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偉大導演們的隱形繆斯,她才是真正的頂級愛豆

偉大導演們的隱形繆斯,她才是真正的頂級愛豆

如果像條姐一樣,魚龍混雜的作品看多了,就不得不承認——

大藝術家的確具備獨一無二的洞察力和表現力。

他們不斷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而後來者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成為他們真正的傳承。

他們的出現,就如同神的降臨,是藝術世界的彌賽亞。

今年已經逝世10周年的皮娜·鮑什,就是這樣的大藝術家。

2009年,68歲的皮娜因為肺癌離世。

確診前5天,她還在她的劇場舞台上工作。

猝不及防的離去,不僅使得她的舞團陷入了群龍無首,也使德國著名導演維姆·文德斯的紀錄片《皮娜》走進了僵局。

誰是皮娜·鮑什

百科會這樣告訴你:

皮娜鮑什——

「舞蹈劇場」確立者

德國現代舞第一夫人

「德國排名第一的出口文化,因為世上無人像她這般寫下輝煌的舞蹈史。」

了解一點現代舞的人會告訴你:

對於現代舞史來說,有兩位舞者絕對無法忽視。

一位,是現代舞的鼻祖——將舞蹈從僵化的古典芭蕾體系中解放出來的伊莎貝拉·鄧肯;

能與鄧肯相提並論的另一位,就是皮娜·鮑什。

她的舞蹈劇場,百無禁忌。

編排時,沒有劇本,沒有音樂,只有皮娜的提問,和舞者的即興。

一個個「美」得並不「常規」的舞者,在她的引領下,一次次突破世人對「舞蹈」的想像。

泥土、石頭、繩索、動物、食物、花朵,都是道具。

痛與愛、美與荒謬、自由與束縛、幽默與孤獨,都是主題。

與她同事的舞團成員都愛她,說,皮娜教會他們一種全新的語言。

無數文藝評論家試圖用語言闡釋她,但都失敗了。

不論立體派、野獸派、還是德意志表現主義,用語言來解釋她的舞蹈,始終是種多餘。

就像皮娜曾經說過的:

「有些情景,無法言傳,只可意會,言語,只是一個楔子。」

這,就是皮娜·鮑什——藝術屆頂級愛豆

——自成名以來,從身體到靈魂,皮娜將一屆又一屆搞文藝的人吃得死死的,迷弟迷妹前赴後繼,其中不乏電影大師。

費里尼,邀請她出演《船續前行》。

《船續前行》劇照

阿莫多瓦,直接將皮娜和她的舞蹈劇場作品《穆勒咖啡館》放進了《對她說》。

甚至聲稱,《對她說》的創作靈感就來源於《穆勒咖啡館》

《對她說》劇照,面對牆壁的是皮娜

憑《德州巴黎》拿過戛納金棕櫚、被柏林國際電影節授予終身成就獎的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更是動用了不被看好的3D技術為她拍攝個人紀錄片

本來,迷弟文德斯為《皮娜》這部紀錄片做足了準備。

他已經與皮娜商量好,應該如何用電影鏡頭,來展現皮娜的舞蹈藝術。

誰也沒想到,就在開拍前幾天,皮娜因癌症離世。

就這樣,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況下,《皮娜》由「記錄片」,變成了「追憶片」。

時間,是2009年,《阿凡達》尚未上映之際。

在這個時間點,文德斯動用3D技術,記錄皮娜多部代表作品《春之祭》《穆勒咖啡館》《交際場》《月圓》的精華部分,無疑是大膽的。

但他達到了他的目的——

在106分鐘的短時間內,實現了最大化的視覺衝擊力

這部電影,提名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出鏡者,除了皮娜本人,還有皮娜的同事——烏珀塔爾劇場的舞者們。

除了皮娜的作品片段,你還能看到的,是舞蹈世界對她的無限尊敬和緬懷。

散落其間,以精氣神串聯起這些片段的,就是皮娜的靈魂。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皮娜只出現了幾分鐘,文德斯這部《皮娜》,依然是普通人了解皮娜·鮑什本人的最好窗口。

周日沙龍,我們將從文德斯《皮娜》出發,八卦聊聊皮娜本人、作品、以及她與電影世界的諸多交集。

《女皇的悲歌》劇照

包括但不限於:

皮娜的代表劇作《春之祭》《穆勒咖啡館》《藍鬍子》《交際場》

她的舞團在皮娜逝世10年來的活動,新劇《自她之後》《一路平安,鮑勃》

皮娜自己執導的唯一一部電影《女皇的悲歌》

為她拍攝紀錄片《有一天皮娜問我》的女導演香特爾·阿克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頭條 的精彩文章:

「復聯」二人組也救不了稀爛的《黑衣人》
王晶揭穿星爺老底,竇文濤也為爛片王洗白?

TAG:電影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