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何為美,何為寂茶?讓我們一起《尋訪千利休》

何為美,何為寂茶?讓我們一起《尋訪千利休》

歷史的真相往往掩埋在塵埃中,但人人都愛探尋事實的真相。

電影《尋訪千利休》劇照

「尋覓無心之美,點滴積累,始成靜謐堅韌的一服茶。」枯冷清寂並非寂茶的全部,勘破生死的圓融如意,才是永恆的美。

千利休的寂茶是茶人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而人們對千利休的好奇不僅僅是他的茶更是他的生平。

《尋訪千利休》是山本兼一先生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用極其唯美的筆觸,清雅的文字,帶領我們穿越數百年的時光,走進那一處庭院,那一方茶室。在千利休理想中的寂茶里,尋覓無上的美的足跡。

山本兼一(1956-2014),著有多部暢銷小說,曾數度獲得直木獎和松本清張獎,倍受日本文壇推崇。

美是無窮追求下的產物

這本書讓小編十分驚訝,時代小說可以寫成這樣,宛如一件璞玉,一層層打磨,最後光芒四射。

倒敘的寫法,各人訴說,如同羅生門般道出一出完整的故事。

茶道清靜中躍動著生命,千利休枯寂背後是戀情驅使下對美的恐懼與貪求,無欲的表面下是最深的執念。

這一切無常與其說是同權勢的競爭,不如說是同時代環境的抗爭。

千利休說過一句話:" 須知茶道無非是燒水點茶 "。茶道是燒水點茶,卻又不是簡單的燒水點茶。水要燒得好,茶要點得妙,而這好與妙,卻並非刻意為之,而是融於行止。

《南方錄》的卷頭中記載了千利休這樣一段話:

草庵茶的第一要事為:以佛法修行得道。追求豪華住宅、美味珍饈是俗世之舉。家以不漏雨,飯以不餓肚為足。此佛教之教誨,茶道之本意。

千利休在茶道上越走越遠,與此同時他的審美也越來越趨向古樸簡約,提倡茶道的精神世界應擺脫物質因素的束縛,顯出「本來無一物」的境界。

由此可見,茶道的智慧不僅限於茶道更是人生的智慧。千利休對美的領悟對生活的認知既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辛。

千利休不是聖人,不是美的主宰,只是追求美的人;他以人生中最早定下的「愛」的概念為美的典範,放不下依戀,因此後半生追求研習。

追求枯寂,內心清靜無為,本也是一種欲;而承認自己心存慾望,轉化為對追求美與真理的熱情,或許至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與重量。

通過此書,世間對千利休的傳說與疑惑,也得到更合理與詳細的解釋

不再以茶道的典範如此平面地去描寫千利休,反而讓他於戰國桃山時代那獨一無二的文化變樣與時代氛圍接軌。

千利休的美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湯甜香高的「眼睛叔」家的漳平水仙補貨啦!
當我們在看茶藝表演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