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政府著力破解「入園難」 將繼續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

中國政府著力破解「入園難」 將繼續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時冉):22日上午,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報告顯示,中國幼兒園毛入園率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斷提升。下一步國務院將進一步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確保讓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門口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這份報告顯示,近年來,國內學前教育規模快速擴大,幼兒園數量、毛入園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都有穩步提升。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作報告時說:「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幼兒園26.7萬所,與2010年相比,幼兒園數量增加了77.3%。2018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81.7%,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問題。普惠程度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73.1%。」

近年來,我國多渠道擴大普惠性幼兒園供給。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部署各地對城鎮小區配套園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確保小區配套園提供普惠性服務,讓老百姓有了切實的獲得感。但陳寶生也指出,當前狀況距2020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的目標還相差近7個百分點。下一步將繼續推進相關工作,確保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園,讓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門口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推動各地按照『一事一議』、『一園一案』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治理工作,壓實各相關部門的整改落實責任,確保治理取得實效。據初步測算,通過治理將增加普惠性學位約370萬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提高8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政府近年來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不斷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占教育整體投入的比重在七年間提高了三個百分點,北京、上海甚至超過了10%。但報告也指出,不少地方反映,目前公辦園保教收費標準偏低,長期不能調整,公辦園運轉困難。與此同時,一些民辦園收費標準不斷提升,家長負擔過重。

對此,陳寶生表示,下一步將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並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一方面推動各地建立公辦園收費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合理的分擔比例收費。另一方面,加強民辦園收費監管,推動各地在科學核定辦園成本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普惠性民辦園的收費指導價,規範非營利性幼兒園的收費。」

報告顯示,針對當下受到關注的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有關部門還將加大專項治理力度,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推進幼兒園和小學科學銜接。報告還透露,目前學前教育法的草案文本已經形成,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學前教育法列入明年(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呼籲制止暴力恢復秩序守護香港
韓國抵日行動延燒 已擴散至嬰兒用品、遊戲機等領域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