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新華網評:讓綠色的長城堅不可摧

新華網評:讓綠色的長城堅不可摧

毛同輝

「我們要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就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當作大事來抓,建設美麗中國。」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考察時強調,當前,生態文明觀念日益深入人心,要繼續發揚「六老漢」的當代愚公精神,再接再厲,再立新功,久久為功,讓綠色的長城堅不可摧。

生態環境保護關係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我們必須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保護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紮實推進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過去那種靠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已被堅決摒棄,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景象正在逐步回歸我們的生活。例如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就曾經一度被礦產開發、過度放牧、截流發電等搞得傷痕纍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隨著近年來生態修復工作的穩步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這座河西走廊的「母親山」正在逐步恢復往日的活力。

生態保護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決戰,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抓鐵有痕的實幹齊心協力幹下去。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上正在逐步好轉,但是一些地方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保護和治理工作任務依然艱巨,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當此之時,我們不能畏葸不前,走回頭路、走下坡路。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面對困難不退縮,碰到矛盾不迴避,咬緊牙關、迎難而上,奮力闖出一片新天地,綠水青山就可以成為金山銀山。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繼續發揚攻堅克難的精神,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讓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從藍圖變為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辦好思政課要築牢陣地搶佔高地建強基地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