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豪魯迅先生為何沒獲得諾貝爾獎?不是沒機會,是覺得自己配不上

文豪魯迅先生為何沒獲得諾貝爾獎?不是沒機會,是覺得自己配不上

如果說魯迅先生是近現代中國的文壇第一人,相信很少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吧?雖然說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魯迅在近現代文壇取得的成就實在是太高了,沒看如今的中學生語文課本,幾乎每年級都要收錄他一兩篇文章。

不過說起文壇成就,最近有一個人的聲望也很高,那就是拿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也是唯一一個中國籍的獲得此等榮譽的作家。因此現在有不少人就喜歡拿魯迅出來對比說,你魯迅吹的再厲害,不也沒拿諾貝爾文學獎嗎?

但魯迅真的夠不到諾貝爾文學獎資格嗎?長久以來就有一種說法是,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其實要頒獎給魯迅,但是魯迅先生以自己不夠資格給拒絕了。那這種說法是否可信呢?能信,但不能全信。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當時一位叫做斯文.赫定的瑞典探險家、地理學家來到中國,跟當時的北大教授劉半農決定一起推舉魯迅成為中國區的諾貝爾候選人。正好當時因為長期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都沒有來自亞洲的作者,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的魯迅只要被提名成功,的確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後來劉半農將這個事告訴了台靜農,台靜農狂喜之下立刻給魯迅寫了封信報告這一喜訊,但魯迅的回信卻說:「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

在魯迅看來,自己配不上諾貝爾獎的獎金,因此他不會應允這一項提名,因此此事作罷。這可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那些信現在都還留著,時間為1927年。這是為什麼小編說這種說法可信的原因。

但為什麼不能全信呢?那是因為儘管魯迅獲得提名後,他能奪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再高,沒得到就是沒得到,沒發生的事情,會產生什麼變動,誰都說不準。後來擔任了1987年~2004年這17屆諾貝爾獎評委的瑞典人謝爾·埃斯普馬克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人們就魯迅諾貝爾獎一事對他進行詢問,而他的回答正式揭開了魯迅諾貝爾獎之謎。

埃斯普馬克表示,當時魯迅的確是最受他們關注的亞洲作家,當時他們也的確主要把目光放到了亞洲,並且學院內部是向魯迅先生髮出了提名邀請,不過被魯迅先生所拒絕。聽到這一番話後,當時的國人都感到十分可惜,如果魯迅先生不這麼堅持,或許我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間,可以往前再推近百年。

但或許正是魯迅先生這種風骨,這種全心全意投身進愛國事業的表現,才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古代將軍出征前,沒有音響,是怎麼讓幾十萬大軍聽到訓話的?
朱棣為了篡奪皇位,割給游牧民族一塊領土,給明朝滅亡埋下了禍根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