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故宮鐘錶館開館90周年,向永恆璀璨的傳統故宮鐘錶技藝致敬!

故宮鐘錶館開館90周年,向永恆璀璨的傳統故宮鐘錶技藝致敬!

「鐘錶也好時間也好,都是歷史性的,在這個過程中,對時間的測量慢慢形成了技術,技術又形成了審美。所以時間是歷史,時間是技術,時間是藝術。」

——郭福祥

從日晷到西洋鐘錶,無論計時工具的形態如何改變,時間總是步履不停。紫禁城坐觀一日之內十二時辰的變換,四時之間春夏秋冬的輪迴,古往今來王朝政權的興替,直到今天,她的故事依舊沒有落幕。

穿越歷史的長河,看看我們古代帝王對鐘錶的進化史吧。

---------------

明代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將兩座自鳴鐘贈與萬曆皇帝,中國宮廷里第一次出現西洋鐘錶的身影。

少年天子玄燁親政之後,從曆法的準確度出發,開始在宮廷中設立製作鐘錶的專門機構,遍尋「有技藝之人」,仿製、維修歐洲機械鐘錶。

至此,西洋鐘錶開始作為一種實用工具進入宮廷。

對於勤於政務、日御萬機的雍正皇帝而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因而鐘錶在宮中被普遍使用。不僅如此,雍正出巡時會命太監攜鐘錶隨侍,其乘坐的車轎內也都安放有鐘錶。

根據雍正皇帝的需要,供職於清宮的傳教士沙如玉發明了報更自鳴鐘。除了普通鐘錶的走時、報時、報刻功能外,這種更鐘又增加了發更、打更系統及定更、調更裝置。它能夠按一年之中二十四節氣夜間的長短進行調整,確定更的起訖和間隔時間,以適應宮中夜間打更的需要。

清乾隆 紫檀木樓閣式大更鐘

清乾隆 紫檀嵌琺琅重檐樓閣更鐘

乾隆皇帝最是痴迷鐘錶,將之視為高雅奇巧的珍玩。他本著「顏值至上」的原則,對鐘錶的造型式樣要求精益求精,甚至會親自參與和指導鐘錶的設計製作。

這便是帝王對於鐘錶的進化史,在之後的歲月中,經歷了袋錶、懷錶時代,時至今日,腕錶早已不是計時工具,而慢慢「退化」為看似無用的手飾,逐漸成為時尚道具以體現出人的社交性需求。腕錶的文化裝飾意義和符號性遠超過其計時工具性。

相比於數字技術,機械錶通過一連串齒輪咬合與運轉,以物理方式表達時間。滴答聲和指針有節奏的跳動,讓光陰的無形流逝被捕捉記錄。對歷史傳統的珍視,對機械文明的緬懷,對人工造物的致敬……

為慶祝

故宮鐘錶館開館90周年

故宮宮廷文化

-宮裡的世界-

聯合

璽佳CIGA Design

推出

全鏤空機械錶

宮廷故宮特別版

向永恆璀璨的

傳統故宮鐘錶技藝

致敬

融合傳統故宮鐘錶手藝

傳承國寶藝術之美

璽佳選出獲得12項國際大獎的設計師團隊,與故宮宮廷文化團隊聯合設計,將宮廷故宮文化精髓用現代時尚設計語言展現,經長時間設計、打磨,將傳統故宮文化與腕錶完美結合,重燃「宮·匠」精神!

宮廷故宮款機械錶

故宮全樓空機械錶屬於故宮文化定製,錶殼為陶瓷工藝,錶帶為龍鳳呈祥紋,瑩潤釉面質感,藍如寶石,黑如墨玉,紅如妃裝,直觀感受中國陶瓷之美。

3A級定製機芯,內含19顆寶石,頻率21600次/小時,擁有40小時以上動力存儲,流動的光影記錄在全鏤空的設計中,詮釋天圓地方的傳統理念,凸顯故宮與機械碰撞的復古美感。

方形錶殼搭配圓形機芯

「天圓地方」是古代時期人們對於宇宙的認知,作為中國傳統建築的代表,故宮的建築風格為方正典雅。故宮版機械錶,方形錶殼搭配圓形機芯擁有異曲同工之妙,以現代設計詮釋傳統東方文化中天圓地方的哲學理念。

雙透光設計,機械感一覽無遺

不同於大部分機械錶的不背透,故宮手錶採用雙面透光設計,不僅能展示其獨特的機芯質感,匯聚巧匠智慧的機械靈動之美,也可以直接觀察到機芯的日常運作,及時發現異常,方便保養。

人們愛機械錶,是愛它傳承數百年的手藝文化,是愛分秒不停的參與感——機械錶倚靠戴錶者的一舉一動獲取運轉動力、上鏈的咔噠聲和安靜的走時方式。就像一個熟悉的老朋友,給你帶來最大的安全感和依賴感。

背面印有「宮」logo,獨特設計,標誌它是與故宮聯名推出的文創藝術品。

精雕細琢,原創陶瓷錶殼

錶殼採用高強度氧化鋯陶瓷,經1450度高溫衝壓,72小時成型瓷胚,6次CNC精密加工,莫氏硬度達到7,手工拋光、電鍍,更亮光澤、更強耐磨。

光潔緻密、外形驚艷;瑩潤釉面質感,直觀感受中國陶瓷之美。輕敲聲音清脆,如箏音流淌;佩戴腕間,感受光陰在手腕轉動的藝術時光。

藍如寶石,淡雅清新

霽藍款的設計元素取自故宮博物院藏品《明嘉靖霽藍釉梅瓶》,文物原屬明代宮廷御用瓷器,通體施高溫霽藍釉,釉色濃重而勻凈深沉,端莊古樸,釉面瑩潤,是明嘉靖藍釉瓷器的精品。

霽藍款機械錶,蘊意雨過初晴天空之藍,猶如水洗,清新淡雅,高貴沉穩。

黑似墨玉,別具韻味

墨玉款機械錶的設計元素取自故宮博物院藏品《金代黑釉剔花小口瓶》,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周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

紅若妃裝,優雅莊重

在古代,紅色主要是皇太后、皇后和極品貴妃才能使用的顏色,象徵著至高的權利與地位。

如清康熙年間的石青色緞織金團龍朝裙,此為清代皇后或皇太后春秋禮服之一,上部為紅色團龍四合雲紋織金壽字緞。上部面料為紅色四合如意雲紋二龍捧金壽字圖案,花紋凸起有浮雕感。

石青色緞織金團龍朝裙(上部)

石青金行龍飾五彩雲紋圖案,用月白色絲鉤邊,織造精細,花紋清晰,構圖飽滿規整,配色華麗莊重,是目前故宮博物院藏品中唯一的系帶式皇后朝裙。

石青色緞織金團龍朝裙

妃紅款機械錶採用紅色硅膠錶帶,搭配黑色錶盤,熱情活力又不失莊重神秘。

龍鳳呈祥,和平如意

錶帶上龍紋的設計元素來自故宮博物院藏品《香色緙絲金龍夾龍袍》,龍袍面在香色地上以二色金線緙織9條金龍,間飾五彩祥雲、蝙蝠和暗八仙紋,下擺飾海水江崖及仙鶴銜籌飛向樓閣殿宇,組成「海屋添籌」吉祥圖案。

機械錶帶上的龍紋圖案 | 香色緙絲金龍夾龍袍

錶帶上鳳凰和祥雲的元素來自故宮博物院藏品《剔黃龍鳳紋圓盤》,盤敞口漫淺式,矮圈足。通體髹紅、黃兩色漆,分層雕刻花紋。盤心以紅漆刻方格花卉錦紋作地,用黃漆刻俯仰相向的龍鳳騰飛于海水江崖之上,嬉戲於纏枝花卉之中,追逐著一顆滾動的火球。

錶帶上的鳳凰、祥雲圖案

整幅圖案氣勢富麗豪華,花紋細謹生動。盤內壁作四菱形開光,內雕折枝花卉,外刻吉祥雜寶。外壁紅漆素地上雕刻纏枝花卉紋樣。足內髹紅漆,上部邊緣橫刻「大明萬曆乙未年制」楷書填金款。

剔黃龍鳳紋圓盤

以清代金龍與明代鳳紋作為錶帶飾,圖案細瑾,生動立體。

原創陶瓷質感鏤空字面CIGA Design,瑩潤質感,與陶瓷錶殼互相映襯,凸顯宮廷文化與機械碰撞的復古美感。

定製海鷗機芯,精密構造

相比智能手錶的「永遠準時」、石英錶每日0.5秒誤差,機械錶每天30秒的誤差值,在精度上的確是不夠看的。

就連勞力士、百達翡麗這種幾百年底蘊的老牌子,用陀飛輪裝置也沒辦法解決這一難題。這也許是機械錶的「天生殘缺」吧。

奇怪的是,這種需要經常校準的表,對男人來說,卻有著致命的魅力。

從西洋技術到中國自主質造,這款機械錶的機芯採用了海鷗定製AAA級自動機械機芯。共有94個零部件,寶石19顆,它的機芯頻率為21600次/小時,能夠將動力儲存40小時。

憑藉這顆還不錯的機芯,宮廷故宮款機械錶將誤差控制在±15秒~30秒/24小時。

這個成績雖然比不上勞力士、百達翡麗的±10秒/24小時,但達到了機械錶的中高等水平,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表鏡材質精選1.2mm藍寶石,莫氏硬度9,是除鑽石以外最硬的材料,更耐磨耐刮

不僅如此,藍寶石表鏡不同於不鏽鋼,不含鎳金屬,減少皮膚過敏的可能。

方錶盤+圓機芯,挑戰傳統結構

機能決定了腕錶大多為圓形,因機芯是圓形構造,相比於方或其他形狀,圓形錶殼更容易嵌套固定機芯。

普通圓形腕錶

為實現方錶盤的創意效果,也為實現錶殼對錶芯的穩定鎖扣和保護,宮廷故宮款機械錶改變了傳統殼芯的裝配工藝,採用柔性連接,賦予錶盤更佳的動態穩定感,抗震性能比傳統產品提升兩倍以上,於2015年8月通過國家女子網球隊實測。

開關式生耳,拆卸錶帶無需工具,隨心換裝。

故宮為什麼選擇璽佳

中國雖以表產量佔80%、鍾產量佔90%而成為全球鐘錶製造產能第一大國,但以創新設計獲世界鐘錶業同行關注,卻由璽佳開始。

CIGA Design獲得兩項德國IF產品設計獎、兩項德國國家設計獎、八項德國紅點設計獎,包攬國內十二項腕錶紅點獎中的八項,是國內腕錶領域德國紅點至尊獎、德國iF產品設計金獎唯一雙料得主。

璽佳全鏤空機械錶榮獲2017年德國紅點設計獎、2019年德國國家設計獎。

它還獲得了獲得兩項國內的專利。

璽佳創始人張建民雖然不是鐘錶人,但他是為中國腕錶領域斬獲最多德國紅點大獎的設計師,更是中國腕錶唯一紅點至尊大獎、iF產品設計金獎得主。

斬獲兩次德國設計大獎的鏤空表MY系列,則是由國外知名設計師Michael Young聯合設計創作的。他的多個系列作品,曾先後被蓬皮杜藝術中心、盧浮宮、倫敦設計博物館和德國DieNeueSammlung美術館收藏,可見其創作實力。

宮廷故宮款機械錶的其他驚喜

-

01

-

一體化刻度,鐳雕工藝,沒有遮擋,不影響視線,讀時更精準

-

02

-

原創鏤空指針,與機芯呼應

-

03

-

菠蘿紋錶冠,滿足和手錶的親密互動

鐘錶作為古老的信物連接著中西方,也連接著傳統與現代。宮廷故宮款機械錶的包裝也給人驚喜創新,一改鐘錶通用的盒裝方式,故宮以「書籍」為概念承載產品。

打開封面,如同翻開一本藏有時間的書,內頁嵌套著依然在分秒走動的錶盤,帶來「書中自有光陰駐」的感動。

如果你想體驗機械錶的魅力,絕對不能錯過這款全球限量2000隻的宮廷故宮款機械錶!

宮廷故宮款機械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陳獨秀:《新青年》創刊詞
靈知主義與天下時代

TAG:哲學園 |