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諾基亞試行智慧農業計劃,以農業3.0優化地區發展

諾基亞試行智慧農業計劃,以農業3.0優化地區發展

諾基亞透過自家全球物聯網網路(Worldwide IOT Networking Grid,WING)平台試行智慧農業計劃,以技術監控影響作物因子,幫助水資源匱乏的阿爾及利亞農民顯著減少用水及灌溉用量,且在降低灌溉成本時仍能提高作物產量。

精準農業為智慧農業之主流應用

人口成長趨勢使糧食短缺議題持續甚囂塵上,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糧食產量需要增加約60%以滿足全球人口需求,然極端氣候與勞動力高齡化為農業發展帶來結構性傷害,是以全球主要國家近年均積極投入政策資源,期通過減少人力並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來進行農業活動。

此趨勢也進一步造就智慧農業的風潮,到2020年農業物聯網設備安裝量將達到7,500萬個,包含軟、硬體、服務及應用等,市場規模至2025年也將突破150億美元。

精準農業(Precision Farming)是現行較為主流的智慧農業應用,同時也是物聯網感測器、無人機與衛星科技等技術的集成。在監測、控制、優化及自動化四階段發展下,使農民能實時監測作物的生長情況、檢測土壤質量,同時允許從智能型手機和平板計算機等個人設備控制農場操作、遠程引導拖拉機、灌溉等,加諸智慧農機的應用有效解決勞動力不足困境。

此外,一如此次諾基亞於阿爾及利亞試做之計劃,精準農業可優化資源投入及單位產出,一方面使原始資源較匱乏的地區能提高生產力,一方面也能在面對極端氣候時更具彈性,減輕歉收風險。

小型農家則著眼食品供應鏈質量提升

智慧農業具體上可透過監測環境條件、作物牲畜、溫室自動化與遠端農場管理等多元方式,幫助農民提高農場的性能和收入,然而施行的當下仍須面對些許挑戰,較常見的包括感測器選擇是否夠準確及可靠、用於畜牧的感測器較易損壞需頻繁維護,以及妥適的演算法與機器學習使數據分析更有價值等。

另一個重點在於成本始終是考量因素,也往往成為部署的阻礙,故諾基亞嘗試以全球規模經濟或農民共享基礎設施等方式降低成本,進而推出可負擔的解決方案。

鑒於精準農業的成本仍居高不下,小型農業生產者多以物聯網及區塊鏈技術追蹤產品位置及運輸儲存條件,進而提升食品供應鏈質量,其中IBM應用區塊鏈推出的IBM Food Trust是最著名的平台之一。

基於超級帳本(Hyperledger Fabric)的開放源技術為基礎,IBM Food Trust將生態系內的供應鏈數據轉化為面向消費者的信任感與透明度,除提供原產地信息外,同時帶出配送流程優化、新鮮度提升、食安改善及降低浪費等效益,現行Walmart、Kroger、Nestlé、Unilever等主流廠商皆使用該平台,期提供客戶一步到位的產品可追溯性。

繼植物配種與基因改良之後,智慧農業帶出的農業3.0將實現更精準的資源投入與更安全的食安質量,即便部分成本與技術議題尚待克服,仍是符合現行環境和農業變化背景下的最佳解方之一。

Source:AI人工智慧產業研究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拍信網。

歡迎關注

集邦諮詢(TrendForce)旗下研究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TrendForce 的精彩文章:

9月見分曉,iPhone 11或將搭載三星S10同款屏幕材料
索尼新款CMOS感測器亮點解讀

TAG:集邦Trend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