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女兒8歲時作了半首詩,父親就預感她會流落青樓,後來果然應驗

女兒8歲時作了半首詩,父親就預感她會流落青樓,後來果然應驗

我國古代有很多才女,她們的才華並不輸給男人,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裡,女子是沒法每天拋頭露面、甚至參加科舉獲得功名的,她們就算要施展才華,也只能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而這些才女大部分都出身風塵,比如唐朝名妓薛濤。

薛濤曾經發明過一樣東西,叫做「薛濤箋」,流傳至今。這是她為了寫情書而發明的,當時薛濤正和大詩人元稹戀愛,女兒家的心思要靠信箋傳遞,薛濤嫌當時寫信的紙太粗糙,不夠精緻,於是親自動手,改良了信箋,把它染成桃紅色。

「薛濤箋」精巧無比,薛濤寫在上面的情詩、情話也十分動人,只可惜元稹最終還是負了她。原因很簡單:薛濤出身風塵,娶了她,對自己的官途沒好處,反而會被她連累。薛濤出身風塵是不爭的事實,她8歲那年作的半首詩,似乎已經暗示了她坎坷的命運。

大約公元768年的時候,薛濤出生在長安。那時她的父親薛鄖在長安做官,父親是個大才子,讀過許多詩書。薛濤從小就玉雪可愛、聰明機靈,父親並沒有因為她是個女娃就不在乎她,反而對她十分疼愛,親自教她讀書、寫字。

在父親的影響下,薛濤的才氣一天比一天出色。8歲那年,薛鄖帶著她在庭院中乘涼,父女倆說說笑笑,十分快樂。沒一會兒,薛鄖看著院中那棵高大古老的梧桐樹,忽然起了作詩的興緻,他開口說:「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

薛濤不等父親說完,搶著續上了後半首:「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薛鄖聽了女兒這半首詩,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女兒天分確實高,堪稱才女;擔心的是,這後半首詩有些不對勁,他總有一種預感,女兒以後會流落青樓,淪為風塵中人。

因為「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說的是枝條可以讓南北各處的鳥兒,都站在上面棲息,葉兒生長在枝條上,整天迎來這邊的風,又送走那邊的風。這樣的描述,多麼像青樓女子的生活!而事實證明,冥冥中真的有一種力量,在安排著薛濤的命運。

薛鄖做官十分正直,敢於出頭,得罪了朝廷的權貴,被貶到了巴蜀。他帶著女兒到了成都,薛濤14歲那年,薛鄖病死了。一家人的生活立刻陷入了困境,作為薛家唯一的孩子,薛濤只能含淚去做了樂妓,隨後憑著出眾的容貌和才華,受到追捧,果然應驗了父親的預感。

唐朝的詩人才子多,要讓他們看得上眼,不能光靠長得漂亮,還得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薛濤就是拔尖的角色。只是,她雖然先後跟白居易、張籍、韋皋、劉禹錫、杜牧、元稹等人都來往過,卻沒有一個人願意陪她終老,只能孤獨一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在拜師路上,碰見的樵夫是誰?注意他唱的歌,就知道答案了
誰設計了天安門,竟能讓它屹立600年不倒,說出來有些難以相信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