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每月幾塊錢,出事賠 30 萬,靠譜嗎?

每月幾塊錢,出事賠 30 萬,靠譜嗎?

商業保險在眾多國人眼中門檻高,不實惠,有統計顯示,中國大陸每 10 個人中只有一人購買了商業健康險。

門檻更低的 " 網路互助 " 似乎帶來了新的選擇。2016 年,國內誕生了 300 多家網路互助平台。3 年積累上億用戶,也爆發了破產,清退,甚至捲款跑路等眾多亂象。

新生兒常見病可能成為日後申請互助金的攔路虎,用戶 40 歲時,互助金額會由 30 萬元斷崖式下降至 10 萬元。在保障行業,公平與風控又該如何平衡?

作者 | 程盟超

編輯 | 陳卓

厄運時常來得悄無聲息。一位保障行業從業者回憶,她探訪過的用戶中,有大學生毫無徵兆地暈倒在寢室;有人顫抖著從檢驗窗口接過病理報告,看一眼便嚎啕大哭;還有一對父母在平靜的早上接到電話,對面一片慌亂," 你女兒被車撞了 "……

一名 8 歲男孩因重症截肢後,被母親丟在了醫院;一位 17 歲的少年騎摩托撞倒了農村男童,手術費需要 7 萬元,雙方都拿不出,羞愧且絕望的少年便從醫院的 10 樓跳下;深圳的一位母親跳樓,是想賺得 30 元萬元人身保險金,治療兒子的脊柱炎;當兩人都有癌症,女兒又患紅斑狼瘡時,一對夫妻決定抽籤,一人放棄治療,為孩子省下治病的錢。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個人醫療費用支出約佔醫療總開銷的 28.8% ——這被視為醫改的一大成效,此前,該比例高達 40.8%。不過與眾多發達國家 10% 左右的數據相比,仍有下降空間。原國家衛計委的一位官員表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42% 是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

人們想盡辦法彌補醫藥費中社會保障所不能涵蓋的三四成。目前,在發達國家最常見的方式是購買商業保險,但這種方式在眾多國人眼中門檻高,不實惠,覆蓋率低。當下,中國大陸商業保險支付醫藥費的佔比僅為 4.5%。每 10 個人中只有一人購買了商業健康險。

互聯網帶來了新的選擇。近些年,一種宣稱能以更低門檻提供保障的 " 網路互助 " 新模式開始興起。

它與傳統保險截然不同:不再預收大筆保費,沒有資金池;在互聯網上組成用戶群,只要符合平台規則,群體里一人落難,其餘參與者按照約定,必須拿出互助金,風險共擔。

2016 年被稱為 " 網路互助元年 ",那一年誕生了 300 多家網路互助平台。接下來 3 年中,這個行業迅速積累起上億用戶,也爆發了破產,清退,甚至捲款跑路等眾多亂象,遭監管部門屢次警示。

但直至今日,仍有越來越多互聯網公司投身於此。巨大流量涌動下,數以億計的用戶在屏幕端輕輕點擊,懷抱對未來的期待,投身這場前途未卜的大型實驗。

1

創辦水滴公司之前,沈鵬是美團的一名管理者。彼時美團有 3 萬多名全職員工,十幾萬名外賣配送員," 今天有人受傷,明天有人癌症,後天又有誰家家屬出事。" 為此,沈鵬在公司內屢次組織捐款,但他發現,籌款額逐漸變低,討論保險的人則越來越多。

討論的人多,買的卻不多。糾結點在於:能返本的儲蓄型保險,動輒繳納幾萬元、十幾萬元;一次性購買的商業健康險,一年至少幾百元,只要自己不出事,感覺就像 " 打了水漂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 · 泰勒曾說,保險幾乎是金融業最難銷售的產品——先掏一大筆錢,卻沒有可見回報," 回報 " 發生意味著先有損失。" 痛苦 " 在前,人們潛意識必然反感。

" 怕得病,可又覺得保險貴。"2016 年,沈鵬從美團辭職,創辦水滴公司,隨即推出水滴互助。

他很快從創投基金處拿到了錢。資方的信心在於,從全球維度看,一個國家的人均 GDP 從 7500 美元上漲至 9500 美元,尤其經濟由直線增長變為波動增長時,保障行業都會迎來顯著上漲。這意味著老百姓口袋裡有了些錢,同時對未來開始謹慎,因此謀求保障——這兩個模型都與中國高度吻合。

這樣的信心的確在被印證。2018 年 10 月,支付寶在其客戶端內推出相互寶。這項 " 大病互助計劃 " 為符合條件,遭遇大病或嚴重意外的參與者,一次性給予最高 30 萬元互助金,截至目前,吸引了 8000 多萬人。

" 網路互助幾乎沒有參與門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說," 比起商業保險,它事後均攤,每人每次出資額很少。"

在相互寶今年 8 月上半月的扣款公示中,500 人向另外 7732 萬名參與者申請了救助,原因包括癌症、開顱、心肌梗塞等。為幫助這些素未謀面的網友,7732 萬人,每人拿出了 1.47 元。

相互寶曾承諾,2019 年的單人分攤總額不會超過 188 元。而市場上的保險類產品,以 30 歲人群為例,一次性給付 30 萬元的重疾險,每年售價至少三四百元,年紀越大保費越高。

張衛平(化名)和妻女都加入了相互寶。他出生在河南農村,剛在城市站穩腳跟,沒有積蓄,孩子還沒上幼兒園。

女兒意外從高處摔下,送進 ICU,繼而進行開顱手術前,張衛平從未將這東西太當回事——在手機上看幾項告知,勾選兩下,就成了 " 用戶 "。之後每半月扣一次互助金,都是幾毛錢。以至於術後已有數萬元欠賬的他,諮詢醫生時毫無底氣:這東西買得太簡單,我娃能拿到 " 賠付 " 嗎?

互助產品普遍試圖向外界傳遞的信息是,比起傳統的保險模式,它們更加透明、公開、簡單。不同於保險公司預收保費,設置複雜的合同,眾多互助平台都只有簡明扼要的注意事項、健康告知,並列明管理費,和互助金一同徵收。

" 要吸引那些保險原本觸及不到的群體。" 沈鵬說,水滴互助一度參照保險業合同設置加入條件,卻讓很多用戶認為過於嚴苛," 滲透率註定上不來。" 螞蟻金服副總裁、保險事業群負責人尹銘也介紹,為了令健康告知等規則儘可能通俗易懂,相互寶內還有一個 " 語文組 ",任務便是細摳條款表述。

與傳統保險的消費渠道相比,互聯網平台更諳熟吸引用戶自行前來——支付寶的巨大流量為相互寶帶來了便利;而在水滴公司的另一個知名產品 " 水滴籌 " 處,為困難家庭捐助後,往往會彈出一個頁面,詢問是否要加入水滴互助。

對於張衛平來說,網路互助是他家唯一的商業保障。女兒術後恢復只算一般,左眼在術後一個月才睜開;3 個月來,她仍無法行走,握不住細小的東西。醫生告訴張衛平,女兒尚有恢復的可能,但需要幾十萬元。

相互寶的 30 萬元互助金變得至關重要。他為女兒前去申請,結果令他意想不到:調查發現,女兒曾患肝炎,不滿足加入條件,無法獲得互助金。

他如夢初醒:原來互助和保險一樣,都有加入條件。

2

張衛平啼笑皆非。調查所說女兒患過的肝炎並非普通人熟知的病毒性肝炎,是新生兒群體中的常見病," 比感冒還好治,現在成了遭拒賠的『重疾』。"

一番糾纏後,相互寶告知,這起爭議案件如想獲得互助金,必須通過賠審團賠審。這是相互寶設置的,為解決爭議案件的最後手段。

互聯網平台追求著 " 普惠 "" 低門檻 ",但規則難免有模糊的區間。當申請救助者被拒理賠,模稜兩可的條款難免引發爭議。

另外,網路互助也不具備保險行業那樣的線下銷售人員,這些人員本可以指導用戶閱讀合同、健康告知,許多保險公司在保單簽約前核保,避免事後再為是否符合投保條件爭執。

目前在網上檢索,相互寶、水滴互助等多家主流互助平台,都有因 " 拒賠 " 引發爭議的案例。

相互寶試圖用集體投票的方式解決爭端。相互寶的 8000 多萬用戶中,目前有 100 多萬通過了線上考試,成為了 " 賠審員 "。在為期 24 小時的賠審中,他們將就是否給予救助進行投票。最終,多數方意見將決定是否給予互助金。

在張家之前,相互寶的第一起賠審案發生於今年 3 月。申請者唐先生 2018 年 10 月加入相互寶,12 月跌入深坑,陷入重度昏迷。可核查時發現,他曾於 2016 年 9 月因皮肌炎住院,並連續服藥 3 個多月,違反了 " 近兩年內沒有連續服藥超 30 天 " 的加入條件。

許多相互寶員工知道,申請家庭因治療已花費 50 多萬元,孩子恰又讀大學,十分困難。而且病人違反的條件其實很難界定——家屬宣稱,拿回的葯只是斷斷續續地吃,那究竟怎樣計算 " 連續服藥 30 天 ",依據開藥記錄還是醫生於病歷中的明確要求?

這一切只能交給賠審團。不少賠審員質疑申請家庭 " 不誠信 "" 帶病加入 ",批評的留言在討論區被越頂越高。

病人家屬賠審當天一次次給相互寶官方致電,語氣逐漸焦急。最終,對方直接要求," 把賠審撤了吧!我們有臉面,病人剛蘇醒,受不起非議!" 結果,賠審開始 5 小時便宣告終止。

張衛平告訴中國青年報 · 中國青年網記者,他也不想上賠審團," 可現在沒人能做主。我沒有辦法。"

保險公司預收保費的模式為其在保障、理賠時贏得了更多主動權。加之保險是用戶與保險公司間的私人契約,只要雙方願意,產品價格、理賠範圍都能協商調整。

" 而互助作為群體公約,所有人的標準必須完全相同。" 相互寶的一位負責人承認,要被幾千萬人同時認可,意味著平台缺乏協商空間。規則則必須更加嚴密。

在尹銘看來,爭議在早期在所難免。相互寶的邏輯是,在處理爭議過程中,伴隨經驗積累,規則迭代,模稜兩可會越來越少。至少,唐先生違反的條件在陪審後就得到了完善:" 連續服藥 30 天 " 的認定條件變為 " 醫囑表明 "。

不過,賠審制度不能解決不斷擴大的人群提出的所有挑戰。根據相互寶公布的每期花費,7 月下半月的一期,需救助人數為 496 人,人均分攤費用為半月 1.48 元,與 5 月每位用戶只需分攤 5 分錢的花費相比,增長了近 30 倍。不少用戶議論紛紛。

依照相互寶回應,近幾個月,之前集中加入的大批用戶,紛紛度過 90 天等待期,在此基礎上,不少需要救助的用戶申請,並完成線下核查,因此救助案例激增;加之平台上目前參與分攤的普通成員增速,不及需要幫助的成員增速,導致人均分攤費用增加。

但這套解釋無法完全打消人們的質疑。6 月,一則廣為流傳的謠言稱:可以將病毒故意植入體內,造成並不難治癒的甲狀腺癌,以騙取相互寶的 30 萬元互助金。

" 生氣,沮喪。" 相互寶的運營人員說,這在科學層面純屬無稽之談," 為『透明』『公開』做了那麼多,一則謠言的傷害卻很大 …"

3

"30 萬元額度保障,不要錢!"" 加入互助,倒送 3 元紅包 ",這些主打 " 便宜 " 的宣傳口號,一度在 2016~2017 年大肆流行。那也是大量資本乃至熱錢湧入互助行業的兩年。

在沈鵬的記憶中,那兩年最熱鬧,也最混亂。有的互助平台扣了用戶大量互助金,卻連一次像樣的受助人公示都沒做過。

一些平台推出了匪夷所思的產品。例如一則 " 糖尿病互助計劃 ",19 元加入,最高賠付 30 萬元,竟號稱 " 不管是否罹患糖尿病,都同樣加入 ",還聲稱經過了專業保險團隊精算。

《南方都市報》曾於 2018 年展開一項調查,發現有些互助平台客服電話無人接聽;還有一家平台標註的電話被撥通後,對方語氣茫然,對所謂的平台一無所知。

另外一家已開展 9 個月,彙集數十萬人,數百萬元互助金的平台,竟無一人申請到救助。

可能是詐騙,另一個可能則在於,平台是真的,但參與者並沒那麼多。有該行業從業者曾自曝:為積累用戶,吸引投資,也增強參與者信心,行業里不乏高額補貼、不實名認證即可參與等行為。

一位首都經貿大學的學者在他的論文中指出了更為系統性的風險:當缺乏權威監管方,平台理論上可以虛構病歷、套取互助金,甚至製造龐氏騙局。因此鮮有第三方基金會或銀行願全面託管互助金,用自己信用為平台背書。

2016 年,保監會曾連續 3 次對互助行業下發警示,整治網路互助平台沒有保險資質,缺乏合法的準備金,也沒有官方認可的精算環節,卻給予消費者能獲得近似保險般 " 剛性賠付 " 的虛假預期,甚至採用各種擦邊營銷手段大肆推廣。

2018 年,周家母女燙傷眾籌引網友質疑,家屬退還近 40 萬元善款,借錢治病。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曾撰文提醒,以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發生率作為參照,即使只算 6 種主要大病,30 歲男性的發生率大約為萬分之八,51 歲男性發生率大約為萬分之八十。這意味著,30 歲的男性群體間,想實現 30 萬元的互助計劃,每人每年應分攤 240 元;51 歲的男性群體,每人則需要分攤 2400 元。如果涵蓋更多疾病,費用更會水漲船高。

但目前,幾乎所有互助平台上的發病率和人均花費,都遠低於這一數字。對此,諸多平台的回應趨於一致:參與群體仍偏向熟悉互聯網、高素質的年輕人群,加之嚴格的風控核查,因此風險較低。

這意味著,參與互助的年輕人某種意義上 " 補貼 " 了其他參與者;而且,隨著互聯網、移動支付進一步普及,用戶年齡趨於平衡,均攤費用可能增加。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教授何小偉等人在其論述中也表示:網路互助平台一旦難以對每一起互助事件充分調查,會引發平台支付更多互助金,成本直接轉嫁到所有會員身上,進而造成會員流失,陷入惡性循環。

一位互助行業從業者告訴中國青年報 · 中國青年網記者,互助不能像傳統商業保險 " 抓大放小 ",對保額不高的案件適度寬鬆核查,既為了維持規則、共識,也有對成本的考量。這直接導致平台核查量大,支付互助金的進度被拖慢。

今年 6 月,一位相互寶的用戶在自媒體發布公開信稱:自己 4 月 5 日確診為宮頸癌,直至 6 月都未拿到互助金," 晚期病人可能都耗死了 "。而另一家商業保險公司,4 月當月就完成了理賠。

相互寶當時對此致歉,稱對審核所需材料的告知不到位,拖延了時間;調查周期也確實過長,今後將加速。

不僅是相互寶,用戶增長快的互助平台,線下核查能力是普遍的 " 短板 " ——現階段,大多平台只能與第三方調查公司合作。代價則是高額投入。

也有互助平台一度不再寄望於商業經營,主動向慈善公益轉型。然而,民政部於 2017 年 7 月頒發了文件,明確 " 公開募捐信息不應與商業籌款、網路互助、個人求助等其他信息混雜 "。依照慈善法,慈善是自願、無償向慈善組織贈予財產,不能預期獲得回報。

監管表態後,2017 年,互助行業頃刻迎來 " 關停潮 "。僅在當年頭 10 天,就有 5 家平台清退所有用戶,宣告關閉。

在朱俊生看來,網路互助用商業邏輯運作,只要合理競爭,能增強老百姓保障。" 有關部門的難題是,如何在防範風險,維護消費者權益同時,給新生事物留下創新的市場空間。"

在與相互寶溝通的 3 個多月里,張衛平想的,僅僅是儘快拿到 30 萬元。他做了最壞的打算,諮詢了律師,得知互助行業目前屬於監管真空,維權途徑只有參照民法起訴,這將花費漫長時間。

在那之前,他說,女兒的相互寶莫名其妙被退出了,客服堅稱是他自己操作失誤;他要求平台出具一則不予撥款的情況聲明,也遭到了拒絕。

" 沒有局外人想的那麼美好。" 張衛平彼時告訴中國青年報 · 中國青年網記者,互助平台一再宣傳公正、透明," 可解釋權卻在他們自己。"

4

整個 6 月,張衛平擔憂並糾結著,他擔心在即將到來的賠審中,他會像唐先生一樣遭到人們的詆毀。如果不是被逼無奈,他不想去朋友圈眾籌," 就像是乞討,太凄慘了。" 他也抱怨自己,發生這事之前," 對保險啊,規則啊,一無所知。"

2018 年 2 月,一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長文刷屏,主人公有房,有車,有存款,工作穩定優渥。可岳父的一場流感卻讓他的生活失去了控制:

" 人工肺開機費 6 萬元,隨後每天 2 萬起。家裡所有的理財、股票賣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來養老的錢,理想情況下能撐 30~40 天。掏空積蓄後,老人還是去世了。"

那篇平鋪直敘的文章爆紅,讓朱俊生意識到," 老百姓對保障的需求,不安,十分迫切。" 可現實卻令他無奈:老百姓害怕得病,可選擇能抵禦風險的保險時,仍追求省錢,最好能返本,不願為保障埋單。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乞討治病。

曾任相互寶產品負責人的方勇調研時發現,一款看似保額 100 萬元的返本型保險產品,將合同拆解後,針對重疾和意外的保額實際只有幾萬元。

人們的偏好最終形成了保險行業的 " 怪圈 " ——實際保障力度很低,類似理財的長期儲蓄型的保險,銷路很好;真正 " 一次性掏錢買保障 " 的健康險,儘管超過八成的產品,每收取 100 元保費,80 元以上都賠給了用戶,卻只在保險市場占極小份額。國內數家專門經營健康險的公司,長期處於虧損。

加之整個保障領域,社保依舊是絕對主流,商業健康險不成規模,缺乏資源和話語權,既缺乏條件迅速提升管理、精算、風控、核查等能力,很難識別帶病加入、虛報病情等保險欺詐者,也沒有與醫院等醫療機構交涉的籌碼,無法接入醫療體系,管控醫藥花費,防止醫患過度醫療。

因此,為了控制高居不下的成本,健康險產品多多少少要在售價、保額、疾病保障範圍再作出調整,不少產品將理賠僅局限於公立醫院就診或住院。老百姓也因此更覺不划算,影響了購買慾望。

而網路互助平台所瞄準的,正是當下商業健康險尚未能覆蓋的市場。

去年,《我不是葯神》走紅時,曾有保險公司拉著滿滿一車客戶集體觀影。

" 葯神 " 現實原型陸勇可能更有 " 教育意義 ":他是工廠主,家境殷實,仍舊無力承擔白血病一年近 40 萬元的藥費,只能依靠仿製葯在絕境中自救。

這部電影一定程度上替保險公司做了一場 " 用戶教育 "。但商業股份制保險公司在目前市場下彷彿陷入了怪圈:只要目的是盈利,老百姓便可能自覺陷入 " 對賭 " ——反正你賺了,我就賠了。

在方勇眼中,如今保障行業的一大問題是,用戶、互助、保險三方之間,有沒有 " 共贏 " 的可能?

" 網路互助不是要和保險廝殺、搶飯碗,而是一起培養、滿足大眾保障的需求。" 他說。

方勇舉了個例子:相互寶在用戶 40 歲時,會將互助金額由 30 萬元斷崖式下降至 10 萬元。這既是風控的需要,也是利用用戶厭惡風險的心理,督促其添置更全面的保障。

沈鵬說,通過水滴互助、水滴籌向用戶傳達投保理念,提升保險意識,水滴公司目前與 60 多家保險公司合作,已經是多家主流保險公司最大的健康險分銷平台。

" 現在是國民保障普遍不足。" 他說," 蛋糕還遠遠不夠大。"

5

據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截至 2018 年 12 月,國內 11 家主要網路互助平台,累積參與人數已超過 1.5 億人次,累計互助金額接近 11 億元。過去一年,包括支付寶背後的螞蟻金服,多家大型互聯網企業進入了互助領域。

在朱俊生看來,大公司下的大平台,對用戶是件好事。" 當平台上用戶足夠多,它就有了近似剛性兌付的能力。"

但之後呢?很多人指出,當一切環節都 " 透明 ",參照商業健康險的現狀,互助似乎也絕非一門能獨自賺錢的生意。

" 未來,無論是網路互助還是商業健康險,都不再靠直接收取費用賺錢,而應把目光投到醫療上下游,收穫服務費。" 沈鵬告訴中國青年報 · 中國青年網記者," 在國外,類似的商業組織被稱為醫聯體,保障機構與醫院等密切合作,串聯起人身保險、就醫貸款、醫療服務、健康保健等一系列產業。互助、保險僅扮演『入口』。"

但是否能打通醫療機構,和主流公立醫院謀求深度合作,是互助和保險面臨的共同困境。如果不能打通,不僅意味著產業鏈上預期的盈利空間都難以實現,也導致保險和互助都在線下龐雜工作中,消耗著巨大的核查成本。

朱俊生打了個比方," 打通醫療信息,就好像架起了高速公路,保障行業才能提速。現在是在泥地上跑。"

過去幾年,方勇和同事們一度試著挨家醫院登門拜訪、謀求合作。有的醫院連辦公室都不讓進;有的醫院有熟人牽線搭橋,對方仍舊一臉為難。他漸漸發現:每家醫院的管理系統不一,且全天滿負荷運轉,實際謀求合作的難度很大。

在方勇看來,醫院等機構缺乏改變動力,還因為比起主流的社保,商業保險和互助均是杯水車薪,合作看不到收益,出事還要擔責。" 平台這麼多,可能良莠不齊,向誰開放不向誰開放也需要標準。"

但改變同樣迫切。近 20 年,醫療費用的年均增長率為 18% 左右,遠高於同期 GDP 增速。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更多社會力量投入,民眾需要自己承擔醫藥費有可能越來越多。

6

6 月中旬,張衛平女兒的賠審案終於在相互寶上線了。他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24 小時內,111700 人參與了投票,69.4% 的人支持給予救助。

點贊最多的評論由一位外科醫生留下。他說:黃疸很少損害肝功能,同行的不嚴謹,願家屬原諒;希望女孩以後能正常生活、工作、穿上婚紗;父親一定翻閱了很多枯燥的醫學書,父愛偉大!

尹銘稱,第一起賠審案後,團隊對賠審制度作出了改進。比如投票前再增加一則有關本次案情的簡單考試,確保賠審員通讀了雙方陳述;事先與申請人溝通,鼓勵其尋找專業人士作參謀,幫忙撰寫陳述,也提醒他可能面臨的壓力;充分展示賠審員不同意見,但將涉及人身攻擊的評論篩除。

一位賠審員說,這次的結果令她開心。自第一次賠審倉促結束,她一直在擔心,多數賠審員是否會出於自利,不願出錢而刻意反對救助。

有相互寶的員工覺得,很多用戶是在焦慮。" 想保障自己,同時想幫助他人,但也害怕被欺騙。"

相互寶目前已救助的近上千人中,不乏令人唏噓的案例:武漢一名 9 歲的女孩,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手術需要 70 萬元,父親每月收入只有 3000 元,還不夠孩子輸血。30 萬元互助金送到,1 個月後,這家人又打來電話," 能再幫幫忙嗎,手術費還是不夠 ……"

南京一名工作不久的女孩因車禍重度昏迷,至今已 6 個月,歷經 3 次開顱手術。至今仍躺在醫院,父母每天守在床邊,為其按摩,等待她蘇醒。

" 沒有辦法 ……" 一位負責探訪這些家庭的女員工說,只能給到 30 萬元,對不少家庭仍是杯水車薪。

世界頂尖再保險機構、瑞士再保險公司調研稱,僅 2017 年,中國健康保障缺口便達 8050 億美元。這 8000 多億美元的缺口,讓一部分家庭因病承壓、負債、破產;另一部分病人則因此放棄治療,甚至死亡。

張衛平家的賠審過去一個多月了,網上已不再有人討論這事兒。錢在 7 月初到賬,張衛平給相互寶寫了一封感謝信," 好歹今年的費用有了。"

他在電話里貌似輕鬆地說," 女兒又好了些 "" 大難之後必有後福 "。醫生告訴他,女孩的恢復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每天大概要花費 800 到 1000 元。

" 賺錢吧!" 於是,他重新找了工作,也一度發起了眾籌,在朋友圈發很長的文字,說 " 給大家鞠躬致謝 ",募得了幾萬元。再然後,他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了。

來源:冰點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把零售功夫練到極致,818看蘇寧如何跑通全場景戰略
取代安卓夢碎!鴻蒙系統不用於手機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