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俄羅斯軍費縮水200億,間接苦了印度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俄羅斯軍費縮水200億,間接苦了印度

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蘇聯與美國同時進入到高速發展時期,尤其是蘇聯在二戰結束後僅僅4年就試爆了原子彈。伴隨著經濟與科技實力的增長,蘇聯的野心也急劇膨脹,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的軍費水平一度超過美國,佔到GDP的15%以上,要知道即便是今天美軍7150億美元的軍費,也是只美國GDP的5%多一點而已。

蘇聯的窮兵黷武讓美歐國家如芒在背,隨即展開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軍事競賽。儘管最終以蘇聯的失敗而告終,但是在巨大投入的刺激下,蘇聯在武器裝備、軍工科研上曾一度趕上甚至超過美國。直到後來,由於戈爾巴喬夫的失敗,導致蘇聯解體。但是,彼時的俄羅斯掌握著前蘇聯絕大多數軍事遺產,依舊可以與美國一較雌雄。

然而,在今日的俄羅斯時代,再也無法找回曾經的蘇聯雄風。近年來,俄羅斯窘境重重,自上世紀末到現在它幾乎沒有更新什麼大型裝備,海軍僅建成了一艘4000噸級的大型護衛艦、唯一的航母窩趴在修船廠看不到未來、建造工作歷時10年以上的「華沙之歌」級常規潛艇不能使用AIP系統,老舊的「基洛」級潛艇還要繼續挑大樑......。在前段時間,俄羅斯還出現了嚴重的核動力深潛器事故(實驗核潛艇),最終導致多名國寶級深潛員喪生,至於這個價格昂貴的深潛器可能也需要回爐重造了。

就在坊間對此次事故的說法尚未統一之前,俄羅斯又爆出海軍高端魚雷發生嚴重爆炸事故,甚至導致周圍環境核輻射異常,可能影響周邊的海軍重鎮「北德文斯克」,這裡不僅有大量人口更是俄羅斯重要的造船業基地,一度將俄羅斯海軍推向風口浪尖。

然而,俄羅斯所面臨的問題遠非如此。上文提到,俄羅斯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在去年就已經回廠維修,直到今天依舊難以出海,儘管俄羅斯一再闢謠,但外界始終認為這艘航母凶多吉少;除此以外,令俄羅斯引以為傲的戰略空天軍的表現也同樣不如人意,且不論聯盟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問題,就連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也早已難以為繼,基本不存在與GPS、北斗競爭的可能。最糟心的是,蘇聯遺留下來的天基戰略預警衛星,只剩下1顆還能正常使用。

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昔日唯一可以匹敵美國的軍事大國,如今實力萎縮的讓人不忍直視。那麼,問題出在何處呢?也許,如同受詛咒一般的俄羅斯有著諸多的苦處,但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字——錢!在幾年前,俄羅斯軍費水平一直維持在500億美元以上,有時甚至會超過600億美元(敘利亞戰爭剛開始那幾年)。但是,目前的俄羅斯軍費已經逐步削減到只有400億美元,中間的差額甚至達到了現有水平的1/2,如此巨變讓俄羅斯的戰爭機器運轉舉步維艱。那麼,錢又去了哪裡?

關於這一點,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目前的國際油價行情遠遠低於上一個10年,而俄羅斯所出口的幾乎全部是原材料和能源,能源價格的持續走低,導致了全球原材料市場的長期低迷。更何況,俄羅斯長期遭受來自歐盟和美國的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能源市場持續縮減,出口規模也在不斷減小,經濟收入減少了首先受到影響的當然就是軍費水平。

德國進口天然氣是俄羅斯的救命稻草

另一點是不得不說俄羅斯的武器出口。在10年前,俄羅斯所生產的武器裝備飽受世界各國青睞,幾乎每一年的純利潤都會達到上百億美元,對於當年的俄羅斯軍工研發部門而言,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但是近年來,俄羅斯的軍火出口同樣難續當年輝煌,總體來說幾乎是一年不如一年。在近兩年中,俄羅斯唯一較為成功的軍火貿易就是出口S400,這款防空導彈先後出口中國、印度、土耳其,而且數量較多。

但是,對於實打實的經濟效益而言,各國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總合同也只有120億美元,再加上多年的分攤支付,S400每年所帶來的純利潤其實並不多。至於其他項目,俄羅斯尚未簽訂超過20億美元的軍貿合同。與當年動輒幾十億,甚至達到幾百億的輝煌時刻早已無法同日而語。

然而實際上,造成俄羅斯軍工訂單連年下滑的原因,恰恰是它自己本身的問題。近年來,俄羅斯所生產的武器裝備可靠性越來越差,甚至就連印度都難以忍受,比如去年印度就提出了有關米格-29K的可靠性問題,並希望俄羅斯方面提供保障服務。米格-29K隨著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一起進入印度,印度本打算將其作為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艦載機使用,但對它的可靠性實在難以接受,不排除印度另請高明的可能。如果印度放棄米格戰機,也就意味著米格公司失去了維持運轉的最後機會,對於急缺外匯的俄羅斯來講也是一大損失。

印度早在2015年就對俄制武器忍無可忍,比如其200多架主力蘇-30MKI頻繁墜機,這不全是承包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責任,因為俄制零部件本身就問題多多,最高紀錄一年墜毀8架,最近的一次蘇-30MKI墜機事故發生在幾天前。印度在使用中發現其配備的AL-31FP發動機可靠性極差,因此印度轉而購買36架法國陣風戰機,大有擺脫對俄羅斯依賴的趨勢。

這種情況根本沒有改觀的跡象,何談出口量增加?蘇聯時期的軍工人才絕大多數早已經退休,而新興人才卻無法得到有效培養,在如此青黃不接的情況下,俄羅斯拿不出好產品也是情理之中了。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200億軍費的巨大縮水,俄羅斯早已經進入了惡性循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諫 的精彩文章:

出動上百艘艦艇,同時警告兩個全球頭號強國,態度相當明確
為了48億美元,美國軍火商不顧信義,如今要錯過150億大單了

TAG:圖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