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處暑出暑防燥防寒

處暑出暑防燥防寒

處暑已來,明日到位,處就是終止之意,所以處暑諧音「出暑」,預示暑熱、暑濕結束,同時也表明長夏季將離去。夏季節日暑相連,居於農歷六月,正是原始性源於季夏的長夏,後長夏擴展,泛指陽曆七八月份,而處暑成為了長夏季的終點。

早晚溫差大、中午炎熱、白天明顯縮短、太陽偏南、不時有秋雨等,是處暑時節氣候特點,也預示著真正的秋天來了。處暑還預示著大多數農作物等植物開始成熟、秋景漸濃,也是開啟賞秋景的起點。自古以來,我國處暑還形成了三候,即「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即老鷹開始大量捕鳥;萬物開始凋零;黍、稷、稻、粱類農作物開始成熟、乾燥;等等。處暑後,我國華南、西南外的其他地區雨季接近尾聲;太陽輻射減弱冷高壓逐漸形成,將生成乾燥的冷空氣彌散、覆蓋,冷熱氣流相交,催生一場秋雨一場寒;等等。這些特點,對人們的健康形成新的影響。

秋高氣爽、涼快,往往容易使人們在享受炎熱後的涼爽而感冒、患上鼻炎等,再則,處暑雖然涼爽了,但還容易有副熱帶高壓控制而出現「小陽春」、「秋老虎」。如此會加重秋日燥氣,引發一系列內燥或外燥的「燥證」。所以生活中應多食當季的新鮮水果蔬菜、水多的水果、白色和酸性食物,應忌煙酒、忌辛辣油膩、忌容易上火的食物、忌過涼食物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番時代 的精彩文章:

心肺同源喜過度而傷心散氣
定時排便可引導保障肺氣肅降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