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線上輕食生意必將大熱,資本冷落和復購率低只是暫時的困難

線上輕食生意必將大熱,資本冷落和復購率低只是暫時的困難

文/東方亦落

在日常生活中,「吃什麼」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對自己發出許多遍的「靈魂拷問」。自從有了電商平台和外賣,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容易解決了。不過在遍歷各色美食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輕食」情有獨鍾。

去年一年間,美團外賣中「輕食」消費額同比增長159%,訂單量超出2662萬個,同比增長157.9%。此外,美團的「輕食」商戶的增長率也達到了119.8%。而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上,湧現出各種代餐麵包、燕麥、沙拉,甚至還有專門配好的輕食也都成為了搜索和購買熱門。

所謂「輕食」,即低脂肪低熱量高纖維的食物,一般由雜糧、蔬菜、時令水果和海鮮組成,既保持了營養的豐富與均衡,又減輕了人體攝入過多的糖、油脂等產生的負擔,更避免了由這些原因引發的疾病,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為了減脂或增肌而選擇輕食。

這種風尚被人們戲稱為「吃草」。尤其是近幾年,加入「吃草」行列的人越來越多。2016年蔬菜沙拉類的外賣訂單增速高達16倍;2017年,全國10多個城市在一個月內的蔬菜沙拉訂單量就超過了同期的123%,人數增加了5倍~6倍。

「吃草一族」們或許是想要減脂,或許是想要提升健康狀態,又或者只是借「輕食」來給自己打上「健康新潮」一類的標籤,不管出於何種心態,都給了「輕食生意」極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互聯網的作用下,輕食生意更是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也吸引了如真格基金、紅杉資本中國等知名投資機構。

儘管有互聯網的加持,也有資本扶持,可輕食生意也並非那麼好做的。

去年不少輕食項目或機構紛紛關停,這與輕食本身的性質有關。輕食這一概念源自於西方,在引入中國的過程中,往往被本土的創業者和參與者複製甚至是照搬。從口味來看,中國五千年的美食文化遠比國外的沙拉三明治要豐富,而這種文化也養刁了中國人的口味。輕食雖然健康,但味道卻不如人意,所以在中國的普及並沒那麼容易。

此外,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這就促使人們喜歡在食物的口味上找刺激,麻辣鮮香是許多人的首選,不少人就算是吃了輕食也是一時興起,難以持久,所以輕食本身不太能增強用戶粘性。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輕食甚至不符合互聯網生意中「迎合用戶」的規律。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地位愈加重要,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遍布互聯網中的各個領域,而現代人對吃的要求是「重口味」,輕食恰好避開了所有能在口味上吸引用戶的特性,復購率也就沒有重口味食物那樣高,這也是輕食生意不好做的重要原因。

但這並不代表輕食生意就該退出互聯網,因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人類生活品質提升的真正體現。麻辣鮮香的食物也許能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慾,但無益於人們的身體,互聯網的作用也不該只是迎合用戶,而是更應該給人們以正確的指導,讓人們了解到更多有利於高品質生活的信息,並提供相應的產品。

儘管輕食現在還屬於小眾生意,並且有被資本冷落及用戶粘性不高等問題,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健康問題的凸顯,輕食生意必然會成為互聯網中的下一個「風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80 後美女富豪 從白手起家到身價 245億還是亞洲十大年輕富豪之一
一季度凈利潤成功扭虧為盈,鬥魚赴美能否上演魚躍龍門?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