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山108將聚義後,宋江為何選擇招安?梁山內部大多默不作聲

梁山108將聚義後,宋江為何選擇招安?梁山內部大多默不作聲

眾所周知,在《水滸傳》之中,宋江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典範,在進入梁山之後,他特別擅長通過施仁布澤來籠絡人心,最後終於用不可告人的手段奪取了梁山的最高領導權。在宋江的帶領之下,梁山好漢們發展得如火如荼,宋徽宗派遣太師蔡京幾次攻打梁山泊都無功而返。既然梁山好漢108位大將個個勇不可當,那為什麼宋江不學方臘一樣直接稱帝,而是選擇了招安呢?

自從《水滸傳》第72回108將聚義梁山之後,梁山好漢每個人的英雄光環都在逐漸褪色,最後很多好漢都是以悲劇結局,那麼很多讀者就會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梁山好漢事業發展最好的時候,宋江卻要選擇接受朝廷的招安呢?難道說這僅僅是他個人的決定嗎?

首先我們知道,宋江本人肯定是樂於接受招安的。在上梁山之前,宋江本來就在大宋的官僚體制之中混得如魚得水,如果不是閻婆惜要告發宋江的秘密,宋江也不會被逼上梁山。而另一方面,在中國古代社會之中,造反的風險是很大的,從古至今造反能夠獲得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一旦失敗被朝廷抓住的話,那就是滿門抄斬的下場。因此宋江選擇招安,對於他個人來說是無可厚非的。

而隨著梁山勢力的不斷壯大,先前寒苦出身的李逵、阮氏兄弟等人都被逐漸的邊緣化,真正掌握話語權的是呼延灼、柴進、李應等人,他們以前不是富豪就是地主,可以說是宋朝的既得利益者,因此當宋江在談論招安的時候說了一番話:「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有何不美!」很顯然,宋江的話代表著大多數梁山好漢的心聲。

因此,當宋江提出招安的意見時,除了武松、李逵等貧民反對之外,大多數梁山好漢都選擇了默不作聲,因為宋江答應他們能夠重返宋朝的主流社會,絕不讓梁山好漢們平白無故背上一世的盜賊之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項羽兵敗烏江,真的沒有辦法逃跑嗎?原來他距離烏江還有120里
牛頓發現引力和蘋果有關?我們被騙了300多年,真相讓人憤怒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