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翻譯官一個小小的失誤,卻造成60多萬人傷亡,這是怎麼回事

日本翻譯官一個小小的失誤,卻造成60多萬人傷亡,這是怎麼回事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上空一朵蘑菇雲緩緩綻放開來;8月9日,日本的另外一座城市長崎上空同樣炸開了一朵蘑菇雲。這兩朵蘑菇雲,都是美國投下的原子彈所產生的氣物景象。幾天後,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這是發生在二戰末尾時期的事情了,其實到了1945年,軸心國勢力已經全部瓦解,義大利早就退出,希特勒也在柏林自殺,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神風敢死隊」也沒能攔下美軍的步伐,節節敗退,中國也成果保衛了自己的家園。

可以說這個時候日本面臨是必敗的局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美國已經選好原子彈投放地點,並且通知了日本後,日本還是在7月28日,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不打算投降,等原子彈真的投放後,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日本又立刻投降?

他們真的這麼不把民眾的性命當回事嗎?還是真的不見棺材不掉淚?要知道拋開這兩顆原子彈在投放當天就共造成了二十來萬民眾傷亡的數據,之後核輻射的威力還在源源不斷地影響到周邊,據統計共造成的傷亡高達60多萬人,並且這份影響至今還未消除。

這一切疑問的根源就出在,日本為什麼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是日本真的是斬釘截鐵的拒絕《波茨坦公告》嗎?這中間其實還另有說法。1945年7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在記者會上就《波茨坦宣言》做出回應:「這個宣言只不過是在炒開羅宣言的冷飯,日本政府不會重視這個宣言,只是採取『黙殺』的方法。」

「黙殺」這兩個字在英文中是沒有翻譯的,用漢語來解釋相當於「暫時掛起,不做評價」。那麼日本為何要暫時掛起,不做評價呢?因為他們還在等待著蘇聯從中調停,但問題恰恰出在這。

上文我們也說了,「黙殺」這個詞一般歐美人員很難理解,特別是這個詞本身的含義還十分模稜兩可。但政客說話向來就是這樣,採取一種模糊的態度,根據後續事情發展隨時調整。但問題是二戰這事等不了啊!鈴木貫太郎發言的英文稿,直接經由日本官方通訊社發出,傳遞到了世界各地,而這份翻譯中,直接將「黙殺」理解為了拒絕。

英文版的發言稿是這樣說的:「我認為聯合公告只是重複開羅會議聲明。對於(日本)政府來說,看不到重大意義,而且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完全將它忽略,為了成功地結束戰爭而堅定地戰鬥。」

翻譯這種事情,有的時候會有所偏差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此非要說這是翻譯官的錯誤,有點太過牽強。那他們犯的真正的錯誤是什麼呢?是這份稿子沒有拿給鈴木貫太郎看,就直接發出了。

接下來的事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半個月後,原子彈「小男孩」在廣島上空被投放。而日本這個時候在幹什麼?他們還在期待蘇聯的調停,卻沒想到蘇聯因為那份英文稿,也認為日本堅定的拒絕在《波茨坦公告》上簽字,因此認為日本已經失去了申請調停的依據,在8月9號開始對日宣戰。

美國一看蘇聯也宣戰了,當天第二顆原子彈「胖子」就出現在了長崎上空。日本想調停不成,民眾又損失慘重,只能灰溜溜的宣布無條件投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她是其貌不揚的中國女人,嫁給了世界第三富豪,如今生活美滿幸福
13歲愛上17歲才子,苦等數年終等來花轎,新郎卻是47歲公公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