%。

二季度小米能實現凈利潤的大增長,或是受小米二季度市場戰略的影響,在手機業務方面,多款新機上市助力,直接導致這一業務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的回升。IOT業務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其中,小米電視2019年上半年銷量居中國第一,同時米家空調的銷量也遠超市場預期,出貨量達約100萬台,實現60%同比增長的速度。

儘管小米今年二季度以及上半年凈利潤均遠超市場預期,但小米核心業務在市場上依舊面臨著不少難題,譬如手機市場的競爭,IOT業務越來越多的參賽者湧入,亦或是小米不見起色的股價,未來該如何在行業內「混」,是小米始終該思考的問題。港股研究社通過解讀這份最新財報來來看待未來小米的發展空間。

Q2及上半年凈利潤均超預期 ??核心業務持續增長

最新財報顯示,小米Q2營收520億元,同比增長14.8%,調整後的凈利潤36.35億元,同比增長71.1%。就整個上半年來講,總營收達957.1億元,同比增長20.2%;調整後的凈利潤為57.2億元,同比增長49.8%。不論是Q2還是上半年,凈利潤均大超市場預期。就業務方面來講,手機業務和IOT業務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智能手機分部依舊是主要貢獻者,在這一季度迎來了相對正面的變化,營收達320億元,實現了5%的同比增速,主要由於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的上升,跟小米手機進軍高端市場的戰略息息相關。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Q2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的狀態下,小米份額從2018年Q2同比提升至2019年Q2的9.4%。售出數量由去年同期的32百萬部升至今年Q2的32.1百萬部。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依舊保持了強勁增長態勢,營收達149億元,同比增長44%,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104億元。主要是由於智能電視、小米手環、小米凈水器及米家電動滑板車,米家空調等幾款熱銷生態鏈產品的需求強勁增長。其中,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的收入同比增長30.6%至55億元。

而第三部分的互聯網業務營收由去年Q2的40億元同比增長15.7%至今年Q2的46億元。其中,廣告業務營收25億元,同比略降0.6%,主要是由於中國大陸廣告市場的疲軟,尤其是貢獻主要廣告收入的其他互聯網公司廣告開支減少。二季度遊戲營收達人民幣675.1百萬元,同比降低4.1%。但遊戲業務的毛利卻由去年同期的212.5百萬增長92.1%至今年二季度的408.2百萬。

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14億元,同比增長89.9%。主要是由於互聯網金融業務和有品電商平台收入的快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小米的用戶群持續增長。MIUI的MAU由2018年6月的206.9百萬人增長34.7%至2019年6月的278.7百萬人。智能電視以及小米盒子MAU於2019年6月達到了22.6百萬人,同比增長53.8%。

如此看來,小米的這份最新財報還是不錯的。但事實上,小米的處境並沒有想像中的樂觀。

財報雖好看 ?但前途依舊荊棘叢生

隨著手機市場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以及5G時代的迫近,小米也在不斷面臨著新的挑戰,除了自身的一些頑疾,對手的擠壓或是巨大的絆腳石。

1、股價持續低迷 ?資本市場信心不足

事實上,小米股價已經不是業內的新鮮話題。去年7月9日上市即破發,?此前雷軍說「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集團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這句話在如今看來,現實似乎有點殘酷。

儘管這次財報顯示凈利潤大超市場預期,但股價卻依舊平平,針對17港元的發行價,目前的8.93港元處境尤為尷尬。

而在今年8月7日更是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低,股價一度下探至8.65港元,相較於發行價近乎腰斬。當然,針對股價的不給力,小米之前也採取過相應的股票回購計劃,但長遠來看刺激股價增長的作用並不大。

2、互聯網業務有改善 ?但佔比過低

眾所周知,小米最早是以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身份亮相。但小米卻一直處在「是互聯網公司還是硬體公司」的爭議之中,這就不得不重點說說其業務營收的佔比結構了。

梳理其上市以來的財報可以發現,小米的互聯網營收佔比始終比較低。據小米2018全年財報數據顯示,其互聯網收入佔比僅有9.1%,而智能手機收入佔比為65.1%,IoT與生活消費品收入佔比為25.1%。

而根據今年二季度的財報顯示,互聯網業務營收佔比依舊只有8.8%,而以硬體為主的IoT產品與智能手機收入佔比相加高達90.4%。

可以看出作為以互聯網名義誕生的小米,在業務營收結構上的不平衡,而業務的不平衡也會影響資本市場投資者們的信心,這亦是小米在業務經營上需要面臨的隱憂。手機市場大背景的千變萬化,以及競爭對手的不遺餘力,都會給小米的未來增加不確定性,那麼,業務營收結構的適當調整對小米來說也就不是小事了。

3、手機銷量繼續下滑 ??華為的強勁發展讓其承壓不少

前不久,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公布的第二季度國內手機銷量情況。其中,小米手機在今年的第二季度總銷量為1150萬台,同比下滑了20%。儘管手機業務在今年Q2季度較去年同期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但在當前全球手機出貨量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之下,小米也未能逃脫銷量下滑的命運。

在國內市場,根據canalys公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數據來看,手機品牌們爭相下跌,OPPO、vivo、蘋果分別下滑18%、19%,14%,但小米卻是最慘的,下跌最嚴重達20%。

另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日前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以18%的份額佔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二名,OPPO超過美國蘋果手機位居第三。事實上,華為國內市場的快速增長為其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根據Canalys調查報告,2019年Q2華為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達到38.2%,平均每賣出3台智能手機,就有一台是華為,出貨量同比增長31%。

華為手機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8月16日,華為國內首款5G手機Mate 20 X 5G版正式發售,售價6199元華為Mate 20 X 5G是華為首款開賣的5G旗艦。根據華為官方發布的文章顯示,截至8月15日中午12點,華為Mate 20 X 5G預約量突破100萬。

此外,據8月19日消息,華為5G摺疊屏手機MateX 重新拿到了入網許可證。在配置上,華為MateX擁有很高的科技感,其摺疊屏形態可以最大展開為8英寸,完全可以當做平板電腦來用,而摺疊起來的時候擁有6.6英寸手機。可見,華為手機在高端市場的發力越來越集中。

另一方面,華為已經在積極準備線下旗艦店,據昨日華為終端公司微博稱,華為的全球首家線下旗艦店將於9月份落地深圳。事實上,華為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線下店體系,只不過均以銷售為主。而作為全球首家旗艦店其代表的是品牌形象,功能自然是不一樣。

但從華為加碼線下這一舉措可以看出,接下來著眼的市場將更為廣闊,線下旗艦店首要服務的人群更多的是趨向於高端機型使用者。未來隨著5G市場的全面普及,可以想見華為的線下旗艦店或將進一步增加,市場地位也將得到相應的拓寬和鞏固,這對包括小米在內的其他手機品牌來講,無疑會形成潛在的壓力。

反觀小米,雖然在國內市場處於top5的位置,但在核心技術方面卻並未取得突破,或許這也是小米手機一直以來的痛點。華為、蘋果、三星都取得了晶元或者操作系統或者其他方面核心技術的突破,而小米目前無論是晶元還是操作系統、攝像頭等都是使用第三方企業提供的產品,自己並沒有取得大的技術性突破。

如果小米在核心技術上不能取的突破,只談出貨量,便無法與華為、蘋果、三星等相提並論。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以及大部分的企業也都呈現不同程度下滑的背景下,如若在核心技術上不能突破,想讓消費者們買單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

深挖手機市場?????繼續編織IOT生態鏈

面對當前手機市場不容樂觀的行情以及對手的圍剿,小米手機業務的經營窘境顯而易見,但智能手機業務作為小米營收大頭仍然是不能鬆懈。

1、手機市場動作頻出 ??持續深挖搶佔市場先機

今年6月份雷軍親自操刀中國區業務以及獨立紅米品牌、進軍手機高端市場這一系列動作便可以看出,手機業務依舊會是小米的重點發力方向。而就在昨日(19上午,小米手機在官方微博宣布古力娜紮成為「小米CC」手機的形象大使,可見小米依舊在不遺餘力的醞釀其高端手機夢。

在過去一天的818購物節期間,紅米note7在蘇寧易購18日下午發布的12小時半程戰報中奪得了單品銷量第一,小米系列產品表現也並未令人失望,品牌銷售額進入前三。

此外,在摺疊屏手機的研製上,小米也已經入局。早在今年3月初便已經將這項專利提交給歐盟知識產權局,並於今年8月5日被正式收錄。而就在8月13日,外媒91Mobiles曝光了小米的這份摺疊智能機專利。華為和三星摺疊屏是單向摺疊,而小米採用的是雙摺疊屏的外觀設計。相較而言,似乎更具有設計獨特感。

儘管這樣的設計別出心裁,但不得不說雙摺疊設計方案也意味著雙重風險。目前來說,摺疊屏手機的技術難題主要存在於屏幕和鉸鏈上。如何在保持功率和耐用度的同時,使屏幕做到更輕薄、柔軟容易摺疊,這是一個難題。畢竟在長時間的使用中,多次的彎折不可避免會對屏幕造成影響。但值得肯定的是,在摺疊屏手機上小米在不遺餘力的搶佔先機。

綜合來看,智能手機業務依舊是小米深挖的市場,至於未來是否能達預期還得由市場說了算。

2、依仗自身生態優勢 ??快速駛入IOT藍海

根據這份最新財報來看,IOT生態業務在其總營收當中充當著重要角色,對小米的營收結構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從其今年一季度財報的收入結構來看,手機佔比從2018年65%下降至今年Q1的62%,IoT佔比則從25%提升到28%。手機毛利佔比從2018年32%下降至17%,IoT則從20%提升到28%。這一季度的財報也延續了這一局面,智能手機分部佔61.6%,IoT與生活消費品佔比28.8%。

這也與小米的生態戰略相吻合,據小米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小米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達1.71億件,超越了谷歌、亞馬遜、蘋果等科技巨頭,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費級物聯網平台,小米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已經很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與華恆的合資公司華米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公司,亦表現出了強勁的市場戰鬥力。據其今年二季度的財報顯示,華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達到了830萬部,較2018年第二季度的540萬部,同比增長超過了五成約53.7%,小米集團可穿戴設備銷量的增長,華米科技功勞不小。據其今年二季度的財報顯示,二季度營收達10.3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6%,今後有望持續為小米在這一領域帶來優勢。此外,小米集團旗下的生態鏈企業雲米科技,也會是其馳騁IOT市場的一大得力戰將。

但與此同時,各大傳統家電品牌也在爭相湧入IOT市場,譬如海爾、海信都在籌建屬於自己的物聯網體系,這也給小米未來的生態發展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此外,小米電視雖然在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8月15日搭載鴻蒙系統的榮耀智慧屏上線五分鐘便突破3000台的銷量,並在上半年揚言電視目標的年銷售量要達1000萬台,按這個數據來計算的話,意味著要成為國內電視行業第一,足可見其野心不小。而就在榮耀開賣一天之後,TCL便發布了「智屏」產品XESS,很明顯,這些品牌與小米展開了搶奪「客廳」C位之戰。

隨著眾多參賽者的入局,未來這一領域的格局會如何呈現還不得而知。但隨著未來5G物聯網時代的迫近,以及AI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一賽道也會越來越熱鬧,但綜合小米目前財報以及其在這一領域的優勢來看,依舊有潛力可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鬥魚賺錢能力為何變得如此強悍?
留給滴滴的時間不多了,超 82% 不合規車輛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