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8個原子組成的環碳問世;可穿戴皮膚感測器能「解碼」汗液

18個原子組成的環碳問世;可穿戴皮膚感測器能「解碼」汗液

【今日封面】

8月21日消息,三位青年劃著獨木舟沿美國阿拉斯加馬塔努斯加冰川的冰川隧道前行,並勇敢地翻越50英尺(約合15.24米)高的冰牆,探索冰川另一端美麗的藍色湖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純科技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分子改良理論與技術創新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敲除油菜BnaMAX1s基因,創製出新的優異株型種質,為油菜高產新品種培育提供了優異種質資源,油菜單株產量因此有望再提高約30%。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術雜誌》上。

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名為環碳的分子,並對其結構進行了成像:該分子是由18個碳原子組成的環。從氧化環碳分子著手,利用原子力顯微鏡,研究人員通過對分子施加電壓,成功去除了一氧化碳,得到了一個裸露的碳環。隨後,他們用顯微鏡對其進行成像。環碳很容易與其他物質反應,為了將其隔離,他們在食鹽的惰性表面製造出了環碳。

看天下

8月20日消息,研究人員利用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揭示了一顆特殊系外行星表面的罕見一瞥。據悉,這顆名為LHS 3844b的行星距離地球不到50光年,其體積比地球稍大一些,然而它的表面卻遠沒有地球表面那麼宜居。圖為藝術家對系外行星外觀製作的概念圖。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種可穿戴的皮膚感測器,這種新型感測器包含一個螺旋式微管,可以從皮膚表面吸收汗液。通過追蹤汗液在微管內的移動速度,感測器能夠測量出一個人的出汗量或出汗率,有望及時對脫水或疲勞等健康問題發出警報。微管中還配備了化學感測器,能夠檢測鉀和鈉等電解質以及葡萄糖等代謝物的濃度。

消息站

工信部部長苗圩20日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上說,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達到了148000台套,佔全球產量的比重超過38%。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統計,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在2017年達到97台/萬人,超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我國機器人密度將在2021年突破130台/萬人,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0日說,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已於當天進入月球軌道,開始繞月飛行,期間「月船2號」將再進行4次變軌操作,使探測器進入計劃中開展工作的最終軌道,屆時它距月球表面的距離可縮小到約100公里。9月2日,「月船2號」攜帶的著陸器將與軌道飛行器分離,之後著陸器將進行最後兩次變軌,最終於9月7日在月球表面實施軟著陸。

大觀園

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境內1931年8月11日發生了8級地震,當年的震中卡拉先格爾一帶88年前發生大地震的斷裂、塌陷、裂隙等地表破壞場面壯觀且保存完好,該地震斷裂帶集中分布於富蘊縣可可托海至青河縣二台之間狹長地帶,綿延長達159公里,震中遺迹現已成為可可托海世界地質公園重要組成部分。

8月20日,「鐺鐺車」停靠站台等待遊客。近日,「鐺鐺車」亮相西安並正式試運行,該車外形復古,車廂頂部有仿唐團花紋樣,車內地面是城牆青磚圖樣,每個座位配備有USB充電介面,在車後方的體驗區設有復古「方向盤」、儀錶盤等。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左常睿

審核:朱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亞洲首位!浙大女教授獲國際腦研究大獎,實力顏值雙爆表
「軟硬兼施」發展人工智慧晶元,才能避免「尷尬局面」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