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釋比丘義,輾轉三義

釋比丘義,輾轉三義

釋比丘義,輾轉三義

(017)

「比丘」者,肇師云:「秦言凈命乞食、破煩惱、能持戒、怖魔等,天竺一名,含此四義,秦無以翻,故存本稱。」

什師云:「始出妻子家,應以乞食自資,清凈活命;終出三界家,必須破煩惱,持戒自守。具此二義,天魔怖其出境也。」

《釋論》云:「怖魔、破惡、乞士。」魔樂生死,其既出家,復化餘人具離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系,但愁懼而已,故名怖魔。出家人必破身、口七惡,故言破惡。夫在家三種如法,一田、二商、三仕,用養身命;出家人佛不許此,唯乞自濟,身安道存,福利檀越。三義相成即比丘義也。

《涅槃》、《寶梁》皆舉破惡名比丘者,不具說也。

今明此三義,應通初、後。

如初出家時,白四羯磨,無作戒力遍一切境,翻無作惡。初修禪定,發定共戒,防伏意地,貪瞋不起。初修觀慧,發相似道共戒,能伏煩惱。初心亦稱破惡,何獨後心耶?

怖魔者,初剃髮、稟戒,已令魔愁,修定欲伏惱煩,修慧欲破煩惱。初心亦令魔怖,何獨後心耶?

乞士者,初離邪命,以乞自活,修禪歷境求定,修慧緣理求無漏,皆是乞士,何況相應而非乞士?

具此義故通名比丘。

依經家皆嘆後心比丘耳,此皆三藏意。

若歷緣求真名乞士,破障理之惑名破惡,修此行怖四魔,即通教義。

若歷三諦求理名乞士,除通、別惑名破惡,怖八魔十魔者,即別義。

若即生死求實相味名乞士,達煩惱即菩提名破惡,魔界即佛界者,是圓教義。

若未發跡但明前二義,若已顯本,具後意也。

本跡者,本登涅槃山頂,與無明痴愛父母、結業妻子別,出分段、變易家。久除五住,何惡不破?獲真法喜,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持中道道共屍波羅蜜,攝眾生戒度,魔界降伏,即佛界如,堪任乘御,本地功德久已成就。

為調眾生,跡示五味比丘傳引眾生,例如前釋。

觀心者,觀一念心凈若虛空,不為二邊桎梏所礙,平等大慧無住、無著,即名出家,以中觀自資、活法身慧命,名為乞士;觀五住煩惱即是菩提,是名破惡;一切諸邊顛倒無非中道,即是怖魔(云云)。

文章 | 智者大師

圖片 | 玉泉寺數據中心

當陽玉泉寺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引文證綱,引方便品
明四大教,名義所憑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