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被稱為晚清巧匠,外國技術封鎖,靠一張圖造出蒸汽機

此人被稱為晚清巧匠,外國技術封鎖,靠一張圖造出蒸汽機

由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清朝逐漸落後西方國家,再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一些有學之士嘗試著睜開眼睛看一看這個世界,如魏源,在林則徐的託付寫下了《海國圖志》,這本書可以稱為中國近代科學的開山之作,日本 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靠得就是這本書,可惜晚清政府並沒有重視此書,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給清政府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朝中大臣開始坐不住了,他們覺得如果再這樣下去,清朝離滅亡就不遠了,於是以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等人為代表的朝廷重臣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說到這場運動,必須要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被譽為「晚清第一巧匠」的徐壽。在少年的時候,徐壽學習過八股文,參加過科舉考試,但是他覺得八股文無法解決現實中遇到的這些問題,於是又學習了西方的物理學,數學,植物學等,在經過一些工匠的指導,徐壽不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也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與徐壽在科學路上作伴的還有華蘅芳,他們在聽聞李鴻章開設軍工廠,招聘技術工時,便前去應聘。在安慶內軍械所工作時,徐壽擁有了豐富的經驗,這為他後來設計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奠定了基礎。

當時雖然洋務派開設了許多工廠,但很多核心技術卻一直掌握在洋人手中,如蒸汽機,當時外國的軍艦全是蒸汽機船,中國想要有強大的海軍,就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雖然徐壽等人想向西方人學習製造蒸汽機的技術,無奈對方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徐壽一氣之下,決定製造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蒸汽機。

在好友華蘅芳的幫助下,徐壽依靠自身經驗和《博物新編》上一張蒸汽機圖,再加上經常對外國輪船蹲點研究,功夫不負苦心人,徐壽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研製出了蒸汽機,他製造的蒸汽機完全可以媲美當時最先進的蒸汽機。

皇帝得知這件事之後特嘉獎他一塊牌匾,上面寫著:天下第一巧匠。不過徐壽覺得丟不起這個人,私下將牌匾藏起來了,畢竟外國的蒸汽機早就在幾十年前就製造出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又一老人離世,南京大屠殺親歷者僅剩82人,這段歷史該如何銘記
此艦為「三大祥瑞」之一,逢戰必敗,逢敗必跑,逢跑必安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