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迪士尼VS索尼,哭泣的卻是漫威和凱文·費奇

迪士尼VS索尼,哭泣的卻是漫威和凱文·費奇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犀牛娛樂原創

文|南如珉 編輯|朴芳

前腳《蜘蛛俠2》取得了全球11億美元的成績,後腳索尼跟迪士尼就鬧崩了?

蜘蛛俠這個頂級IP最終回歸索尼,跟迪士尼再無瓜葛!事情的反轉就是這麼快,遙想2015年聽說蜘蛛俠要回歸漫威大家庭時,那種震驚不亞於如今的分別,這個分分合合當中,雖然最終回到了出發點,但終究還是回不到從前。此事一出,顯然是一個多方利益受損的局面。

這是一場三方博弈。索尼-版權方,漫威-版權合作方,迪士尼-漫威控制方。這場戰爭沒有贏家,雖然如今結果已經塵埃落定,蜘蛛俠將與漫威宇宙這個大家庭分開,但中間的博弈,各方的出發點和利益點都不盡相同,但最終彼此都不願意妥協,導致了如今的局面。

率先發難的是迪士尼,2015年它借用了索尼的「蜘蛛俠」這個IP,打造了兩部《蜘蛛俠》電影,從中能夠分得5%的電影收益,而且享有這個IP的周邊權益。但如今卻獅子大張口,想要跟索尼共享,獲得50%的投資權,甚至還想將蜘蛛俠多重宇宙及毒液加入漫威宇宙。

按照新聞報道的原話,那便是索尼當場毫不猶豫的給予回絕,不給於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顯然,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整個事件其實非常清晰簡單,沒有什麼反轉,吃瓜也不夠盡興。但有趣的是各方之間的心理博弈,站在每個人的立場看待,誰都沒有錯,但放到一起,總是整合不起來。

迪士尼

如今好萊塢六大已經成為了五大,如果將這五大分出檔次,顯然迪士尼是獨一檔的存在,接著華納、環球一檔,最終是派拉蒙、索尼。迪士尼跟索尼的對抗,屬於第一檔跟最後一檔的博弈,實力上存在差距,但終究都是全世界最為頂級的電影公司。

對於迪士尼來說,現在是平步青雲,對於頭部的IP幾乎是壟斷之勢。除了漫威宇宙之外,還有星球大戰、皮克斯、公主系列、迪士尼本部動畫、加勒比海盜等等,每一個都是響噹噹的角色。而收割福斯之後,將頂級IP《阿凡達》收入麾下,《猩球崛起》也是一同拿下。包括《X戰警》、《死侍》、《神奇四俠》也都將回歸漫威宇宙大家庭。

這是迪士尼風頭最盛的時候,也是最有籌碼的時候,因為它此刻的心氣跟索尼談合作,勢必會有一種盛氣凌人在裡面。「我幫你們走出泥沼,讓《蜘蛛俠》重回漫威宇宙,讓鋼鐵俠來帶,幫《蜘蛛俠》重回一線水準,你們竟然不感謝我,繼續維持曾經的條款?」

這個邏輯是立得住的。確實迪士尼投入了精力和成本,為了能夠讓蜘蛛俠回歸漫威宇宙,做出了重大的妥協。如今妙手回春,覺得《蜘蛛俠》的成功里,索尼啥也沒幹,只是出了個IP而已,自己至少要佔據90%的功勞。90%的功勞換50%的權益顯然並不過分。

乍看有道理,但仔細推敲下來,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當年是迪士尼跪求索尼,取得蜘蛛俠並且答應了後者的不平等條約。其次,還得再科普掃盲一下蜘蛛俠在漫威當中的地位,它首先是漫威無可爭議的一哥,一個人創造的價值就要大過復仇者聯盟整體。所以蜘蛛俠加入漫威宇宙,其實雙方是平等的,甚至是來幫襯後者的。

最終,迪士尼確實是用心做《蜘蛛俠》這個系列,但從未將其打造成接力鋼鐵俠的漫威宇宙一哥身份,如今初代六人組基本謝幕,老的三巨頭僅有雷神還在,但新的三巨頭裡並沒有蜘蛛俠的位置,而是神奇女俠、黑豹以及奇異博士。再度證明了,蜘蛛俠是迪士尼的乾兒子,漫威一哥的地位完全沒有兌現在漫威宇宙當中,而且相去甚遠。

對於迪士尼來說,此刻跳出來要挾索尼是最佳時刻,它們太成功了,《復仇者聯盟4》剛剛登頂歷史冠軍,而且創造了那麼多的角色,迪士尼的潛台詞便是「我有那麼多成功的形象,根本不差你蜘蛛俠一個,你離開我不行,我離開你可以,所以我才擁有談判的話語權。」

另外,迪士尼跟漫威之間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關係。如今凱文·費奇已經是當今好萊塢最具權勢的大佬,迪斯尼對於這個大佬並沒有太多的控制權。因此這裡便出現了迪士尼對於凱文·費奇多多少少的不滿:你不能再把精力投入到乾兒子《蜘蛛俠》身上,尤其是X戰警等回歸漫威之後,迪士尼底氣更足,不願出力不討好。

凱文·費奇

迪士尼會認為,我把當今最牛的製片人凱文費奇派給索尼去干《蜘蛛俠》,給各種資源,給漫威宇宙的熱度,最後只分得5%,這生意不公平。不能再讓凱文·費奇繼續干《蜘蛛俠》,必須讓他拿出更多精力幹些自己的項目。

所以,整個迪士尼心理活動當中,既有合理,又有仗勢欺人。商業社會,哪有什麼好壞,看的都是利益而已。

索尼

很有趣的一點是,之前索尼跟漫威的約定當中有那麼一條,如果《蜘蛛俠2》全球票房未突破10億美元,那麼索尼就重新收回所有的掌控權。因此,迪士尼跟漫威用盡全力,給足了流量,尤其是作為《復仇者聯盟4》之後的首部漫威作品,《蜘蛛俠2》傾注心血,只為獲得第三部的的製作權,最終也一舉突破10億美元。

(索尼版《蜘蛛俠》每況愈下)

索尼這邊也是心態不斷的變化。遙想2015年那會,真的是到了瀕臨絕境的時刻。手裡最大的王牌——《超凡蜘蛛俠2》北美區區2億美元,全球最終僅拿到7.09億美元,跟預期的10億美元相去甚遠。最可怕的是口碑還崩了,一時間元氣大傷。導致第三部遲遲動不了,而且第二部留下的彩蛋也無法展開。

當這種局面下,漫威伸出來橄欖枝想跟索尼合作一把時,索尼肯定是非常樂意的,畢竟那時的漫威已經通過《復仇者聯盟》等一系列成功作品證明了自己。而且在合作的這四年當中也是嘗到了巨大的甜頭,《蜘蛛俠》一躍再度成為了頂級IP,救索尼於水火之中。

如今,索尼要求繼續按照前兩部的合約來履行後續,既合理也不合理。既然合同履行,就得一直繼續下去,迪士尼獅子大張口索尼自然是不同意,這叫合理;當初把蜘蛛俠借給漫威,如今連本帶利都還來了而且還翻倍,這叫不合理。

最為重要的,索尼這四年的變化,讓他們自身擁有了底氣,早已不再是2015年的黑暗時刻,如今的人物成長弧頗為明顯,令他們擁有了自己主控《蜘蛛俠3》的決心。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無疑是去年《毒液》的驚天大爆,全球豪取8.56億美元,這讓索尼幾乎沖昏了頭腦。

好事成雙,《蜘蛛俠:平行宇宙》直接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動畫,更是令索尼堅信:離開凱文·費奇,我也能把《蜘蛛俠3》干好!於是,索尼打造蜘蛛俠電影宇宙的想法開始慢慢產生,他們手中已經積攢了足夠的牌。而迪士尼的五五開霸王條款的出現,直接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索尼最終下定了決心。

接下來的《蜘蛛俠3》,依然是「荷蘭弟」,但再也不會有漫威宇宙,不會有凱文·費奇,因此還是為它的命運捏一把冷汗,尤其是作為漫威粉,可謂是天都塌了,但事已至此只能走下去。當然,《蜘蛛俠3》不一定會差,畢竟索尼已經通過早期的托比·馬奎爾版本蜘蛛俠三部曲證明了自己是能拍好的。

漫威

我是誰?我在哪?發生了什麼?凱文·費奇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迪士尼跟索尼神仙打架,硬是把家給拆了,辛苦培養的蜘蛛俠就這麼沒了,如此重要的人物突然被打了響指,嚴重破壞了漫威第四階段的規劃。而且漫威影業無法繼續參與《蜘蛛俠3》的製作,這可是一大筆製作費啊!

湯姆·赫蘭德

同樣是受害者,不敢說湯姆·赫蘭德是史上最成功的蜘蛛俠,但至少是人氣最佳,尤其是掛靠著漫威宇宙,有著鋼鐵俠的提拔迅速站住了腳跟。但如此一來,接下來的命運還不得而知。目前湯姆·赫蘭德的推特已經取關了索尼跟迪士尼,唯獨保留著漫威,證明了對這一博弈結果的不滿。

觀眾:WHAT?

END

【合作 | 投稿 | 應聘 | 讀者社群】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道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牛娛樂官方 的精彩文章:

口碑續作《昆蟲總動員2》回歸,這是屬於這個夏天的「小美好」
3.32億,《哪吒》1.69億,《烈火英雄》7660萬,《使徒行者2》6520萬

TAG:犀牛娛樂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