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看似寫得很普通,但卻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看似寫得很普通,但卻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朱熹作為南宋時期最著名的理學家,他的思想更是直接影響了後世的明清兩朝,以至於當時的科舉考試,那也是以他的答案為準。更是把他的思想當成治國之本,這也正是朱熹最偉大的一個地方。那他的這種思想也可以理解為是儒家學說的升華,也正是在儒家的基礎上,朱熹再次進行融合,從而也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觀點。所以他也是繼孔子和孟子之後,最偉大的一位思想家。

其實朱熹除了是一位思想家之外,他還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文學家、以及文學評論家等等,他的詩作應當說也是膾炙人口,一首《春日》更是把春天裡的美景,描繪的如詩如畫,不僅無比的抒情,另外還有一份深刻的寓言。表達了詩人想要去到北方尋春踏景。而詩人所處的時代,整個北方更是成為了淪陷區,詩人也正是借用這樣的一種意象,表達了自己想要去北方尋訪孔子的足跡。

那除了《春日》是名篇之外,他的另一首《觀書有感二首·其一》,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這首詩同樣的很是抒情,但是卻是又多了一份深刻的哲理,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除了能夠感受到詩作中本身的唯美之外,還有就是那一份深刻的哲理,所以讀這樣的作品,只讀懂了一定是能夠受益終生。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作為一位思想家,他的作品有這種深刻的哲理,應當說也是很正常,畢竟對於這種思想境界高深的人來說,創作時也自然而然地會流露出這種深刻的哲理。那這首《觀書有感二首·其一》,詩人也正是以一種極為獨特的視角,借用池塘里的水來告訴我們,一個人應當要如何去做學問,應該怎麼樣去做好學問。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這正是朱熹的學問之道,而我們只要讀懂了其中那一份哲理,相信對於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是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二句寫得很是普通,詩人看似完全是在寫景,並且還只是寫了普通的池塘里的水,但是再結合下面的兩句,我們則是會發現此詩別具一格,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遠處正有一塊半畝大方形池塘,它就像是天地之間的一面鏡子一樣,緩緩地打了開來,整個池塘里的水清澈見底,天上的雲彩,以及雲影,更是在水面上不停地閃動。這兩句著實是很普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這只不過是詩人為下面兩句做鋪墊。

第三四句則是整首詩最經典的兩句,而且也是充滿了哲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你要問這池塘里的水,它為何會一直這麼清澈,那麼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那是由於前方正好有一種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到這池塘里,從而也使得這池塘里的水顯得更為清澈,也永遠都不會幹枯。那這最後兩句,也正是詩人也正是把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全部融入了進來。

朱熹的很多作品都充滿了這種哲理,這也正是他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那這首《觀書有感二首·其一》,也正是詩人借用這種池塘里的清水,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做學問的那種態度,以及如何做學問的方法,以一種充滿詩意的方式描寫的淋漓盡致,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最是不容錯過,而我們只要讀懂了,一定也是能夠做好學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詩美文 的精彩文章: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引得後人牽腸掛肚
柳永這首詞寫下了人間最美的愛情承諾,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TAG:美詩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