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家門口養老既便利又有所依,上海打算分這幾步走

讓家門口養老既便利又有所依,上海打算分這幾步走

今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副市長彭沉雷和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了上海持續推進「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關情況。據透露,未來四年,全市養老服務主要指標在量上將有明顯突破,實現養老服務從「有」到「優」。另外,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標準年內出台

截至2018年底,本市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03.28萬,占戶籍總人口的34.4%(按常住人口算約佔23.5%);80歲及以上戶籍高齡老年人口81.67萬,占戶籍老年人口的16.2%。上海的平均期望壽命已達83.63歲,位居世界前列。

至2018年底,全市建成712家養老機構、14.4萬張床位。同時,重點建設集日托、全托、助餐、醫養結合等功能於一體的「樞紐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已建成180家;建成以短期住養照料為主的長者照護之家155家,實現了城鎮化地區街鎮全覆蓋。上海注重養老服務城鄉均衡發展,對農村薄弱養老機構全部實施標準化改造;在農村大力推廣互助式養老,截至2018年底,農村宅基睦鄰點已建成1000個等。

記者獲悉,未來四年,全市養老服務主要指標在量上有明顯突破。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在街鎮全覆蓋的基礎上實現數量「翻番」,不少於400家。今年,本市將出台「社區嵌入式養老工作指引」(以下簡稱為《指引》),逐步推行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服務標準,讓老年人在街鎮就可實現專業照護、助餐服務、醫養結合、智能服務等功能,實現全市各街鎮均衡發展。同時,《指引》還將對提供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所必要的設施要求、信息化、隊伍要求、資金配套、模式選擇等方面予以相對明確。

為了讓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就便吃上實惠可口的熱乎飯,今後,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在現有基礎上將實現總量「翻番」,達到1600家,其中社區長者食堂不少於400個;供給能力達到全市65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的5%。從今年起,本市每年將新增200個助餐服務場所,確保面上布點均衡;同時豐富供給形式,優化助餐配送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本市加大了對社區長者食堂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力度,並完善運營補貼措施,進一步將一些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養老護理員行業將有明確評價標準

上海推進「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如何提質求精,實現養老服務從「有」到「優」?據透露,本市養老服務工作增能將從「人」和「管」兩方面突破。

養老服務是一門技術活,建設一支結構合理、規模適當、技能匹配的養老護理人員隊伍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上海養老護理員隊伍收入待遇低、學歷水平低、流動性高、年齡偏大等,下一步將重點推進這支隊伍「四個統一」,即統一的職業技能標準、統一的綜合評價標準、統一的服務費用支付體系、統一的養老護理員資料庫。

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資格准入門檻雖已取消,國家即將出台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標準,上海將根據國家制定的標準,逐步統一養老服務行業培訓教材、技能等級,並研究行業協會等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制定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方案。同步還將完善養老護理補貼培訓政策,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今後面向養老護理員出台相關行業水平綜合評價標準,對他們進行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學歷教育等多維度評價。未來,養老護理員的「星級」將和薪酬待遇、職業發展前景等掛鉤。

目前,養老護理員的類別很多,對技能水平相同的護理員存在不同的支付價格標準。記者獲悉,本市長護險、養老服務補貼等公共政策的支付標準也將逐步統一。全市還將建立統一的養老護理員資料庫,將護理員學歷、技能證書、培訓經歷、誠信信息等信息納入,並加強各部門間信息共享,研究建立數據信息對用人單位、勞動者個人、社會公眾等各方公開的機制。

上海將加強行業監管,以監管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從今年開始,在全市養老機構中全面開展服務質量日常監測工作。這項監測設計了90項評價指標,將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向全社會公開。同時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各類養老服務標準。下一步將重點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紅名單」和「黑名單」制度。上海計劃在今年「敬老月」期間,公布一批養老機構 「黑名單」,有虐老欺老行為、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活動等行為的養老機構都將納入「黑名單」,依法嚴厲查處,今後每年定期向社會公布。

支持各類主體進入養老服務市場

上海一直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養老服務。截至2018年底,本市共有養老機構712家,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舉辦的機構各佔一半;在政府投資建設的養老機構中,交給社會運營的機構接近40%,比2016年前增加了50%。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後新增的政府投資建設或改建的養老服務設施採取「公建民營」的方式,委託社會力量運營的模式,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本市也將營造更公平的養老服務市場環境。支持各類主體進入養老服務市場,對民非和企業提供同等養老服務待遇不一致的政策進行調整,允許境外投資在舉辦營利性養老機構等多個方面享受境內資本同等的待遇。

未來,在長三角養老服務區域合作上實現突破。蘇浙滬皖三省一市在養老服務的標準、資質、信用等方面實現互認互通,建立養老服務優質誠信品牌互認和推介,實現「一地認證,三地認可」,形成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拉美國家牛肉也來啦!巴拿馬首批輸華牛肉已在上海通關
上海位列第四,最新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出爐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