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丁草,見過嗎?主肺熱咳嗽,濕熱瀉痢,外傷出血

大丁草,見過嗎?主肺熱咳嗽,濕熱瀉痢,外傷出血

大丁草

來源產地

為菊科大丁草屬植物大丁草,以全草入葯。夏、秋季採收,洗凈,鮮用或晒乾。生於山坡路旁、林邊、草地、溝邊等陰濕處。

分布於我國南北等地。別名燒金草、豹子葯、苦馬菜、米湯菜、雞毛蒿、白小米菜、踏地香、龍根草、翻白葉、小火草、臁草。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寒。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止咳,止血。用於肺熱咳嗽,腸炎,痢疾,尿路感染,風濕關節痛;外用治乳腺炎,癰癤腫毒,臁瘡;燒燙傷,外傷出血。

《中藥大辭典》

苦,溫,無毒。祛風濕,解毒。治風濕麻木,咳喘,疔瘡

《中華本草》

味苦;性寒。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肺熱咳嗽;濕熱瀉痢;熱淋;風濕關節痛;癰癤腫毒;臁瘡;早蛇咬傷;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外敷或搗爛敷患處。

【運用】

外傷出血:大丁草研末,撒傷口。有一定的止血和消炎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本草太極本草 的精彩文章:

地仙散,治骨蒸肌熱,一切虛勞煩躁,生津液
黑風藤,見過嗎?能通經絡,強筋骨

TAG:太極本草太極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