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有的人,在森林裡找到了藝術

有的人,在森林裡找到了藝術

坂本龍一在其個人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中提到,他對音樂的靈感皆來自森林。沒有創作素材時,他將再一次走進原始森林中,在那裡傾聽大自然的發聲。他說,森林中除了擁有他所需要的一切聲音,還有最優美以及和諧的和音。

從那之後,我慢慢去感受身邊動植物發出的微弱、細碎的聲響。今年年初,有幸採訪了音樂才子李堅,我問他森林是否也影響了他對貝多芬音樂的演繹。李堅回答,首次站在美國原始森林之中時,他感受到了一股遺世獨立的平靜和寂寞,渺小和脆弱之感襲來,但他決定正視生命的短暫去進行更多的音樂創作。

森林的魅力,不僅僅是迷住了這群撥動心弦的音樂家。

眾所周知,森林是人類居住的首塊陸地。自古以來,我們從森林中獲得食物,砍伐木材以建立房屋。但不斷給予的森林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就像由不同個體組成的社區,個體之間暗含著繁複的關係。森林的內部體系以及森林和人類之間的關係,激發了眾多藝術家、設計師的思考與創作。

回憶以森林為題材的畫作,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俄羅斯畫家希施金寧靜、悠揚的密林。其實俄羅斯人民對森林有著複雜的情感,一方面廣袤的平原和茂密的森林賜予他們溫暖,但同時大自然偶爾的高破壞性也讓他們感到恐懼。於是這股矛盾的情感,催發著眾多藝術家以森林為主題去創作。

希施金從小就了解了很多和森林有關的知識,因此他的畫讓人感受到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他筆下的森林和田野氣魄雄偉,豪邁壯麗。他的名作,基本都是描寫松樹和橡樹的,希施金以不同角度刻畫松樹、橡樹婆娑多姿的美,敦厚和沉著的「性格」。

與風光派希施金的靜謐風景畫不同,加拿大畫家Sean William Randall表現主義下的森林,更多地營造了神秘、驚悚的氛圍,刻畫了我們對原始森林不可知、不可控制的那一面。繪畫中,微弱的燈光照亮了部分葉片,擴散出小片光影,而這電光和呈現了細節的綠葉成為畫面的焦點,其餘部分只能估測大概的輪廓,卻不能確認。凝視Randall的森林畫久了,似乎帶給人掉入迷宮的錯覺,產生雖然知道出口的方向,卻不知道具體走哪條路的迷茫。

攝影

薩爾瓦多·達利是西班牙腦洞最大的畫家,因為打破常規的超現實作品而聞名世界,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樣的環境培養出了這樣一位天才。後來,達利的個人紀錄片揭曉了答案——西班牙Figueres一個小鎮旁的河流孕育了這位天才。

小小的達利常常一個人跑到河邊觀察兩邊的山石,從不同角度觀看這些石頭,他竟從中看到了人臉、動物和植物。由此,從常規景象中看到超現實形態的習慣陪伴了他一生。

另一位發現了此奧秘的藝術家便是攝影師Echaroux,他從森林中獲得光影靈感,他選擇把公園當作畫布,繪製出一幅幅極具震撼力的人像圖,以表達對自然與人類關係的思考。從樹木的排列和深淺枝葉的組合中,一張張輪廓分明的臉在街頭詭譎登場,在此之前,誰會想到樹葉還能被當做畫筆呢?

設計

伊麗莎白·吉爾伯特的小說《萬物的簽名》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理論——上帝在世界上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每一顆果實和每一棵樹的設計當中,都隱藏著改善人類的線索。也就是說我們身體器官內部的結構、形狀和線條,可在大自然的部分植物上找到相似的構造和圖案。

知道這一理論之後,讓人有了更多想要探索森林的慾望,定居在美國東北部的大自然愛好者、手工藝術家Jocelyn Danna便熱愛在森林中遊盪。Danna有極高的創造力和強烈的好奇心,空閑時候常用繪畫、雕塑和設計珠寶等形式鍛煉自己的創造力。被自然的美麗成果折服的她,後來,把自己從森林中撿拾回來的植物碎葉、花朵殘瓣和零碎石頭與可再生的材料結合,創作出極具創意又獨一無二的珠寶藝術品來售賣。

在這凝聚了天然植物吊飾之中,最大化地保留了植物的生機和奧秘,使其永不消逝的同時,保留下這些首飾,似乎也是珍藏了「人類的秘密」。Danna還在繼續探索和凝練不同植物造型的路上,未來,將有更多有趣的枝葉被戴上女孩的脖頸。

雕塑

記者James Fox在BBC紀錄片《森林、田野、天空:源自自然的藝術》中,帶領觀眾穿越高山、平原、大海和荒野,尋找利用大自然語言的當代藝術。在影片的開篇,Fox就帶領觀眾前往密林之中的圍圈而立的乾枯樹枝——著名木材雕塑家David Nash的作品。這件室外雕塑作品常年居於森林之中經受風雨磨練,現在表皮上有深深顯現的紋路。Nash的這件作品創作於上世紀70年代,藝術家深為當時動蕩的國內外環境所擔憂,於是創作這件了象徵著和平與和諧的雕塑。

了解雕塑的人想必對Nash並不陌生,他是培植文化(Cultivate Culture)的先驅,最出名的作品是1978年製作的木質巨石(Wooden Boulder),雕塑最初被放在威爾士山,後來被極端的天氣和湍急的河流推送至森林之中,曾經消失了五年之久。藝術家從未想過要去找回雕塑,在他看來,取自自然的木頭,最終也將回到它來的地方。

Nash對自然的喜愛和尊重影響著他的創作,不會刻意改造過多,而是模仿自然,讓木頭的形狀回歸自然的優美形態。

另一位木頭雕刻家岩崎永人與Nash的創作風格完全不同,他喜歡用河裡打撈上來的原始浮木,設計出帶有當代味道的雕塑。可能是身體里流淌的日本血液的引導,他的木雕塑以人物為主題,然後再將創作好的作品放於自然中展示。遠遠看去,產生走入日漫的詭異感。岩崎永人的作品很好的詮釋了「侘寂美學」,在其中蘊含著時間與自然造就的美感。

裝置

Ellie Davies是位裝置藝術家,不過也可稱她為森林藝術家,因為她所有的裝置作品都是在森林中完成,在森林中展示。Come With Me是Ellie比較有代表性的裝置作品之一,她在英國南部的New Forest國家公園裡建造了一系列特別的「林中小徑」。

這些「林中小徑」由各種各樣的材料構成,比如蕨類植物排列成一條曲線,小心的避開森林中的樹木,延伸向森林深處。或者直接在植被上覆蓋染料,或者鋪設不同顏色的樹葉、各種材質的碎片等等。

Ellie在自然景觀中添加了人工塑造的小路,讓原本遠離大自然的觀眾有了強烈的代入感,想要加入其中。這也是她這個項目創作的初衷之一,她想要通過作品,讓久居鋼筋水泥城市的人們,重新自發地走進森林,與自然連接。

Ellie從小在New Forest國家公園裡長大,她的工作也幾乎都在這片森林裡完成,森林是她的工作室,也是家一樣的存在,她在這裡生存,在這裡恣意創作。除了Come With Me這個項目,Ellie還有各種森林主題的作品。比如今年的Fire系列,主題是森林中的篝火。

建築

建築和自然,就像兩隻筷子一樣,缺一不可。因此建築師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為一磚一瓦添光加彩,也有考慮宜居性,冰冷沒有生機的建材並不會讓人感到舒適。因此和諧組合植物與材料,是每位建築師的必修課。

圖魯姆叢林中的IK LAB美術館便是一座將森林完美結合設計的建築。由於位於拉丁美洲最獨特的地區,美術館內部設計採用了熱帶雨林的原始風格,給觀眾以沉浸式體驗。內部大量採用木料,多處使用旋渦式連接,這是圖魯姆和尤卡坦半島通常被稱為「旋渦」,含有非常強大的能量。內部設計將小島的自然風情和文化內涵包容至前衛藝術中,讓美術館散發著夢幻的氛圍。

在室內緩步木質用材會發出柔和的聲音,穿過彎曲隧道,達到美術館頂部可聽見自然的瀑布聲。不論是室內設計還是室外自然,這棟建築都給人渾然天成,與景互為一體的感覺。

看完這麼多藝術家與森林之間的故事,激發人想要去創作的慾望。也許就如藝術家Ellie所想,在冰冷的城市居住久了的我們,缺少了對自然感知的熱情。都說沒有靈感的時候,出門走走,答案就躲在某個地方等著你。下次我可能會去森林裡走走,聽聽萬物是否有迴音。

撰文:四羊

圖片來源自藝術家官網

關於

kiinii App - 手工叫醒生活

手工 | 藝術 | 設計 | 生活

聯絡

反饋/廣告/投稿/合作請發送郵件

APP

小程序

kiinii小程序 - 探索和發現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iinii 的精彩文章:

日本紡織設計師Masaru Suzuki的色彩世界
她的刺繡,混合了自然與生活的氣息

TAG:kiin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