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非媒:中國是非洲打擊野生動物走私的關鍵

非媒:中國是非洲打擊野生動物走私的關鍵

南非Daily Maverick新聞網報道截圖

中國日報網8月21日電?象牙一度被追捧為「白色金子」,因其能夠作為收藏、饋贈、甚至投資工具,人們從開始僅僅注重欣賞牙雕技藝轉變為大肆追捧象牙材料。對象牙的需求,給非洲象種群帶來毀滅性的災害。非洲媒體稱,為打擊象牙貿易,中國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並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

據南非Daily Maverick新聞網8月19日報道,近年來,中國採取了積極的行動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走私活動,這有助於扭轉象牙走私犯罪的趨勢。在一些與中國進行合作的非洲國家,野生動物走私活動已經大幅減少。這表明,嚴厲的措施正在發揮作用,野生動物走私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其他非洲國家應該效仿。

為打擊象牙貿易,中國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自2015年以來,中國政府先後暫停進口象牙雕刻品、狩獵紀念物象牙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生效前所獲象牙及其製品。

2016年底,國務院要求分期分批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製品活動,並於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在此基礎上,自2017年12月31日起又採取了停止國內象牙商業性加工銷售的舉措。截至2018年1月18日,已停止全部34家加工單位和143處銷售場所的相關活動。

南非曾經是非洲大陸最大的象牙走私渠道。2009年至2012年間,南非加強了執法力度,尤其是在2013年南非與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之後,走私犯罪網路開始向東非轉移。

肯亞和坦尚尼亞這兩個國家成為新的非洲象牙走私中心。自2014年以來,兩國開始與中國合作,中國已向兩國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用於支持野生動物保護。

「中國為非洲國家保護瀕危物種和棲息地提供了資金、設備、人力和技術支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表示。

圖為今年3月,黃埔海關緝私人員在清點「117」特大象牙走私案中查獲的象牙。圖片來源:海關總署

文章稱,有著「象牙女王」之稱的中國女商人楊鳳蘭被判走私等罪名成立,處有期徒刑15年,個人全部財產充公。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非洲政策與夥伴關係協調員塔伊·特費里(Taye Teferi)表示,非洲國家與中國之間的合作,對走私頭目具有強大的威懾作用。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害怕被引渡到中國,在那裡象牙走私罪犯可能面臨更嚴厲的懲罰。

報道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中國新的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和立法改革顯示出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和促進瀕危物種保護的政治意願。

文章最後呼籲,中非合作論壇是非洲國家元首加強同中國執法合作、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一個平台。非洲通過與中國的成功合作,能夠增強自身打擊野生動物犯罪的能力。

(編輯:齊磊?王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暨 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台第四屆年會在京舉辦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